楠木軒

獨生子女的家庭,在父母生病住院後,會將是怎樣的場景?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健康

獨生子女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之所以幸運,是因為家裏就這麼一個心頭寶貝,肯定盡心盡力拉扯成人,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在孩子一個人身上;之所以不幸,是因為獨生子女未來肩負着贍養父母的重擔,而且一旦父母身體不適,就不能去外地工作,不能去想去的地方,只能在父母就近的地方就業。

現在年輕人出門拼搏,就業壓力大。無論是哪行哪業都逃不過加班,不加班的工資低,加了班的沒時間,兩頭算下來都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身邊一羣朋友,畢業時都説要去走南闖北,説什麼都要一覽中華的錦繡山河,然而等真正一畢業之後,大多數都留在了本地。一年四季窮忙窮忙,外出旅遊的時間都擠不出來。而這些留在本地的人,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歸根結底來説,就是家裏怕孩子出去在外定居,到時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孩子一時回不來。

中國老人的心大多如此,根和孝遠重於一切。

當然了,並不是説所有獨生子女都留在了本地,還有一兩個跑到沿海去了,一個是父母開明,支持他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另一個因為要出去的原因,差點和家裏鬧翻了。思想是可以改善的,身體無法改善,尤其是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垮,兩人出去沒多長時間,兩家老人先後都染了重病。

年輕人在外拼搏事業,加班熬夜已是常態。為了以後的生活,法定節假日也無法休息,整個人埋在公司苦熬。可是雙親一病倒,家裏就這麼一個獨生子女,再怎麼千里迢迢都要趕回去。然而畢竟公司與老家距離遠,一來一回至少得兩天,病一時半會兒也好不了,需要時時有個人陪在身邊。父親生病了,母親倒是可以陪,但終究需要個人換。再加上部分公司的公章制度,又不允許長時間請假,一來二去也耽誤了事業。

即使有些父母身板好,能撐五年、十年、十五年,可終究會有生病的一天,那些在外工作和拼搏的年輕人,在這一刻應該如何抉擇呢?

有些人一言不合就辭職:父親生病了——辭職;母親住院了——辭職。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事情是辭職無法解決的。然而這些説辭職的人沒有考慮到,那些在大城市拼搏,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就因為父母生病了辭職回家,荒廢了這些年來的努力嗎?獨生子女也需要重組家庭,他們有除了原生家庭之外的責任和擔當,這樣對他們來説,是不是顯得不公平呢?

對於大多數人的意見來看,請護工是他們共同的念頭。但是護工就一定能照顧好父母嗎?在之前的新聞中,我們不乏看到一些沒有操守的護工如何照顧老人,當護工情緒不好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我們都是無法預測的,而且大部分中高產階層也不敢請一般護工來照顧老人,也是有這部分的考量在其中。況且對於一般家庭而言,請護工的價格遠遠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況且還需要醫療費用,兩筆支出加起來,對於工作薪資一般的人而言實在無法應付。

辭職不行,護工也不行,那就叫親戚吧?只是我們要考慮一點,久病牀前無孝子,兒女都不來伺候,又怎麼能指望親戚呢?尤其是對於城市的人而言,親戚之間的關係是比較淡薄的,一次兩次可以,但次數多了,親戚也是要自己生活的不是嗎?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那麼要不把父母接過來,反正一二線的醫院會更好一些,肯定比老家的醫療更先進。然而醫療各方面確實比原先好,但是再老家的醫保,一二線城市無法使用,所以到頭來需要自費。要知道,光住院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再加上檢查和治療用的費用,自費的費用完全可以請一個護工了,這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年輕人而言依舊難以接受。

事情到了最後,原本出去的兩個朋友也回來了,在醫院伺候了一段時間,在家附近找了個工作安頓了下來。

有個在縣醫院工作的護士,因為工作資歷比較久,所以接觸的人比較多。在她過去照顧的獨生子女的老人來看,老人生病後,在其他城市工作的子女確實非常不便。有個姓白的老頭,住了半年醫院,其他病友都叫他白老。白老只有一個兒子,在深圳工作,相距上千公里。平時白老需要人擦洗、攙扶的時候,不是護士幫忙就是白老的妻子幫忙,平時總能看到白老的妻子累得直不起腰來。

據白老説,自己兒子出去不久,聽説工作剛剛穩定,也就沒告訴他自己生病了,想着撐撐就過去了。估計白老自己也不知道,這一撐就是半年,而這半年期間,白老的兒子一次都沒有回來過。

白老有個病友叫老陳,家裏四個孩子,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在外地工作,兩個女兒嫁到了本地,另一個女兒嫁的比較遠。老陳的醫藥費和生活費是四個子女湊起來的,平時大多時間是兩個離得近的女兒輪班照顧,嫁的遠的女兒隔三差五也會過來照顧,只是兒子忙於事業,住了這麼多天沒見來過。

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在病牀上伺候老人的往往女兒較多,兒子要忙事業、忙着照顧自己的家庭,兩頭不能兼顧,自然能陪伴的時間也會越少。尤其是獨生子的家庭,在外地工作的話,想要照顧父母只有辭職一條路——除非公司願意休長假。這樣就難怪在一些獨生子女的家庭裏,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在本地找工作。

人是最會留戀和聯想的生物,當父母躺在病榻上的時候,子女最怕的就是這是最後一面。什麼理想啊、高薪啊、自由啊,在這一刻都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對於獨生子女而言,他們能選擇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