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改錯試卷,孩子從重點A班刷到B班,該不該去學校討説法?
大李很氣憤,兒子在一中培優A班,這次月考被踢到B班去了!他氣憤的不是兒子不爭氣,而是老師誤批了試卷,多扣了3分,結果兒子以一分之差被別的孩子頂下去了。他跑來問我,要不要去學校討個説法?
我首先表達了對他作為家長的理解和對他孩子的同情,畢竟因為這誤批多扣3分,孩子好端端地從培優A班被調整了出來。這是由於別人的失誤自己承擔了責任,擱誰身上也不會痛快。
但我覺得,若就此去找學校和老師“討説法”,只會弄得大家都不痛快,並且事情的結果很難改變。
一、哪些人會不痛快?
1,誤判試卷的老師。既然是閲卷這種主觀性相對較強的行為,失誤是在所難免的,不説平時考試了,就是中高考也必須給出一定的容錯率,誰也不能保證能全部批閲精確。老師不可能故意針對誰,極少的誤判是可以允許存在的。如果大李不依不饒,去討説法,改這題的老師心裏會怎麼想?
2,孩子的班主任。這事兒大李很難找到閲批試卷的老師,而只能去找班主任。但班主任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了。同情孩子,卻又無能為力。為什麼無能為力?因為涉及面太廣了。如果非要盯着這事不放,得罪的人太多。
1)學校月考組織者,也就是年級組;
2)批改試卷的老師,全年級的老師都會表示憤慨;
3)那個替補進入A班的孩子及其家長。
3,已經替補上位的孩子。他/她肯定不痛快,因為他/她沒有錯,不該反覆折騰他/她。不能剛剛嚐到了升班的喜悦,馬上又把他/她退回去,這是在打擊勤奮者。
二、為什麼事情結果很難改變?
1,考試試卷的批改有容錯率,除非加分錯誤,可以調整,涉及到試卷內容誤判的,不作為更改的項目。這實際上也體現了考試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內,誰都沒辦法迴避。再一個,除非是客觀題,ABCD選項選對了,改錯了才能確定,其他的主觀題包括寫對了任意步驟可給分而未給分的題,也一律不能稱為誤判。
我是語文老師,每次孩子語文試卷我都會看,實際上存在許多為簡化閲卷而給分的隨意性,很多題目給分偏低,但我不會拿着試卷去找老師,這不合適。只能安慰並鼓勵孩子,同時告訴他閲卷存在主觀性,要學會接受,懂得寬容。
2,學校的培優班採取優勝劣汰的機制,一次考試B班的前幾名升入A班,A班的後幾名降到B班,這是為了激勵孩子們認真學習,努力拼搏。一般情況下,升降人數對等。前面已經説過,從B升A的孩子中必然有一位已經替補了大李兒子的位置,再讓人家下來,引起的麻煩事兒更多。學校綜合考慮的結果,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會讓班主任做通大李的工作。並且,頂多會口頭批評這次閲卷工作的不嚴謹,提出下次閲卷要嚴格細緻,不可能批評具體的人,更不可能處分某個人。
所以説,大李想要討説法,這事既不讓人痛快,又改變不了結果,還耽誤大家夥兒的時間,引起“公憤”,讓孩子反而處於更尷尬的境地,從此在學校裏舅舅不疼姥姥不愛,有什麼好處呢?
三、為今之計怎麼做呢?
1,安慰孩子。我建議大李要明確告訴兒子,這次換班不是他的問題,他完全沒錯!爸爸媽媽仍然相信他支持他。只是人生中有許多無奈和遺憾,要學會看淡。
2,鼓勵孩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孩子以3分之差便掉入B班,説實話在A班也是墊底的存在,但到了B班,反而是後列前茅者,這就是一個轉機。劣勢轉化為優勢,遺憾轉化為動力,孩子經此一事,説不定就一舉醒悟,衝得更高了。
3,接受現實,等待時機。輪換機制下,這次考試被調出,下一次很快就有調回來的機會,沒必要斤斤計較,糾纏不休。更何況,還有更重要的目標等在後面,何必為了過程中的一點兒小事糾結呢?誰笑到高考,誰笑得更歡不是?
不如放下包袱,砥礪前行!
大李想通了,不去“討説法”了。如果這事擱你頭上,你會怎麼辦?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