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作業還是愛我?”小學生因寒假作業被媽媽罵,怒而離家出走
文|秘籍君
開學季,父母教導孩子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可施壓過重,否則會遭到反噬。
因為作業問題,又有“熊孩子”離家出走了。近日,一位11歲的小學生,臨近開學,寒假作業還沒有完成。所以,一向脾氣好的媽媽,也忍不住大動肝火,大罵孩子“你到底讀不讀書了?”孩子很少看見媽媽對自己那麼兇,先是懵了,然後情緒崩潰,邊哭邊喊“你到底愛作業還是愛我?”隨後就跑出家門,天黑了也沒回家,媽媽慌了,只能報警......
▶孩子學業競爭壓力,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幾乎每年都有孩子,因為作業的問題,選擇離家出走。孩子氣憤,父母慌張,最後鬧得兩敗俱傷,誰也沒有落好。有的人可能不明白,小小的作業而已,何至於把親子關係鬧成這樣?
因為,現在孩子的學業競爭壓力太大了,稍不留神孩子就被同齡人甩在身後了。父母愛孩子,但是不能為了孩子暫時的快樂,就對孩子的學業不管不顧,所以教育孩子難免嚴格。但是,孩子也是普通人,父母因為作業嚴厲責罵他們,他們也必定有反抗,甚至會質疑“爸爸/媽媽愛我,還是愛我學習成績好,給他們長臉......”
▶教育孩子,使用粗暴的吼罵,是下下策
可能,不少人認為,孩子作業沒有完成好,父母訓兩句就離家出走,有人把它歸結為,心理素質太差,聽不得批評。其實,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要知道,在所有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中,用粗暴的吼罵教訓孩子,是下下策:
①吼罵孩子,容易傷害親子關係
大部分父母教育孩子,連吼帶罵,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後果的嚴重性,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改掉,保證下次不再犯。但是,孩子的感情比較脆弱,被吼、被罵,他們看到父母憤怒、失控的樣子,只會感到害怕,忍不住逃離父母。
像前面提到的11歲男孩,因為作業就離家出走,就是他接受媽媽的“變臉”,昔日對自己温情脈脈的媽媽,現在因為作業,就像變了一個人,對自己只有責罵。所以,吼罵孩子,在家長看來只是一種教育手段,但是卻傷害了孩子,傷害了親子關係。
②吼罵孩子,孩子性格上容易出現缺陷
吼罵孩子,是對孩子的一種否定,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很沒用。父母教育孩子,忍不住吼罵一番,或許是出於一時的氣憤,又或者對孩子的一種震懾。但是,孩子經常被吼罵,就容易出現性格缺陷。
有育兒專家認為,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三觀處於探索階段,“棍棒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敏感和多疑。同樣的吼罵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暴力,即便父母是為了孩子好,孩子也容易變得自卑、內向。
③吼罵孩子,可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教育的難度
孩子有不足的地方,家長要有耐心進行溝通,一旦吼罵,就堵住了親子溝通的通道。由於孩子認知不完善,父母的吼罵會讓他對父母產生敵意,間接對權威表示質疑,結果產生逆反心理,變得更加叛逆難管教。今後,父母再教育孩子,只怕難度會增大。
▶父母如何做到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主要源於上一代,他們自己也不是有意的,只是潛意識裏覺得吼罵責怪,對於教育孩子管用。不過,現在家長應該都知道,教育孩子要心平氣和。
①教育孩子前,要平復心情,不要衝動。有句話説得好“衝動是魔鬼”。當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人是無法理性地思考的,甚至會做出錯誤的選擇,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所以,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前,先平復心情,不要帶着情緒處理問題。等到家長覺得可以恢復理性,和孩子就事論事,再教育孩子也不遲。
②和孩子約定好,管理對方的情緒。父母和孩子作為溝通的雙方,經常因為意見不統一,容易出現爭執、不理解、情緒失控。所以,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約定好,管理對方的情緒,比如看見對方怒氣沖天,通過一些方法提醒,對緩和親子關係,就很有好處。像之前綜藝節目中陳小春對兒子發火,他兒子的一句“你現在能不要生氣了嗎?”一下子讓氣氛變得緩和,也防止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
【話題討論:你經常吼罵孩子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