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偷親媽媽被“小棉襖”發現,寶寶瞬間翻臉,網友:護媽小寶
導語: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開心果,一個家庭的快樂源泉,只有了孩子,家庭才顯得完整,家的意義才更加明顯。在一個家庭中,誰是孩子最喜歡的人是一個需要永久爭論的話題,而話題真正的中心——寶寶,卻在這個問題上顯得非常“滑頭”,在父母兩邊遊走,歡快不已。
閨蜜和丈夫結婚後很快就有了女兒,女兒聰明懂事,在平時的聊天中,閨蜜總是親切的説女兒就是她的小棉襖。為此,閨蜜的丈夫還總是吃醋説這個家裏就只有自己不受寵。
這天,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聊天玩耍,趁着妻子和女兒不注意,丈夫偷親了一下閨蜜,閨蜜倒是沒什麼表現,可是閨蜜的“小棉襖”卻不幹了,抓住爸爸的臉就往外推,一邊推着一邊還嚷嚷到道:不要欺負我媽媽。
妻子笑不可支,爸爸則顯得非常鬱悶,怎麼這個女兒不像親生的!網友看了,也紛紛評論道:這個女兒可真是一個“護媽小寶”,這哪是“小棉襖”,她就像一件“棉大衣”啊。
網友看到這裏也分享了自己被孩子保護,記憶最深刻的瞬間:
網友一:兒子兩歲多就知道在打雷閃電的時候,在天黑遛彎的時候,摟住我説:媽媽,別害怕,有我呢!現在孩子已經32歲,可以給父母撐起一片遮雨的天。網友二:兒子五歲的時候,老公沒在家,晚上九點我突發急性闌尾炎,痛得臉直冒汗,那時候我們住農村我讓兒子去叫鄰居阿姨,農村不像城裏樓房門對門的,也挺遠的,別看兒子小沒有説不去,沒有説害怕,只説了一句“媽媽,你等我回來啊”,這一句,現在想起來心裏還有些暖暖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特別喜歡打對自己好的人,越是在對他好的人面前越是表現的嬌縱放肆,其實這裏面是有一定的原因在的。
寶寶為什麼會喜歡打對他最好的親人呢?
1. 孩子有恃無恐。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孩子能夠敏鋭的察覺到哪些人喜歡自己,而哪些人不喜歡自己,而喜歡自己的人也能清楚的分清特別喜歡和一般喜歡。一般情況下,孩子打的人都是特別自己的人,因為孩子內心知道,即使自己的行為不當,這個人也不會責怪自己,這也就是我們説的有恃無恐。孩子所依仗的正是喜歡自己的人對自己的愛。這個時候家長們一味的認為寶寶還小,還不加以制止,寶寶就會更加的霸道,為所欲為,現在出現的很多“熊孩子”就是這樣慣出來的,爸媽寵愛孩子,焉知其實是在害孩子。
2. 表達愛的方法不得當。
我們發現,孩子喜歡打的人通常是爸爸、爺爺或者外公。而媽媽奶奶和外婆對孩子的愛同樣是非常深的,但是孩子卻不會打他們。這是因為愛的表達有多區別。女性的愛温柔,是孩子所喜歡所需要的,而且女性細心,給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可是男性有所不同,他們不能敏感的察覺出孩子此時所需,往往給予的是孩子不需要的,不能根據孩子的心情提供給孩子的適當的玩樂,雖然愛是一樣的,但是孩子的反饋就有所不同。
3. 孩子的撒嬌心理。
也就是所謂的“逞強”。孩子撒嬌只對自己的好的人,並且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而且孩子也知道自己的撒嬌能夠得到自己期望得到的效果,所以“打人”也就成為了孩子撒嬌的一種表現形式。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孩子“打人”也是分對象的,只有真正對孩子好的人,得到了孩子的認可的人才有這份“榮幸”。
在這裏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的“打人”行為雖説是一種撒嬌表現,但是也是不可取的,家長應該適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