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讓“鹽值”成為您的“健康 殺手”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健康

剛剛過去的一週是第15個“世界減鹽周”,今年的主題是“要美味,也要少鹽”,聚焦“家庭烹飪減鹽”。

鹽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需要我們引起注意?

世衞組織建議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以促進血壓健康,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患病風險。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均每日烹調用鹽13.4克,是推薦攝入量的兩倍多!

除此之外,我們從加工食品等其他來源中攝入的鹽也不少。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判斷自己吃了多少鹽,以及是否吃多了。

■ 國人餐桌上的“頭號殺手”

從小吃鹹,終身吃鹹

你喜歡吃鹽嗎?你口味真的清淡嗎?

可能你沒覺得自己吃得鹹,但也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超標。

最新數據表明,中國3-16歲孩子的平均每日鹽攝入量是11.0克/天,超過推薦攝入量快2倍了!

不過你或許沒想到,孩子對鹽的偏好,可以追溯到嬰兒時期。

研究表明,父母的飲食習慣與子女的飲食習慣緊密相關,意思就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

比如《Nutrients》發表科研結果表明:如果母親鹽攝入量增加1克,幼兒會增加0.2克。

隨着年齡增長,味蕾退化,更容易“食之無味”,於是越吃越鹹。如此這般,人和鹽的關係從無感到適應,從適應到喜愛,再從喜愛到上癮,而我們自己卻渾然不知!

■ 在吃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吃鹽確實讓我們快樂

《美國醫學會期刊》一篇調查研究顯示,2002-2012年這十年間,中國城市的鈉攝入量高於農村,這可能和中國城市人吃加工食品較多有關。

百餘年的食品工業發展,為啥讓人類在吃鹹這件事上剎不住車?

首先,寡淡不好吃,不好吃沒人買,而且鈉離子帶來的獨特風味幾乎無可替代。

即使是人們絞盡腦汁用鹽的替代品,但是,口感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其次,鹽除了調味還有保鮮、防腐等重要功能。比如,用鹽水浸潤的蔬菜和水果會有更長的保質期,醃製肉製品比新鮮肉更容易保存。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人們在食用加工食品時,鹽的攝入量越來越多。

另外,澳大利亞和美國科學家曾合力完成了一項實驗,當白鼠對鹽有需求時,他們的細胞會產生上癮物質,該物質甚至與海洛因、可卡因、尼古丁的上癮依賴有關聯。

當鹽的需求被滿足時,腦部神經元會產生令人興奮的多巴胺,這種對鹽“飢渴”的本能,確實能給個體帶來真實而簡單的快樂。

可惜的是,食鹽帶來的快感,在它離開腸道進入血液併到達大腦前就已經消失。於是,尋找快樂的大腦又開始下一次的“鹹渴望”。

快樂是轉瞬即逝的,但高鹽飲食對身體傷害卻是慢慢“滲入”的,而這些傷害主要來自鹽裏面的“鈉”。

■ 細數高鈉飲食的危害

高血壓:高鈉飲食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人體攝取鹽量越多,血壓水平越高。

心血管疾病:人體內的鈉過多,會造成體內水滯留,導致血管內壓力升高,阻力增大,造成心臟負荷加重。久了容易引發心臟肥大、心衰等疾病,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胃癌:鹽攝入量還與胃癌風險存在正相關性。因為高濃度的鈉會使胃粘膜變得稀薄而失去保護功能,增加胃癌風險。

傷腎: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掉的,吃太多鹽,無疑會加重腎臟負擔。

鈣流失:鈉離子有“多吃多排”的特點。吃進了鈉,就會促進腎臟排出鈉,排尿的同時鈣質也會流失一部分。所以四捨五入,少吃鹽相當於補鈣啊。

會變醜:鈉攝入過多,容易使身體浮腫。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一頓重口味吃下來,第二天人就腫了。

■ 每天怎麼吃才不會超標?

成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能超過6克(約含2400毫克鈉),如果想要預防高血壓鈉最好不要超過2000毫克(約5克鹽)。

除了加工食品,家庭烹調食物時也會有一些看不見的鹽,會增加鈉的攝入量,如醬油、麪醬、豆瓣醬等。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有了更多食物保鮮、保質的方法。釀造工藝技術革新,在不改變風味的同時有良好的保質效果,所以買食物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儘量買減鹽或者無鹽的食品。

■ 其實,每天5克鹽就夠了!

給大家一個實用的小建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物。如果一定要買加工食品,別隻關注能量、脂肪和糖的含量,食品裏含鹽多少也是影響着健康的重要指標。查看包裝袋背後的營養成分表,選擇鹽(鈉)含量更低的食品。

除了學會選擇,還要能更快、更好地選擇。世衞組織提出的“最佳做法”之一就是推行簡單易讀、易理解的食品包裝正面標識。比如,為食品的能量、鹽、脂肪、糖含量制定高低標準,如果某加工食品中的鹽含量超過標準限值,就要在包裝正面用標識顯著標示出“鹽超標”了。

當健康選擇的門檻降低、食品包裝的標識更簡單易懂,“隱形鹽”也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現在,你更瞭解鹽了嗎?

其實,每天5克鹽就夠了!

最後有句至理名言,送給每天都思考着“胡吃海喝”的你——平平淡淡才是真。

綜合世界衞生組織、邵逸夫醫院、科普中國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