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有言:“貴人語遲,敏於行而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後來,“貴人語遲”常常被用來寬慰其孩子説話比較晚的家長。
可是,這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孩子在七八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夠説一些簡單的文字,如“爸爸”、“媽媽”等;長到一歲左右的時候,便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詞彙表達感情。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兩歲以前學會説話是正常現象。倘若有孩子在三四歲時都還沒能建立起較為完整的語言系統,則會對他今後的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我們所説的“語言敏感期”
主要是指在孩子一歲之前、具備一定的模仿與發聲能力的那段時間。
如果家長妄想用“貴人語遲”的説法來欺騙自己,便極有可能會錯過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曾經就有孩子因沒有把握好語言敏感期而拖緩人生進程的例子——有一位智商正常的女孩出生在一個偏遠山村,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沒有聽力,愚昧的醫生卻將她診斷為發育遲緩而不是聽力受損。
這就誤導其父母沒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更沒有加速對她語言能力的培養。
二十年後,長大的女孩才開始佩戴助聽器、開始了自己漫長的語言訓練,這讓不得不在同齡人大步向前的時候,忍受自己在緩慢地踱步這一事實。
可見,一旦我們錯過了年幼時的語言敏感期,再想重拾這份語言能力,將會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通過此事,也希望能給各位家長敲響警鐘:把握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並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那麼,爸爸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順利幫助孩子學好“説話”這門藝術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究竟有哪些吧。
家長要及時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史蒂文·平克爾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對於母語語法運用的技能,是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擁有的。而且這種語言是自發存在的,在學齡前時期那段就已經形成了。
一旦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那麼,在後面進行語言的學習時,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相反地,如果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內,父母能夠經常有意識地和孩子互動、對話,那麼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基本在五個月左右時就已經可以模仿聲音。
各位家長還可以根據同齡孩子的人均語言水平,來評判自己的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一旦發覺寶寶有不愛説話的跡象,一定要加以引導,幫助孩子在語言敏感期之內高質量、高效率地學習好自己的母語。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當加強對其語言能力的訓練
在傳統觀念中,男孩比女孩説話晚是一種正常現象,對於男孩不愛説話的現象也就不以為然。
的確,根據對大腦的研究表明,男孩子的語言能力確實比女孩稍弱一些,這是因為男孩子的左右腦連接沒有女孩強。
但是,這並不代表男孩説話晚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夠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注重孩子語言方面的學習,而不會因為男孩語言能力弱就對此事漫不經心,那麼我相信,男孩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所以,無論男孩還是女孩,爸爸媽媽們都要努力加強對其語言能力的訓練和提升,以便他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能夠少走些彎路。
語言環境應當遵循中庸之道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究“中庸之道”,認為凡事不可滿、不可乏,中庸即可。在孩子語言環境的營造方面,也應當遵循這一思想。
“不可滿”——在某些家庭中,家長會習慣性地用方言和孩子交流,以至於孩子在即將上小學的時候,還無法熟練地用普通話與人交談。
要知道,這種方言和普通話混雜的語言環境,對於牙牙學語的寶寶而言,是極為複雜的學習空間。
混亂的學習環境不僅會造成孩子掌握語言的速度變慢,還會造成他在今後上學時無法用普通話和老師及同學們交流的窘境。
因此,我建議各位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儘量使用普通話進行語言教學,這不只是為了孩子一時的學習,更是為了他今後的成長和發展着想。
“不可乏”——相反地,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都極少和孩子交流、説話,孩子將會處於一個語言環境過於簡單的狀況中。
沒有人和他説話,孩子又從何處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呢?為了孩子能夠儘快建立起自身的語言系統,請爸爸媽媽們對着自己的孩子多説些話、多聊點天吧。等到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感受並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愛。
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引導孩子多説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語言能夠被動作、眼神所代替。但是對於孩子來説,他需要鍛鍊自己表達意見的能力,為此,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引導寶寶勇敢地説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舉個例子來説,當寶寶想要喝水、吃東西、玩玩具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即使能夠領會到孩子的意思,也可以這樣詢問他:“寶寶,你想要什麼?你可以和我説嗎?”
我相信,聽到這話的寶寶一定會努力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他想要的物品。這樣時間一長,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引導孩子多説話、多表達了。
相信各位家長都已經明白孩子説話晚並不是“貴人語遲”,而是在向父母傳達着“教育方式需要改變”的訊號。
希望通過以上的幾種方法,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們走出對孩子語言能力理解上的誤區,進而幫助孩子提升語言組織能力。
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成為一個勇於表達、善於表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