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在選擇與怎樣的人相處中,我們通常都會考慮到這個人的性格如何。對於大多數非利益相關的社交而言,往往優先考慮的就是對方的性格和品行,一個渾身都是毛病的人,自然不會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性格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一個具有好性格的孩子,在社交過程中將會佔據莫大的優勢,而這種優勢不僅僅體現在社交方面,更會對孩子本身的學習和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在孩子性格塑造這一方面,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着孩子的性格形成呢?其實最主要的共有兩點,一是平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這對於孩子性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隱性的;二來是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刻意的灌輸,比如告訴孩子不能説謊話、説話聲音不能太大等等,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塑造,這種影響是立竿見影的、顯性的,很容易發現。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雖然平時父母們對於孩子性格方面的塑造有一定引導作用,然而絕大多數父母依舊會忽視自己對孩子性格影響的重要性,因為對於中國家長而言,很容易把孩子性格與“天性”混淆在一起。比如孩子內向、沉默,家長不會通過環境等各個角度來判斷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反而會説孩子“本來就很內向”,也就是天生如此,這就容易導致家長無法正視自己在這方面具備的作用。要知道,家長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可是高達70%以上,其次才是環境對孩子性格影響的佔比,一旦家長忽視自己的職責,那麼孩子是否具有好性格那就將會是“薛定諤的性格”了。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其實不僅現代家長如此,古代家長就已經開始推卸自己的責任了,比如“人之初,性本善”,就把孩子性格、品格的好壞歸於孩子“天性”,而不是後天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所以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搞錯了地方,要知道對於孩子品行和性格,都是後天因素來決定的,哪裏會是打孃胎裏帶出來的呢?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如果家長忽視了自己在塑造和引導孩子性格中的作用,孩子將有極大可能養成壞習慣、壞性格,這種性格其實在大多數留守兒童、或者被爺爺奶奶帶着的孩子身上就能體現,比如説是愛説髒話、好打架鬥毆、蠻橫等等。那麼對於家長而言,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在塑造孩子性格中起到積極地引導作用呢?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對於孩子性格教育一説,李玫瑾教授就已經對此頗有研究,為廣大家長們提供了三點思路,而這三點建議,也是孩子性格教育中的關鍵點。

首先就是要對孩子説“不”。現代家長其實很難對孩子説“不”,在十幾、二十年前,孩子想要什麼家長總是不給,並不是説家長不想給,而是實在沒法給。但是時過境遷,現代家庭生活越來越好,物質方面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滿足,所以當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家長只會滿足孩子,而不會像以前一樣因為經濟匱乏而拒絕孩子。所以對於大多數家長而言,只要不是遊戲、有害的東西,給孩子想要的那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正是當代家長的這種行為和心理,往往容易帶出蠻橫、以自己為中心的孩子。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在《變形計》中,有一期的主人公叫陳思媛,陳思媛的家庭在城市中來講是處於中下水平的,屬於小康家庭,但這樣一個平常的家庭,卻養出了一個渾身公主病、追星毫無底線的——追星族。在這期節目中,陳思媛的父母表示,就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疏忽對孩子的陪伴,反而在物質方面滿足她,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才導致女兒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其實並非只有陳思媛的父母如此,其他孩子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害怕孩子吃苦、想要讓孩子一帆風順的成長,從而導致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更無法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無法理解血汗錢的來之不易,變得刁蠻、驕縱,這其實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因此説,對孩子説“不”尤為重要。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對孩子説“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而李玫瑾教授提到的第二點,則是有利於孩子本身的建議,也就是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現代小孩大都喜歡講道理,從上幼兒園、小學開始,孩子們就熱衷於通過講道理來和大人對話,而不是以哭鬧來讓大人滿足自己的要求,性格也會變得温和。然而並非所有小孩都是如此,對於一些溝通能力差的孩子而言,性格則會向着反方向發展——胡攪蠻纏、不講道理,就是這些孩子的縮影。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有些家長説自己孩子性格不好,易怒、不講理、隨自己,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從基因上來講,性格會有遺傳的概率,但並不代表就會百分百確定孩子的性格將會如何,而真正導致孩子性格差的原因,實際上是孩子從小就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泄情緒,隨着年齡地成長,哭鬧就會逐漸成為暴力行為,動不動就扔東西等等。因此説,提升孩子溝通技巧,對孩子性格塑造也具有決定性作用。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對孩子性格影響最後一點,就是李玫瑾教授提到的與孩子剋制力相關的能力了。這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火熱已久的“王者榮耀”了。隨着MOBA手遊和吃雞遊戲在遊戲圈的成功,手遊已經成了年輕人打消時間的利器,然而許多孩子也不幸中招,難以抵擋遊戲的誘惑,紛紛加入遊戲大軍,在學習成績方面更是節節敗退,而隨着孩子們對遊戲的沉迷,則會缺乏現實中社交方面的經歷,從而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極端或者沉默寡言,這都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和性格塑造。

因此説,決定孩子性格塑造的主要因素就是以上三種,家長們也要重視李玫瑾教授的建議,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5 字。

轉載請註明: 性格教育: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教育,卻被無數家長忽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