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倔,必須得打一頓解氣,為何錯的一定是孩子
我家孩子是真的倔!很多家長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很少有説自己家孩子懂事聽話的,家長普遍反映的問題是孩子倔。你們老説孩子的脾氣太倔,總是把問題歸於孩子身上,有的時候氣不過還要打孩子一頓解氣,可是為何家長就一定是對的。
吃過了晚飯,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收拾了餐桌,洗了衣服,呵欠連天的準備休息。一扭頭髮現孩子還精神奕奕的坐在電視機跟前,於是家長告訴孩子該休息了。孩子什麼反應?“再讓我看一會兒嘛!”這個時候家長還頗有耐心,告訴孩子已經很晚了,明天還要上學,等放學了回來再接着看。
孩子不樂意,一再要求再看一會兒,就看一會兒。家長開始不耐煩了,不準再看了,並作出關電視的動作。孩子開始阻撓,大喊大叫加哭泣,怎麼勸都不聽。脾氣上來的家長照着孩子屁股就是一巴掌,強迫孩子回去睡覺。就這樣,孩子在哭泣中不情不願的回房間了。
孩子愛看電視,家長以看多了對身體不好為由,強迫孩子離開,氣急敗壞之下還要將孩子打一頓。我發現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倔強的性格就是在父母強迫之下形成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的,在背後總有一個強迫的家長在一旁指手畫腳,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這件事這麼做就是對的。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孩子在看電視,該到休息的時間了,家長這個時候過來教育孩子,你是讓我打一頓再回去休息,還是自己關了電視回去休息。這種將孩子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感覺,是多麼的令人愜意,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心理吧。可是孩子呢?他會怎麼想。他覺得一點都不好玩,他覺得自己的父母就是徹頭徹尾的大壞蛋,當這樣的心理在以後很長的時間裏一點一點積累的時候,那會對孩子的潛意識形成一生的影響。
孩子不喜歡別人強迫他做任何事,被別人強迫着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就算大人也不會高興吧。如果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家長不是去強迫,而是以選擇的方式去溝通,那是怎樣的一種效果呢?寶寶,太晚了,今天就到這裏吧!你平時睡覺喜歡抱着的玩具,媽媽(爸爸)已經給你放在牀頭了,你看一下今天晚上抱着哪一個睡比較好呢?
孩子正在看電視呢,當他聽到家長這樣説的時候,你猜他接下來會做什麼。他不會再集中精神的看電視,而是會認真的考慮該選哪一個玩具作為入眠的夥伴。這樣的效果,給了孩子更多的選擇,孩子未來的發展也多了更多的可能。強迫孩子做選擇和幫助孩子做選擇,哪一個更有效,哪一個更能培養孩子的性格?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