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綠色天然”的植物,為何會造成肝損傷?三個因素不可忽視
中醫藥是我國曆史文化的傳承,在古代西醫還沒有流入我國時,古人生病主要就依靠了中醫與中藥材治療,即便是到了現代社會,當疾病出現之後,很多人都傾向於選擇中藥材;
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中藥材就是“綠色天然”的植物,和化學物合成的藥物比起來,中藥材副作用較小。
而且,很多中成藥物的説明書中都寫到:副作用不明確。所以,中藥材的使用率較高。然而近些年臨牀上卻有很多因使用中藥材中毒的案例,特別是肝損傷尤為常見!
要知道肝臟就是人體內最大的代謝解毒器官,幾乎人體內產生的毒素都是由肝臟分解和代謝的。一旦肝臟出現問題,影響也將會是全身性的!
之所以中藥材會造成肝損傷,往往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
1、藥物本身對肝臟有直接毒性
部分中藥材看似是純天然植物,但同樣存在對人體有毒性的物質。比如生首烏中所含有的蒽醌衍生物,它具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在大量服時就可對肝臟造成損傷。
同時,砒石中含有三氧化二砷等金屬成分,也容易造成中毒性肝炎的出現。另外,中藥材蒼耳子中也含有毒蛋白等有害成分,可對多個內臟器官造成損傷,特別是肝臟損傷尤為明顯。
這僅僅是兩個被列出的中藥材,除此外,毛冬青、魚苦膽、天花粉等都具備肝毒性。
2、對中藥的認識不全面
有很多養生者都自認為“中藥無毒”,所以容易出現不合理的服用、濫用中藥、輕信偏方等情況。
但實際上,無論是歷代的草藥書籍、現代中醫教科書上都曾有明確的論述,包括上文中提到的幾種具有肝毒性的藥材,只不過是人們對醫療知識瞭解不夠全面!
而且,有部分人甚至沒有聽從醫囑,盲目輕信未經科學證實的偏方,又或者是為了提高藥效,在沒有醫生指導下就隨意加大劑量、延長服用時間,再加上自行處方藥物搭配並不合理,從而造成了藥物性肝臟損傷!
3、違反了中醫藥的用藥原則
有中醫研究曾經證實,中藥中的四氣、五味、歸經等多方面都和肝臟毒性有關係。寒性、熱性類型的藥物,要比平性藥物對肝臟的毒性要大,而具有苦味、辛味的藥材肝毒性又高於其他。
目前臨牀上還發現了三種鹹味藥物具有肝毒性,主要歸肝、脾、腎經的藥材,也與肝毒性有關,所以任何中藥處方,都需要嚴格掌握用藥的配伍與減毒原則,不應自行服用!
總的來説,中藥材並不是如大家想象一般安全、健康和無毒,“是藥三分毒”的説法並不是一句空話。
其實從科學角度來説,無論是中藥材或西藥,都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旦盲目輕信偏方、加大劑量就可能起到反效果,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配合醫生治療才是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