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型把尿”蔓延,正在傷害孩子排尿系統,但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健康

周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大寶6歲了,二寶才18個月,二胎的到來讓周女士一家不得不省吃儉用,能省下來的錢絕不多花。


但即使是這樣,日子過得還是緊緊巴巴,周女士沒辦法就起了讓孩子斷掉尿不濕的想法,這樣也能節省出來一部分錢。

不過孩子太小了,不管周女士如何訓練,寶寶依然尿褲子尿牀,終於周女士從朋友那裏聽到現在年輕父母都鍾愛“新型把尿”,也就是控制孩子排尿時間。


周女士一聽這個方法挺好,此後就專門給寶寶制定了時間,到點不管孩子有沒有都強行逼迫尿,直到出來了才放過。

但沒想到等下一次帶孩子檢查身體時,卻被醫生告知孩子排尿系統出現了問題,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種“新型把尿”。

如今這種“新型把尿”的蔓延,正在傷害孩子排尿系統,但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非常鍾愛,真的別再繼續了,控制把尿時間是讓父母不用經常洗褲子,但也傷害了孩子。


1)傷害脊柱和骨盆

父母幫忙把尿,導致孩子蜷縮着,幼兒時期孩子的身體都是快速發展階段,父母長時間讓孩子使用這種姿勢就會導致脊柱和盆骨發生錯位,一旦發育成型就不可逆轉,後天很難修復。


2)形成心理壓力

孩子本身沒有需求,但卻被父母強行逼迫,孩子為了能更快結束勉強自己用力,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於排尿有心理壓力,嚴重點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3)無法自主排尿

由於習慣了這種排尿方式,孩子心理就會產生依賴,無法自主排尿,只有被父母把尿才可以,一旦孩子上幼兒園,麻煩就大了,老師是不會使用這種方式讓孩子上廁所的,父母想要重新培養可能會需要更多時間,到最後坑的還是孩子。


首先,父母要找對時間

研究表明18個月之前的寶寶學習上廁所,通常要到4歲以後才能完全掌握獨立如廁的相關技能,而兩歲左右才開始學習上廁所的寶寶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獨立如廁。

由此可見,父母不要過早鍛鍊孩子如廁能力,要等到2歲左右的時候,不然反而適得其反。


其次,儘早讓孩子熟悉馬桶

別看孩子小,但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裏,同時也在學習着,想要鍛鍊孩子如廁的能力,父母要儘早讓孩子熟悉馬桶。

孩子對於父母的很多事情都好奇,馬桶同樣也是,只要父母好好引導,讓孩子明白如廁要坐馬桶,相信孩子很快就能熟悉並接受這種如廁模式。


最後,運用繪本或故事來引導孩子坐馬桶

教育孩子最離不開的就是繪本和故事,父母可以通過繪本和故事來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這種教育比父母翻來覆去的嘮叨管用很多,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模仿繪本和故事裏的好榜樣,慢慢就會養成習慣。


鍛鍊孩子如廁並非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事情,在孩子還不能完全掌握這項技能時,父母要耐心,對於孩子頻繁尿褲子也不要批評或訓斥,而是慢慢引導。

在斷掉尿不濕之前,孩子是沒有憋尿的能力與習慣的,而斷掉之後,尿到褲子裏,褲子的濕冷會讓孩子有不好的感受,慢慢導致孩子形成憋尿的習慣,從而鍛鍊肌肉神經系統和膀胱控制能力,孩子就不會頻繁尿褲子了。


育兒寄語

不管是鍛鍊孩子排尿還是其他能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有時候不是父母的耐心解決不了事,而是父母的耐心不夠,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關鍵的一大步,只有家長耐心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有鍛鍊孩子自主如廁的好方法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