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麪吃多了會致癌?世衞組織:真正致癌的食物是這5種,儘量少碰
一説起方便麪,那可是出門旅遊必備,絕對的“人間美味”,深受眾多男女老少的喜愛。但是泡麪,似乎一直都代表着“不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網上關於泡麪的流言,讓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這句了:吃一包泡麪的毒,需要 28 天才能代謝。好傢伙,吃包泡麪還需要一個月的輪迴呢。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小小一包方便麪,真的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01
方便麪有毒還致癌?
關於泡麪的都市傳説特別多,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樣的新聞:男生天天泡麪當宵夜悲劇:查出患胃癌!
那泡麪是致癌的嗎?其實癌症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就這樣判斷泡麪致癌是不準確的。
圖片來源網絡
傳言説“泡麪碗上附有一層蠟,由於我們腸胃無法消化蠟,它會附着在胃壁上,造成胃癌。”
但實際上現在的桶麪包裝,內壁薄膜一般都用的是較為安全的聚乙烯(PE)材質。加入熱水後,並不會釋放有害物質。
另外,還有種説法也是火極一時:吃一包泡麪需28天才解毒?
很多人對泡麪十分抗拒,就是認為泡麪裏含有大量的添加劑。
圖片來源網絡
但實際上食品添加劑並不是魔鬼,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是國家允許添加,而且每一種的用量都有明確的規定,只要使用得當,它們是食物風味和安全的保障。
而所謂的肝臟要28天才能排毒這個説法就比較離譜了,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那泡麪是健康食品嗎?
當然不是!
泡麪本身確實不是健康食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① 營養不均衡,熱量過高
一包方便麪的熱量在500~600大卡左右,脂肪含量很高,特別是醬包,油脂含量通常超過50%,如果是油包,所含脂肪超過95%。
圖片來源網絡
② 調料包鹽含量過高,大量攝入危害健康
方便麪調料包中鹽含量過高,鹽攝入過多,容易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疾病等風險。
因此,泡麪可以吃,但最好加點蔬菜、雞蛋、肉絲等一起煮,增加營養。而調料包由於鈉含量過高,能少放則少放。
02
真正的致癌食物,可能被你忽略了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隸屬於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是專攻癌症研究的跨政府機構。其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將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類。
圖片來源網絡
1 類致癌因子,也有人稱之為“板上釘釘”類,即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屬於明確的人類致癌物。
通過梳理發現,離我們最近的、常在身邊出現的主要是以下幾種:
1、醃製食物
鹹魚、鹹蛋、醃菜、鹹肉、火腿等食品在醃製過程中,都可能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
過量食用這類食物,會導致胃、腸、胰腺等消化道癌變的幾率升高。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醃製品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所以,臘腸、臘肉、火腿等加工肉類,平時還是要少吃。
2、油炸、燒烤食品
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油炸過火、爆炒的食品都會產生苯並芘,苯並芘是一類致癌物。
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肺癌、肝癌、腸胃道癌症等。
焦煳的食品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的要增加10-20倍。反覆煎炸食品的植物油、煎炸時所用油温越高,產生的苯並芘都會較多。如果長期食用更會有致癌的危險。
燒烤時,食物中的脂肪會發生熱解反應,產生苯並芘,特別是烤焦的部分,苯並芘含量更高。
3、過燙食物
我們的食管粘膜十分脆弱,如果攝入的食物温度過高(65℃以上),就會造成損傷。損傷後,食管粘膜上皮細胞會脱落,進行自我修復,並且不斷增生。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經常吃過燙食物,食管粘膜上皮細胞就不斷修復、增生、再修復、再增生,在這一過程中,細胞複製容易出錯、癌變,容易誘發食管癌。
正是如此,世界衞生組織將“温度超過65℃的飲品”列為2A類致癌物,我們應儘量避免食用過燙食物或者熱飲。
4、檳榔
檳榔已被列為一類致癌物,主要是因為含有的檳榔鹼,會破壞正常細胞,影響DNA的正常修復,還會造成氧化應激反應,引發口腔癌、食管癌等癌症。此外,檳榔的植物纖維更粗糙,容易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進一步誘發癌變。
經常吃檳榔的人一定要戒掉,而沒吃過檳榔的人,也不要出於好奇心去嘗試。
圖片來源網絡
5、發黴的食物
老一輩的人比較勤儉節約,食物發黴了捨不得扔,經常削掉髮黴的部分繼續食用。殊不知,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也已經被細菌和致癌物污染。
尤其是發黴的大米、黃豆、堅果等食物,會滋生黃麴黴菌,產生強致癌物黃麴黴素。進入人體之後,黃麴黴素會沉積在肝細胞內,損傷肝臟,誘發肝癌。
因此,發黴的食物不要吃,如果不小心吃了,應馬上吐掉,並用清水漱口。
最後小編再次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儘量少接觸致癌因子,其中,過燙食物、檳榔和發黴食物不要吃,其他食物可以適量吃,但也不能長期大量吃。
(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