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説|多數孩子抗拒和父母交流,也許是源於你的説話方式

文|壹點心理專家團樹輝(實戰派心理諮詢師、樹輝心理創辦人)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不跟自己的孩子談人生,可我們很難放下自己的焦慮,很難不去説教孩子。既然這很難做到,不妨探索一下如何才能在談人生時讓孩子願意聽進去一點,當對孩子“説教”的時候,如何儘可能少地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

“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學時,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晚自習時,地球極圈的夜空正五彩斑斕。但少年,夢想你要親自實現,世界你要親自去看……那些你覺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風景,都終將在你生命裏出現。”這是近期一位年輕的主播在直播帶貨時給大家講的一段話,他的名字叫董宇輝,在此之前是新東方的一位英語老師。

心理師説|多數孩子抗拒和父母交流,也許是源於你的説話方式

朋友告訴我這段話激勵了很多人,大家紛紛被董宇輝的才華折服。這段話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因為他是在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談論學習對人的重要性。他在談學習的重要性,可講述中通篇不見“學習”二字,這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借鑑的地方。

在家庭諮詢中,父母經常對我説的話就是:“老師,我們跟孩子講的話他一點都聽不進去。”有很多父母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印象,自己跟孩子談除了學習、人生之外的任何話題都可以,但只要一談正題,孩子馬上就會變得很抗拒。所以家長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始終長不大,始終不願意面對學業,沒有什麼人生理想和追求。

其實,大多數孩子的抗拒並非源於這個話題本身,而是源於父母説話的方式、語氣和態度。父母剛開口説出第一句,孩子已經知曉了接下來長達半小時或者一小時談話的內容。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除了煩躁、拒絕,也實在想不出其他好辦法了。

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會建議父母,嘗試繞開“學習”這一話題,去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境,繞開“人生”這一話題,去和孩子一起體驗、感悟人生。

然而很多父母在聽我這樣説時,往往沒等我把話説完就開始拒絕:“那怎麼可能?我都把話説得這麼直接了還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又怎麼可能繞開這個問題呢?”

這就是父母不現實的地方,如果父母繞不開自己認為重要的話題,一味地用固有的方式去跟孩子談學習、談人生,那就只能不斷地和孩子糾纏。

或許你會問:“那我要怎麼談?像董宇輝那樣嗎?像寫作文似的,我可學不來。”董宇輝這種影響別人的方式當然是值得我們去借鑑的,尤其是他講學習、講努力、講奮鬥時的狀態,還有其中的技巧,但絕對不是讓大家去簡單地模仿。

做父母是極具創造性和挑戰性的,所以對我們而言需要的是不斷地借鑑、加工,有創造性地表達,而不是機械地模仿。

所謂有創造性地表達並不是指像寫作文那樣,使用一些華麗的辭藻,想着如何把每句話都變得富有哲理,而是帶着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這一點往往是最能夠被孩子消化和吸收的。

心理師説|多數孩子抗拒和父母交流,也許是源於你的説話方式

孩子不需要他們的父母給予自己多麼豐富的物質滿足,也不需要父母有多高的知識儲備,他們需要父母對待自己足夠坦誠,需要看到父母在逆境和挫折中是如何面對生活的。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父母對生活的熱愛都能夠震撼到孩子的心靈。在那樣的情境下,父母不必想着如何跟孩子談人生,因為孩子所有看到、聽到的和感覺到的信息,都已經被深深地注入到了孩子的內心,必將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所謂積極的人生態度,所謂對學習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不是父母跟孩子用語言談出來的,而是相互影響出來的。

為什麼説是相互影響出來的呢?我來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一天晚上,我正在書房修改明天準備答辯的論文,筆記本電腦突然壞了,我趕緊打電話給懂電腦的朋友求助,嘗試着重裝了一次,還是不行。我着急地在書房裏走來走去,不知如何是好。

我看了看錶,心想第二天一早就要去參加答辯,再修電腦肯定來不及了。我喝了一杯茶,穩住心神,打開書桌上的台式機,從頭寫了起來。那篇論文近兩萬字,我查閲了很多資料,翻看了很多文獻才完成的,然而憑藉我的記憶熬了一個通宵後,又重新寫出了一篇。

後來答辯很順利,論文也獲了獎。在慶功宴上兒子告訴我,那天看到電腦壞掉時我煩躁的表情,他以為我會大發雷霆,可是沒想到我竟然又趕出來了一篇論文。

過了不久,類似的事情在孩子身上發生了。那次他放學忘了記作業,打電話問了同學後就開始寫,結果一下子寫了一個多小時,後來孩子感覺不太對,又問了另一位同學,結果發現第一位同學和他説錯了,老師根本沒有佈置那麼多需要寫的作業。放下電話,孩子喝了一杯水,稍微休息了一下後,便繼續去寫作業了。

試想一下,我如果僅僅是教育孩子“遇事不要抱怨,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抱怨也沒用了,我們要多想想怎麼解決問題……”這類的話,而在自己遇到事情時又不斷抱怨,我想孩子很可能無法聽進去我講的話,而是會和我一樣不斷地抱怨。

心理師説|多數孩子抗拒和父母交流,也許是源於你的説話方式

著名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這樣描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遠比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了什麼更重要。”這裏的“什麼樣的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狀態。在談到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時,科胡特説父母要“不含敵意的堅決,不含誘惑的深情”。對父母而言,嘗試着用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影響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談人生,需要換的不僅僅是方式,而是轉換一種你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這和父母的學歷高低、能力大小無關,而是要看我們有沒有用心地生活,要看我們是否熱愛自己的生活。

父母想跟孩子談人生、談學習,這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父母只會用一種固化的模式跟孩子談這些,如果孩子在其中聽到的都是心酸和無奈,那他自然不會喜歡這樣的話題。

作者樹輝:實戰派心理諮詢師、樹輝心理創辦人

微信公眾號:樹輝心理驛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19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理師説|多數孩子抗拒和父母交流,也許是源於你的説話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