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國幼兒成長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有高達80%的兒童不願在幼兒園拉便便,只有20%不到的兒童不受影響。
孩子長期憋便便,肯定對身心都不好,那為什麼孩子都不願在幼兒園便便呢?
- 孩子內在安全感不足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恆河猴實驗 。科學家把小猴子放在籠子裏,一邊是絨布做的母猴,一邊是拿着奶瓶的鐵絲媽媽。
小猴子只有餓極了,才會去鐵絲媽媽那裏喝奶,大多時候它更願意和絨布做的母猴在一起。
更可怕的是,科學家發現,沒有母猴陪伴長大的小猴子,性格孤僻,攻擊性強,也不能和其他猴子正常交往。即使它有了小寶寶,也很難將其養育長大。
這個實驗説明,信任和愛是每個孩子早期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之一。
如果孩子的安全感需求,在父母或者主要撫養人處得到滿足,比如,得到充分的陪伴,及時反饋,以及母親情緒相對穩定,孩子到哪兒都會覺得很放鬆,也會很容易適應新環境。
那他上幼兒園期間,如果想排便便,自然而然就會滿足需求,主動找老師。反之,如果孩子安全感缺失,他就可能會出現不願在學校便便等問題。
- 孩子有了羞恥感
孩子從3歲開始,就有了羞恥感,知道上廁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有的幼兒園是開放式的蹲坑,沒有門遮擋,而且孩子都是排着隊集體上廁所,這樣孩子就需要在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注視下拉便便,即使是大人,被人盯着上廁所也會不舒服,何況是孩子。
慢慢地,孩子就寧願憋着,也不願意在幼兒園拉便便了。
- 害怕被批評
假如在幼兒園,一個孩子不小心尿濕了褲子,或者更嚴重的將便便拉在身上了,老師剛巧心情不好或者太累了,可能就會抱怨孩子,甚至批評孩子。
這樣,對其他的孩子來説,就會認為尿褲子和便便,是不好的事情。我如果尿褲子或拉便便了,就會被老師批評,老師會不喜歡我,因此,更不願意在幼兒園拉便便了。
看到這裏,似乎覺得這個問題挺無解的,孩子太小,跟他説再多可能都沒有用,更不可能去改變學校和老師,那怎麼辦?
首先,接納孩子的選擇
不管孩子是否選擇在學校便便,父母需要全然接納他,孩子才會有安全感。
首先抱抱孩子,在雙方情緒都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一個鼓勵式的溝通。
比如,問孩子,你在學校憋大便,感受怎麼樣,你當時有什麼想法,最後你是怎麼行動的。如果你手裏有個魔法棒,你會如何改變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又會如何改變,你的行動會有什麼變化。
鼓勵式溝通的關鍵是,父母不要直接下達指令,而是通過啓發式問題,讓孩子逐步自己找到解決方案。
其次,花時間陪伴,玩角色互換遊戲。
弗洛伊德説過,我們不能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但可以回應孩子的需求。
即使是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陪伴在孩子身邊,但父母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比如,可以和孩子閲讀便便相關的繪本,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排便便這件事。
然後,父母當孩子,孩子當老師,我們可以演繹出孩子在幼兒園拉便便的各種搞笑場景。
情緒不會消失,但當情緒被表達出來,孩子就會有更好的狀態,去迎接新的一天。
最後,鼓勵孩子自主且自信。
皮亞傑説:只有孩子自己創造的,才是孩子真正理解的。
在家時,父母需要多多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準備小掃帚,讓孩子有機會幫忙掃地,讓孩子參與摘菜,讓孩子自己吃飯如廁等等。
當孩子獲得越來越多的價值感之後,他才會真正有自信,確認他是有能力的。
那他在學校,自然也會主動發展他的那部分,比如,自己決定是否在學校便便。
孩子是否在學校排便,不是重點,關鍵是,父母需要讓孩子擁有選擇的能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