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最近對BBC的紀錄片比較上癮。昨天看完關於糖的那一部,有人來問我糖和脂肪在體內分別扮演的什麼角色。


説實話,我不是什麼營養學家。只是單純的對這些感興趣。


不過他的話讓我想起了以前刷過的一部BBC紀錄片《糖和脂肪》,也有翻譯成《糖脂大戰》的。看題目我們就能知道他研究的是糖和脂肪的。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實驗對象是一對職業為醫生的同卵雙胞胎,實驗週期是一個月,兩兄弟一人吃高脂肪配餐,一人吃高糖配餐,測試究竟是糖還是脂肪,會對身體更有害。


結果出人意料,不如我們一起去看看。


01美國抵抗糖,英國抵抗脂肪


在英國,脂肪被認為是有害的。因為它會增加膽固醇,阻塞血管,導致中風和心臟病發作。


在美國,受到抨擊的是糖。他們不僅認為糖有害,甚至有人稱糖還有毒。


究竟誰才是對的?


兩兄弟決定研究一下。他們倆是同卵雙胞胎,意味着擁有相同的基因,剛好一位住在紐約,一位在倫敦。


紐約的會吃高脂低糖的配餐,倫敦的吃高糖低脂的配餐。到底是認為糖有毒的美國人,還是認為脂肪會致命的英國人對呢?


他們找到一位營養學家,專門負責這一個月的用餐。


小克吃高糖配餐。他可以吃麪包、百吉餅、米飯、土豆、披薩,喝汽水,還能吃無限量的水果蔬菜。這些食物極低脂而含高碳水化合物。


小德吃高脂配餐。他可以吃芝士、肉類、牛排、漢堡和帶皮雞肉,咖啡裏還能放高脂厚奶油,可以吃蛋黃醬。但是不能吃水果和太多蔬菜,幾乎不攝入纖維。


小德很擔心自己的排便問題。


營養學家告訴他不僅會便秘,而且還會口臭。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如果是你,你更願意吃哪一種?我可能會選擇第1種,因為第2種的副作用實在太明顯了。


小克和小德覺得吃一個月這樣的配餐很難,所以堅持用自己的手機拍視頻做記錄,並且誠實的用手機記錄下自己當時的感受。


實驗開始前,他們先去做了一項身體測試。一個月配餐後,再來檢查自己的膽固醇和胰島素水平的起伏變動情況,以及脂肪和肌肉的比例。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小德的體脂是26.7%,有點超重。小克的體脂是22%,較為健康。


兩人都不算瘦,沒有明顯的肌肉線條。勝在有一張小臉,上鏡好看。


02吃糖的大腦精神更集中


兩週後,小克和小德將面對兩項測試。


第1項是關於大腦精神的測試。測試方式是在金融證券大廳,當一天的股票交易員。


吃糖小克在倫敦,吃脂肪的小德在紐約。兩人經過了股票的短期培訓,每人發了10萬美元的虛擬幣,看最後誰能賺的更多。


而他們在當股票交易員的同時,有一位教授正在旁邊觀察他們,這位教授研究飲食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一開始這位教授就認為小德會很吃力。首先,他要集中注意力,其次,要記得自己做過什麼,最後他要作出決定,決定買或者賣。


小德果然不記得自己買了多少,賣了多少。因為他長期吃高脂肪的配餐,使大腦缺乏養分,難以集中精力。


葡萄糖是大腦的主要能源。由於小德吃的是低碳水化合物的配餐,幾乎不攝入碳水化合物,他體內的葡萄糖儲存量會很低。


隨着時間的流逝,小德覺得任務越來越難。


當體內沒有葡萄糖時,身體會自有一套應對方法——把脂肪轉變為能量:酮,但效率很低。


生酮減肥就是這麼來的。但實際上他最初是用來治療癲癇的,長期使用會有危害。


生酮飲食(ketogenic-diet,簡稱KD)是一個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合適的配方飲食。這一療法19世紀用於治療兒童難治性癲癇已有數十年的歷史。


讓我們回到片子中,簡單來説,大腦的記憶需要消耗葡萄糖。


所以小克的表現。他的記憶力很好,精力很好,也非常警覺。很多研究表明,在短期內攝入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會有助於記憶。


測試結果:小德賺了300美元,小克賺了800多美元。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這一輪,高糖飲食完勝。


03吃糖運動表現更好


兩兄弟經過12小時的空腹,又開始了騎單車測試。


第一步:原地騎行1小時。進行抽血,做血液檢查,小克的血糖指數從測試開始時的4.7,降到了2.7。小德的血糖只降了25%。


第二步:比賽騎單車上山。上山之前教練給小德吃一小塊黃油(脂肪),小克吃一條凝膠(糖)。


你們猜猜最後誰贏了?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剛開始兩兄弟並排騎行,加速時吃糖的小克很快輕鬆超過了小德。


這證明了教練訓練飲食的正確性。當我們衝刺時,我們的身體需要糖分,需要碳水化合物。


比賽結束後,教練再次測量了兩個人的血糖指數。小克的血糖是7.1,因為半小時前他吃的糖凝膠還在他的體內,並給他提供了上山的能量。

小德的血糖是5.1。


當身體極度缺乏葡萄糖時,我們的身體會通過分解肌肉的蛋白質,產生氨基酸,氨基酸再轉化為葡萄糖來供能。


簡單來説,身體通過燃燒肌肉造出了糖


04兩兄弟都瘦了


一個月後,兩兄弟迫不及待的來到實驗室。


經過身體測量,小克減掉了一公斤體重,一半是身體的脂肪,另外一半是肌肉。


小得瘦了3.5公斤。兩公斤是肌肉,1.5公斤是脂肪。


吃了一個月垃圾食物,他們都瘦了。


但是彆着急,這失去的體重裏包含肌肉,而身體失去肌肉並不健康。因為失去肌肉意味着當你生病或者老了以後會經常出入醫院,壽命也會變短。


接着是檢查身體的膽固醇含量。幾乎和他們吃特定配餐前一樣,變化不大。


最後是檢查胰島素。吃糖的小克製造胰島素的能力提升了,醫生猜測是身體習慣了應對糖分和葡萄糖的攝取情況。


這就像是一個月喝很多酒,肝臟裏就會增加消化酶。


短期來看是好的,但長期下去會產生問題。


吃高脂肪配餐的小德,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了。因為他吃了太多的脂肪,會讓身體停止對胰島素的反應,還會讓身體制造更多的葡萄糖。


小德的血糖在配餐之前是5.1,現在是5.9,還差0.2就屬於前期糖尿病。糖尿病有多可怕,就不贅述了。


吃無糖配餐,卻導致患上糖尿病的幾率增大


小德本來認為吃太多糖會製造很多的胰島素。但沒想到,吃很多脂肪會讓身體抗拒胰島素,所以製造更多的胰島素,情況更糟。


一般的常識是糖尿病和吃糖有關,但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原因。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原本他們想探究到底是脂肪和糖誰更有害,卻沒想到事實更復雜。


05脂肪和糖的混合物才是罪魁禍首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們去找了英國的權威營養學家之一。這位專家已經研究這個問題10多年了,脂肪和糖,孰優孰劣?


實際上他們之間的區別很小。能夠帶來明顯好處的是的多吃單不飽和脂肪,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多纖維食物。


極端的飲食並不是問題的答案。她的研究顯示,飲食中只改變脂肪或糖,影響會極小,尤其是減輕或增加體重的效果會更小。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所以兩兄弟又研究了一下哪些食物使我們發胖和不健康。


他們手端甜甜圈走上街頭,讓人們自由選擇。無論是在倫敦還是紐約街頭,結果發現他們選擇的是同一類甜甜圈,大家都選擇帶糖霜的甜甜圈。


他們去找了一位日常研究鼠類的教授,他設計了很多實驗來研究我們喜歡吃什麼和喜歡的原因。


首先,他給老鼠吃糖,想吃多少吃多少。結果發現老鼠不會增重。


接着,讓它們盡情的吃高脂肪食物。結果發現它們的體重雖然會增加一點,但不是特別多。


身體有一套自動調節系統。


想想我們生活中不會空口吃純奶油(不甜)或者純糖,很快就會覺得膩了。但是我們把它們混合在一起,可以一直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很喜歡雪糕和冰淇淋,因為脂肪和糖的組合恰到好處。


所以教授根據這個發現給老鼠吃了含高脂肪和糖的食物:芝士蛋糕。結果發現老鼠們不再吃那些健康的食物,也沒有拼命的吃這些芝士蛋糕,但是會持續吃,進食的次數會增加。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後來老鼠體重大增,也不喜歡活動了,常常睡覺,很少走動。


我們大腦中有一種“快感系統”會在我們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時啓動,而不是在身體需要食物時作出反應。


跟毒癮很像。對我們身體無益,卻能令我們興奮。


脂肪和糖的組合,過度刺激大腦的興奮系統,使它喪失了命令我們停止進食的能力。


而最吸引我們的是一半脂肪和一半糖的組合。糖霜甜甜圈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的脂肪和糖的比例剛好各佔一半。


【結語】


看完這部片子,我才知道變胖並不是因為單純的糖或脂肪造成的,而是糖和脂肪的混合物。


這種混合物就是我們人為的加工食品,他們干擾了我們身體的自我調節。


在充滿誘惑的加工食品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得有一定程度的飲食節制,戒掉一些為了滿足口感而吃的食物,才能避免不知不覺地變胖。


保持一種健康的飲食習慣,而不是寄託於某種飲食能夠拯救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26 字。

轉載請註明: BBC紀錄片《糖和脂肪》:究竟誰才是罪魁禍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