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一定要養成的規矩 爸媽一起行動起來吧

  【六一兒童網導讀】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與基礎,人們總是在“規”與“矩”所形成的範圍內活動,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

孩子6歲前一定要養成的規矩 爸媽一起行動起來吧

  從小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讓這些規矩像一道穩固的圍欄般,守衞着孩子們一點點地走向自立,最終成為社會需要的人。那麼,孩子6歲前應該養成哪些規矩?

  粗俗、野蠻的行為不能有

  案例:小朋友們一起玩滑滑梯,輪到童童,他故意攔在滑滑梯上,引起其他小朋友不滿。童童説:“這是我們小區的滑滑梯,不讓你們玩。” 一個小女孩和童童爭論,童童上前就伸手打人:“就不讓你們玩。”

  有一類孩子喜歡採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來實現自己的願望。孩子如果出現這樣的粗野行為,家長要堅決制止。 事後,家長應心平氣和地引導,告訴孩子:滑滑梯是大家共有的 ,不能一個人獨佔,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小朋友。

  年幼的孩子分不清什麼是有禮貌的言行,什麼是無禮貌的言行,因此,要求家長有目的地教會孩子一些有禮貌的言行。只有家長擔當起責任,從日常行為規範抓起,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才能讓孩子養成文明的舉止。

  順手牽羊的行為不能有

  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有了“我”、“我自己的”的概念,但對“你的”、“他的”概念比較模糊。當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的孩子就想拿過來玩一玩,甚至塞進書包帶回家,佔為己有。

  當孩子缺乏物品所有權概念時,家長要積極引導,讓孩子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屬於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他人的東西不能隨意動。

  在家中也要建立這種所有權的意識,如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長的東西時,必須徵求家長的同意;家長要使用孩子的物品時,也需徵求孩子的意見。

  另外,有的家庭對孩子的需求往往過度滿足,孩子容易形成一種思維習慣: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求一旦不能滿足,就可能出現“強佔”或“私拿”的行為。因此,在面對孩子的需求時,不能一味地滿足,有些需求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

  “別人的東西不能隨意拿”等規矩,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區分“你的”、“我的”這類物權概念,有助於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東西用完要放回原處

  很多媽媽都會抱怨,孩子的東西亂丟亂放,家裏經常凌亂不堪,讓人心煩意亂,總是自己來收拾殘局。其實,孩子是有能力自己收拾東西的,只是爸爸媽媽的寵愛和遷就,讓他失去了鍛鍊自己的機會。家長不妨給孩子立下規矩,讓他們自己拿的東西要放回原處。

  家長可以在孩子的房間中規劃出一塊地方或者購買一個箱子來專門放置孩子的物品,並讓他自己學着收拾和管理,漸漸地,孩子懂得愛惜自己的物品,責任感也會慢慢被激發出來。

  讓孩子養成“歸位”的習慣,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養成秩序感,生活也會變得整潔而有序。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懂得對環境的尊重及養成良好的修養。

  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

  在家裏,爸爸媽媽總是將孩子放在第一位,什麼事情都讓着孩子,飯先給孩子吃,水果先讓孩子挑等等,家長一味遷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和中心。

  糾正“小皇帝” “小公主”的壞習慣,首先應從家長們做起。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時時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

  媽媽可以多讓孩子置身於生活中的排隊場景,讓他們在親身感受中學習等待。比如帶孩子去看童話劇或電影時,和孩子一同在售票口排隊等待購票,在門外排隊等待入場,讓孩子明白在耐心的等待之後,才能觀看精彩的節目。

  隨着成長,孩子將會逐漸明白,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有些事情是不能按“我”的意願安排的,他們要做的是去適應外界,適應環境。

  不輕易打擾別人

  對於3-5歲的孩子來説,當自己有非常重要的、或者激動人心的事情希望與人分享時,他們常常會迫不及待地要告訴自己信賴的成年人。

  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小,而對他們插嘴、打斷別人説話的行為聽之任之。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習慣,爸爸媽媽要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幫他糾正,引導孩子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讓他知道打擾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

  這些規矩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傾聽和換位思考,幫助他們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中更受歡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1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6歲前一定要養成的規矩 爸媽一起行動起來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