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隱藏着孩子三個心理變化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健康

兒子前兩天突然叫我“媽”,而不是媽媽,第一次聽到時,我愣了一下;第二次聽到的時候感覺有點心酸;第三次的時候我發現是孩子在耍調皮,因為每次他叫我“媽”的時候都是用方言叫的,叫完後就咯咯咯地大笑起來了。

“媽媽”和“媽”有什麼不一樣嗎?我是一枚80後,我們小時候那會周圍很少有人會稱自己的母親為“媽媽”,我們都叫“媽”。記得上初中那會,閨蜜跟我説隔壁班有個女生(我們班一男生的龍鳳胎姐姐)都這麼大了還稱她媽為“媽媽”,在五年級放學時那女生還會撲到她媽懷裏,抱着她媽,閨蜜説受不了她的矯情和噁心。其實聽到那個小故事後,我就特別羨慕這個女生,想着她一定跟她媽的關係很好吧,不然“媽媽”怎麼叫得出口呢,所以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觀察這個女生,發現她每次聊到她媽時臉上都有大大的笑容。而這樣的場景,我只有在電視裏才見到過。

“媽媽”和“媽”雖然只是一字之差,雖然都只是稱呼,但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叫聲“媽媽”給人一種特別親暱的感覺,一聲“媽媽”像是包含了孩子的“撒嬌”和媽媽“寵溺”,飄蕩着母親與孩子之間那種不可描述又默契的愛。相反,一聲“媽”,給人似乎就沒有那麼温暖的感覺了,並不是説叫聲“媽”就是沒有愛了,只是總覺得讓人有種距離感。

從“媽媽”到“媽”隱藏着孩子的三個心理變化以前的我們一直叫“媽”,所以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變化,但現在的孩子們都叫“媽媽”,突然叫“媽”,這當媽的心理難免有些變化,但事實上從“媽媽”到“媽”同時也隱藏着孩子的三個心理變化,家長也需要注意了。第一個變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當你誇孩子長大了,他就會特別開心,而且有一段時間裏孩子特別喜歡説我比“某某某”大,孩子都渴望自己長大,變成一個小大人,擁有獨立的個體。當孩子慢慢長大時,在我們眼裏在的活潑可愛,卻成了他們唾棄的“幼稚”,這時他們不喜歡被別人貼上“幼稚”、“不成熟”的標籤。而“媽媽”這個詞在他們的眼裏就成了幼稚的代名詞,他們覺得小寶寶才會叫“媽媽”,叫“媽”才能顯示自己的成熟感,所以不自覺中就會將自己同化,自然融入到他們的羣體當中。其實這也是在向我們暗示,孩子真的長大了。

第二個變化:孩子想要獨立。當從叫“媽媽”變成“媽”的時候,其實也代表着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了,不會再每天都像個小尾巴一樣粘着你,他漸漸地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想要自己的空間,也不再事事都依賴着你,總想靠自己的努力來向你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要告訴你“我長大了”。如果孩子開始有這些方面的表現了,媽媽也可以慢慢學着放手了。

第三個變化:親子之間可能存在間隙。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心理變化外,還有一種就是可能親子之間存在一定的問題,關係沒有那麼親暱或融洽。這種情況一般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母親和孩子長年分隔兩地,導致兩者之間感情沒有那麼濃厚。另一個方面,可能是媽媽對孩子的管教過度嚴格,比如媽媽控制慾較強,導致孩子想要逃離媽媽,因此跟媽媽之間的語言溝通也是能簡潔就儘可能地簡潔。

當孩子對媽媽的稱呼發生變化時,意味着家長的教育方式也要改變了這個世界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分離。真正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越要給他愛;當他越大時,越要尊重他的邊界和自由,一點一點讓他與世界接軌,而不是控制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這是孩子的一個心理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學習放手父母可以試着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一些選擇,比如衣服的樣式、吃什麼菜等等,允許他選取自己喜歡的,也可以讓他自行支配自己的零花錢。如果你不知道該什麼時候練習“放手”,或許你可以從他叫你一聲“媽”的時候開始練習。只有放手讓孩子不斷試錯,他才能一次又一次從錯誤中爬起來。“放手”不是放任,父母還是要適當提出意見,替孩子把好關,但不是強迫孩子,而以尊重孩子為主。

允許孩子有個人空間想要孩子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應該讓他像魚兒一樣在水裏也能自由呼吸,讓他在充滿競爭和壓力的學習環境裏可以擁有自己的小秘密和可以吐露心聲的好哥們、好閨蜜。

總而言之,從“媽媽”到“媽”,最大的意義是孩子長大了,只要孩子懂事孝順、健康快樂,“媽媽”和“媽”都是最好聽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