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教育孩子一定是要"有温度",家長切忌自以為是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健康

當我們探討一個孩子的行為時,往往會追溯到孩子的原生家庭中,最後發現,不管孩子的行為是好是壞,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影響。

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孩子的優秀都是父母的成全。

教育,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不是隻有正兒八經對孩子説教的時候才算教育,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是教育的細節。

所以,不管孩子是什麼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的教育成果。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只有一次機會,你給了孩子怎樣的教育,孩子就會回饋你怎樣的成果,幾乎沒有例外。

父母的陪伴和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

陪伴是教育的開始,再豐厚的物質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變形計》裏的那些叛逆的城市孩子,哪個不是被父母在生活上富養長大的,但又是在精神上卻極度匱乏的。

因為這些孩子在需要父母高質量的陪伴的時候,父母只會用錢打發孩子。

例如其中一期的主人公李錦鑑,他的父母忙於工作,一直把孩子扔在老家,整整11年的缺席,讓李錦鑑的父母錯過了孩子人格塑造的最佳時間。

他們不懂如何與孩子溝通,更不懂孩子內心的想法,一旦親子關係出現困難,便只會用錢來解決問題。

很顯然,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惡劣。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尤其是0~12歲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信任、最依賴的人。

所以在這個時期,父母給孩子的教育,培養孩子的習慣,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直接,最深刻的。

12歲之後,孩子的性格、習慣、認知基本形成,父母12歲之前不管,12歲之後再想管。孩子已經不服管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説:

“在嬰幼兒時期,愛和陪伴比教育更重要,一個健康和諧而親密的關係是一個孩子人格關係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內容。”

賺錢養家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孩子的關鍵就在那幾年,父母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彌補。

那些逃避自己教育責任,不肯花時間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最終只會吃到教育失敗的苦果。

沒有温度的管教,只會讓你成為孩子的敵人

同樣是《變形計》,另一期的主人公張晟駿的父母,他們的教育原則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不聽話,恨不得換一個,張晟駿的母親更是直言,寧可喂貓也不想管孩子。

他們迫切的需要一個聽話乖順的孩子,孩子不聽話,他們從來沒想過去傾聽孩子的想法,而是想着靠打罵來迫使孩子屈服。

但是往往這樣的打罵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就會得到孩子越激烈的反抗。

甚至相對來説,孩子懂得反抗,已經是一個較好的局面了,當孩子放棄反抗時,才是悲劇的開始。

父母以為自己終於贏了,孩子終於聽話了,其實是孩子放棄了,放棄了抵抗,也放棄了自己的未來。

尹建莉老師説:

“所謂‘嚴厲教育’,指以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強制性改造的一種行為。

雖然目標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於它不尊重兒童,不體恤兒童身心發育特點,不符合人性,實際上並無教育要素,只是一種破壞力。”

我們總説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孩子有出息,父母必須管教好孩子。

的確,很多時候,父母必須成為一個命令者和懲罰者,以幫助孩子確立界限。

只不過別忘了,懲戒是外核,關愛才是內因,沒有温度的管教,只會把孩子推向對立面。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對立的,只有在愛的前提下去管教孩子,並且讓孩子確定自己是被愛的,這種管教才是正面的,也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

道理很簡單,任何人都更願意聽同伴的建議,而不會乖乖聽敵人的話。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最應該做的是愛孩子

李玫瑾教授講過一個例子,一位父親向她求助,説自己因為工作原因,沒時間管孩子。

現在孩子16歲了,開始去網吧,晚上也不回家。

妻子和他説了後,他回家就把孩子揍了一頓,揍完後孩子不服,然後又揍了一頓。

後來有一天,這位父親翻看家裏的相冊,發現相冊裏一家人的合照很少,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陪伴家人的時間真的很少。

他還發現,就在僅有的幾張合照中,他的臉都被用刀給劃了,是他兒子乾的。

很顯然,他們父子的關係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李玫瑾教授就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多花時間陪孩子玩,等玩開了,和孩子的關係拉近了,然後再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對話,這個時候,孩子才不會牴觸,才會真正接受批評。

“教育的過程,是情感在前,約束在後,當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應該做的是彌補感情關係。”

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該管的時候不管,等孩子出現問題了,又用強硬的方式去管教孩子,這個時候往往孩子已經不服管了。

對孩子來説,誰帶大的孩子,誰才有資格管教孩子,你和孩子一點感情基礎都沒有,一上來就對孩子又打又罵的,你誰啊?

你覺得自己是為孩子好,你知道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不知道,孩子感受不到愛,只能感受到恨,他就只能生活在絕望中。

很多時候,孩子的錯誤,其實是父母的錯誤,孩子叛逆,其實都是父母陪伴和情感缺失造成的。

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是去彌補孩子的情感缺失,去向孩子示弱,去告訴孩子你愛他。

在給予愛這件事上,永遠不要吝嗇,孩子需要多少愛,都請慷慨地給予。

比起物質上的安慰,孩子更需要心靈上的滿足,好的教育,不是父母想給孩子怎樣的教育,而是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

不要自以為是的去教育孩子,去愛孩子,父母也應該學會以孩子喜歡的方式去愛孩子。

《浮生物語》裏有這樣一句話:

所謂的安全感,無非就是有一個地方你始終想回去,也可以回去。

我覺得在家庭教育裏,這樣一個地方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