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差勁的父母,都喜歡給孩子灌輸以下觀念,憑一己之力毀孩子一生
文|文兒
“家裏沒有錢,你爸爸掙錢不容易。”“這錢可不能亂花,這是我和你爸從牙縫中省出來的。”“咱家裏窮,不能和別人家比,零食不要吃,只吃一日三餐就夠了。”……
當趙柱下班走到路上口乾舌燥,想去買瓶礦泉水的時候。腦子裏又蹦出了小時候父母爸媽經常對他説的這些話,於是他硬生生收回去超市的腳步。窮,掙錢不容易伴隨着他長大。
可是長大後趙柱回頭看,媽媽作為職工,爸爸做生意,家裏經濟條件雖説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絕不像爸媽給他説的那樣,但是爸媽習慣性向自己哭窮。導致趙柱雖然原生家庭條件不錯,自己現在做技術收入不菲,但心裏也很自卑,花錢畏手畏腳,沒有朋友,更不會去交女朋友,每次想花錢,心裏都滿滿的負罪感。趙柱對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
趙柱的父母代表了生活中的一類人。可能是想讓孩子從小懂得賺錢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他們選擇用最簡單粗暴,短視狹隘的方式去灌輸。雖然可能短時間內有成效,但卻絆住了孩子成長的腳步,害了孩子一生。差勁的父母,都喜歡給孩子灌輸以下觀念,憑一己之力毀孩子一生。
總向孩子哭窮,對孩子的後遺症影響深遠
成人誰賺錢都不容易,父母供養子女生活更不容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爸媽讓孩子知道賺錢的不易,生活的辛苦,可以讓孩子更早懂事,擔起家庭責任。但是如果爸媽過分渲染家庭貧困,只一味向孩子哭窮,效果只會適得其反,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消費觀念上步入兩個極端
從小被父母哭窮長大的孩子,要不從小因為缺錢很沒有安全感,因為錢,聽到的都是父母的嘆息和無助,長大後就算自己掙錢了,也不敢花,每次花錢都有深深地罪惡感,把錢攥在手裏才安心。這樣的消費觀念,不僅會讓自己生活得毫無質量和幸福可言,而且還很容易沒朋友,活成孤家寡人一個。
要不是從小被父母哭窮,壓抑住了自己的消費需求。但一旦長大自己掙錢了,就開始瘋狂報復性消費,彌補小時候金錢匱乏啥也沒有得到過的自己。於是一有錢就不停買買買,花錢沒有計劃,掙再多錢也存不住錢,個人和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為零。
不管是哪一種消費觀念,對個人對家庭都是很不利的,制約着個人的長遠發展。
a
自卑和壓力伴隨着孩子
從小被父母教育哭窮的孩子,當他花錢的時候就會很有罪惡感,看到喜歡的東西也只會對自己説,長大的第一步就是要對自己喜歡的東西say no。在喜歡好吃好玩的年齡段裏,這種情況真的很讓人自卑。
同時父母通過向孩子哭窮,也算間接把家庭貧困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可能從小承受着改變家庭命運的重擔,甚至會把家庭貧困的緣由歸結在自己身上。他們可能迫切想改變家庭現狀,但由於成長環境所限,和對金錢物質的極度渴望,他們也很容易走彎路。
【話題討論:作為父母,你怎麼向孩子教育金錢觀?】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