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為什麼過了春節又長大了一歲?怎麼跟孩子解釋虛歲和週歲?
年齡是每個人的身份標識之一,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繼續深造,再到步入社會求職,再到社區填寫個人資料,終其一生的各種個人資料的填寫中,年齡始終是每個人的必填選項。
我們現在不管是計算自己的年齡還是詢問別人的年齡,説的都是實際年齡--實歲,也就是現在通用的週歲這一説法。
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我們也經常聽到另一個計算年齡的名詞--虛歲。那麼,什麼是虛歲?虛歲是與實歲相對的一種記歲方法。顧名思義,“虛”是虛假之意,“實”則是真實之意。
虛歲是我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是一種接近於近似數的概算方法。在這種算法中,一個人出生的當年記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
有一副經典的春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最能反映春節增歲的意義。春節有增歲的意義,其實就隱含在過春節的各種具體的年俗活動之中。
拜年就是最有名的年俗文化之一。傳統意義上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親戚之間串門走動,拜見老年的親戚,給老人送禮、磕頭、並送上祝福的話語;老人在接受孩子們的新年問候,還要給孩子壓歲錢。為什麼會有這種活動?就是因為這一天被當作每一個人的生日。
此外,像成語“光陰虛度”、“虛度年華”,都有每過一年增加一歲的含義。在古典文學作品中,我們經常能讀到一些與年齡有關的詞彙,如《禮記·內則》中形容女孩子到了15歲的“及笄之年”,這個“年”其實指的就是虛歲。
與現代人們通常以週歲計算年齡或者填寫個人檔案不同的是,在古代,虛歲也是古人唯一的記歲方法,所謂的歲,指的就是虛歲,沒有什麼週歲虛歲的概念。
虛歲中沒有以零為起點的觀念,沒有個人特別生日的記歲方法。按照民間的習慣,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只有在百日之前,人們還會以日為單位來計算他的大小,一過百日,人們就再不會計算他的日齡或者月齡,而是以年為單位計算年齡。
在給孩子解釋虛歲這一概念時,可以非常簡明地進行解釋,不要説太多的理論知識。因為理論是枯燥的,而且孩子產生興趣的可能性較小。要給孩子解釋清楚,既要通俗易懂,還要深入淺出。
一個好的方法就是,可以給孩子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2010年“六一兒童節”(6月1日)出生的孩子,在2021年除夕之前,他都被認為是1歲,過了春節,他就被認為是兩歲了。這樣,這個孩子在2020年春節過後到6月1日之前的這段時間裏,週歲計為9歲,而虛歲則計為11歲,兩者會有兩年的實際誤差。
現在,有許多孩子,甚至很多年輕人對此不理解,他們常常問什麼是虛歲?為什麼會有虛歲?要理解虛歲,必須懂得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知識,二是我國傳統文化。
曆法就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我國古代曆法是建立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之上的。
古人觀察太陽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環,產生了“日”這一概念。所謂“日”就是一個晝夜。觀察月亮圓缺的變化,從月圓經過月缺,再到月圓,由月的圓缺變化產生了“月”的概念。
所謂“月”,就是月亮圓缺的一次循環。通過栽培種植農作物,觀察到寒來暑往,草木枯榮,產生了年的概念。所謂“年”就是寒來暑往、草木枯榮的一個週期。
所以《説文解字》的解釋是:“年,谷熟也。從禾。”年、月、日概念的建立是曆法得以產生的基礎;古典文獻《尚書·堯典》中記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我國古代曆法的特點,就是採用陰陽合曆,即以太陽的運動週期作為年,以月亮圓缺週期作為月,以閏月來協調年和月的關係。
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這就是矛盾。
這就造成中國古代曆法中,在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中,年相對比較準確,而日則不便於一一對應。今年的某月某日與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夠重合,比如一個人是今年閏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麼過呢?這可能就是造成中國古人不重視過生日的一個客觀方面的原因。
古人沒有現在我們所謂“生日”的概念,與“生日”含義最接近的漢語詞彙是“生辰”、“誕辰”。生辰和誕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於生日,生日是以日為最小單位的,就是一個晝夜24小時的一天;而誕辰和生辰則是以“時辰”為最小單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稱為十二時辰。
這裏可以給孩子順便提一句由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説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作很好地詮釋了現代人口中的一天24小時與古人口中的一天十二時辰之間的關係。給孩子提及這部劇作,也可以讓孩子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和文化認同感。
在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僅僅只是記載生辰時間的一個要素而已,與年月和時是同位的;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強調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們説生日,只説幾月幾日,不説年份,也不説具體時刻,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古人不重視生日的另一個方面的原因。
與生辰密切相關的是屬相。屬相是我國古人創立的一種用十二種動物形象為代表,記錄人的出生年份的記歲方法,在這套干支紀年法中,“歲”以六十甲子為運轉週期,循環往復。生肖是在干支紀年法的基礎上產生的,十二種動物對應着十二地支,以動物作為地支標誌。
這就是人們代代口口相傳的十二生肖“口訣”: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或者還有一種更簡單好記、朗朗上口的“口訣”:一鼠、二牛、三虎、四兔、五龍、六蛇,七馬、八羊、九猴、十雞、十一狗、十二豬。
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屬的動物,由此以十二種動物用來紀年、紀日和計算每一個人的屬相。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屬相。
古人在知道了其他人屬相的情況下,都會使用天干地支記歲法,來推算每人的年齡。這種記歲方法有兩個特點:
一是,它以年為單位的,每一年對應一個屬相,不計月日和時辰;二是,它沒有空缺位置,沒有零的概念,每一個人不論你的生命在一年中佔有多大的時間份額,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個屬相。虛歲就是這種記歲方法導致的結果。
理解了古人這種思維特點,也就不難理解我國古代先祖的紀年方法了。古人不能科學地理解年月日的時間現象,所以把“年”、“歲”作為一種具體的事物。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説中,“年”是一種怪獸,每到除夕便為禍人間。傳説中的“歲”,寫作“祟”,是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每年的年除夕夜裏,會和“年”一樣為禍人間。
古人之所以按年記歲,就是因為古人沒有時間的抽象概念,只能把年、歲當作一種動物或者妖怪,而動物和妖怪是不能拆分的,只能過一個整體的年,只能增加一個整體的歲。這也許就是古人口中“過年增歲”的歷史淵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