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糊塗家長還當做是壞習慣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但智商在人羣中是呈正態分佈的,絕大多數人都屬於普通水平,只有少數的人特別高或者特別低。而那些高智商的人,則多半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有所表現,所謂的“神童”,也就是這麼來的。
然而神童常有,伯樂卻不常有,很多先天智商高的孩子,非但不會被家長識別,反而會被家長視為“調皮搗蛋”,並試圖糾正孩子的所謂“壞習慣”,結果在家長的錯誤干預下,孩子的天分被埋沒了,智商也最終歸於平庸。而有見識的家長,則能順勢培養,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親戚裏有個男孩,今年上五年級,每回考試都在班級前三,他的智商,不用説也是非常高的。 然而在他一歲多的時候,卻因為喜歡亂扔東西而被一些長輩視為“調皮”,有的還説他以後肯定容易學壞,畢竟一歲就養成壞毛病了,長大了還了得?
但男孩的媽媽卻一個勁地反駁,她認為這不是什麼壞習慣,反而能説明她的兒子腦子好使,因為別人家跟他這麼大的寶寶,手腳可沒他這麼利索,想扔東西也不會扔呢。所以不管外人怎麼説,男孩的媽媽卻始終縱容孩子的這一“壞習慣”,有時候還陪着他一起扔。
男孩媽媽的應對方式,也讓她承受了不少風言風語,然而時間卻證明了她是對的,男孩用自己的優異成績,狠狠地打了當初那些質疑者的臉。
孩子的這些行為正是高智商的表現,糊塗家長別再當成壞習慣了
喜歡扔東西
很多寶寶都喜歡亂扔東西,見到什麼扔什麼,只要是自己拿得動的,幾乎都逃不出他的“魔掌”。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寶媽肯定是厭煩甚至生氣的,畢竟最終還是要她來收拾。
其實寶寶這樣做,並不是故意給媽媽增加工作量,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周邊的世界。扔東西對於小寶寶來説,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對肢體協調性以及大腦處置能力的一大考驗。所以親戚裏的那個寶媽確實言中了,這樣的孩子的確會有更高的智商。
喜歡模仿
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模仿別人,甚至喜歡模仿動物或者物品,儼然一個小戲精。這樣的孩子有時候也會讓寶媽覺得厭煩,會覺得他不務正業,並把它當成一個壞習慣來糾正。
其實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模仿能力越強,就越能説明孩子擁有很高的智商。因為模仿行為的背後,需要大腦經過一個觀察、分析、消化理解再到重現的複雜過程,能夠把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沒有一顆好腦子肯定是不行的。
動不動就笑
寶寶還有一種習慣,也會讓寶媽為之擔憂,那就是動不動就笑。雖然愛笑的寶寶更可愛,但如果一逗就笑,也會讓寶媽擔心是否寶寶智商太低,畢竟“笑”這個字,可是常常和“傻”連在一起的。
其實這種擔憂也是完全多餘的,大人才有傻笑,寶寶的笑,則與傻沒有半點關係,反而與高智商深度相關,因為它説明寶寶明白不同情緒代表什麼含義,這不僅僅是情商高的表現,更是智商高的表現。
以上這三種行為,如果出現在你的寶寶身上,那就偷着樂吧,還有什麼比擁有一個高智商寶寶更值得高興的事呢?當然了,所謂高智商也只是暫時的,因為寶寶的大腦正在迅速發育,如果後期培養沒有做好,再好的先天優勢,也是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退的。
選擇合適的玩具,可以讓寶寶的高智商優勢保持下來
想要讓寶寶的高智商優勢保持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強化正向行為,以及讓大腦接受科學合理的訓練。前者比較簡單,效果卻不是很好,後者效果很棒,操作起來卻比較困難,而且大多數寶寶都會對訓練產生反感。
要想解決這個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寓教於樂”,給寶寶提供一些有意思,能夠促進大腦發育的玩具,比如市面上流行的“益智拼圖”類玩具,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寶媽不但可以讓寶寶自己拼,還可以帶着他一起拼,這樣既增進了親子關係,又能讓寶寶的大腦更好地發育。
高智商就意味着高起點,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一顆聰明的大腦所帶來的競爭優勢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從寶寶小時候抓起,可別再把一些高智商的表現當成壞習慣去糾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