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經常玩手機真的會毀掉孩子嗎?新研究發現:有一種情況下利大於弊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健康

世界衞生組織(WHO)對於“屏幕”的定義,除了手機、平板之外,電視也包括在內。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近年來,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幾乎成為人手必備的工具,其使用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不少人覺得經常玩手機會毀掉一個孩子,但專家表示,適當地給孩子玩手機,大有裨益。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新發現:經常玩手機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很強

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人員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讓他們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另一組幾乎不讓他們接觸,並針對他們做了兩組實驗。

實驗一:精細運動的測試

畫直線:讓兩組孩子分別在一張紙上畫直線,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畫得非常直,且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而幾乎不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則相對畫得有些扭曲。

搭積木:不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平均可搭5塊積木,而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平均塊數更多,最多的一個搭了9塊。

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其手部(尤其是手指)的掌控力更足,精細動作能力更強。

實驗二:平衡力的測試

研究人員在地上設置了一條直線,讓兩組孩子分別沿直線行走,但結果現象兩組孩子的表現一致,都能很好地從一段走向另一端。也就是説,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並沒有因為使用電子產品而發生改變。

由此,研究人員根據來自英國全國各地的715個樣本得出結論: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幼兒,其精細運動發展得要比同齡人好。

研究發現,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腦內有50億個突觸,在3歲時達到峯值1000萬億,是成人的兩倍之多,如果利用好了,有利於智力發育。

孩子在使用電子觸摸屏時,其手指會不斷滑行,在這個頻繁上下滑動的過程中,精細運動能得到更好的鍛鍊。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看,給孩子玩手機是弊大於利的,不過,這一優勢也只建立在適量玩的基礎上,一旦過度依賴成癮,將會直接影響大腦發育。

過多接觸電子產品影響孩子這些能力

去年,一則刊登在《美國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通過MRI斷層掃描發現,幼兒過度接觸屏幕會影響讀寫能力和語言能力。

該研究團隊共找來47名3-5歲的孩子參加實驗,通過測量孩子的認知能力,分析其日常使用電子產品的頻次和時間,從而得出的這一項結論。

此外,還有研究團隊發現,過度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其大腦中的白質(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的三大元素之一,其餘二者分別是灰質和黑質)完整性較低。

所以對神經元的信號控制,大腦各區間的協調能力都會有所下降,進而影響到日常的自我控制、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學習效率等。

由此可見,電子產品對於幼兒來説是一把雙刃劍,玩好了有利於大腦發育,玩不好則有損大腦健康。

孩子應當如何科學玩手機

世衞組織建議,寶寶在1歲前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5歲以下應當以一天一小時為限,且觀看內容需經過父母審核,最好能和父母一同觀看。

此外,孩子在用電子產品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控制時長:小孩子眼睛發育還未完善,使用時間不宜過久,單次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
  • 保護眼睛:屏幕不宜過量、距離不宜過近,期間需要放鬆眼睛,多看有些綠植等舒緩眼疲勞。
  • 固定時間:給孩子規定日常玩手機時間,如中飯後,晚飯後等,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能玩,從而遵守規律。
  • 把控內容:儘量孩子孩子看益智遊戲,而非純動畫片,讓寶寶動起手來,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