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手心腳底發黃?快看看肝臟是否正常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健康

在你逗弄孩子,親親寶貝的小手小腳丫的時候,有時會發現寶寶手心、腳掌的皮膚好像有些發黃。説不上健康還是不健康,但那種蔫黃蔫黃的顏色,讓人感覺初生時的黃疸好像又來了。網上有傳言説這是肝臟出了問題,是真的嗎?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腳底黃其實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也容易被家長們忽略。但是網絡信息不一定都準確,有時容易自己嚇自己。肝臟病變確實會導致寶寶腳底黃,但屬於極少數情況,還會伴隨有其它併發症,家長很容易辨別。那常見的寶寶手心、腳底黃,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捋一捋。

皮膚髮黃1號“元兇”:

可能胡蘿蔔、南瓜吃多了

西方有句諺語: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用在寶寶腳底黃的情況,也有幾分道理。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緊張,最常見引起寶寶腳底黃,甚至皮膚黃的原因,是攝入了過量富含胡蘿蔔素或黃色色素的蔬菜瓜果。比如胡蘿蔔、橘子、南瓜、紅薯等。這些食物的色素對寶寶身體本是無害的,但因為寶寶的消化能力還不成熟,如果長時間攝入過多富含色素的食物,寶寶的肝臟無法轉化完全,多餘的色素就會沉積。

由於寶寶平時的活動大多是爬行或行走,色素就會更多地沉積在手掌或腳掌上,就會出現這些部位皮膚髮黃的現象。

解決方法:家長回憶一下近期寶寶的飲食,如果確實有高頻率地吃胡蘿蔔、南瓜等食物,減少或避免給寶寶餵食含有胡蘿蔔素或黃色色素的食物,過一段時間寶寶的膚色便會恢復正常。

皮膚髮黃2號“元兇”:

缺鐵性貧血,頭髮也會發黃

寶寶如果患有缺鐵性貧血,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表現:面色蒼白,頭髮枯黃;記憶力減退;精神不好;常哭鬧,脾氣大,容易被激怒。

有些寶寶臉色紅潤、精神旺盛,正是氣血充足的表現。而缺鐵性貧血的寶寶,身體裏的血紅細胞不足,反映到外觀上便是皮膚髮黃,臉色蒼白。這種黃,在手心、腳掌這些血管密集的地方會更加明顯。

解決方法:從飲食方面,可以給寶寶食用補血、補鐵的食物。富含鐵的食物包括豬肝、蛋黃、海帶、黑木耳、魚、雞、牛肉、紫菜、菠菜、芝麻、豆類等。此外,還可以給寶寶對證服用補鐵補血的食療方。

菠菜豬血湯

材料:菠菜80g,豬血80g,香菇15g,生薑、葱少許。

做法:

菠菜洗淨切段,豬血切丁,香菇切片,生薑切片,葱切花;鍋中下食用油,下薑片爆香,放入豬血、香菇,清水煮片刻待用;再放入菠菜滾至剛熟,調入鹽、薑片、葱花即可。

功效:補充鐵質,解毒清腸,健脾補血。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服用。蠶豆病可服。

泥鰍紅棗湯

材料:泥鰍30g,紅棗3g,生薑3g。

做法:泥鰍去內臟,薑片煎至金黃,加水燒開,放入紅棗,文火燉湯約30分鐘即可調味食用。

功效:健胃補脾,補血益氣。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服用。蠶豆病可服。

皮膚髮黃3號“元兇”:

脾胃寒涼、陽氣不足

如果帶腳底黃的寶寶去看中醫,可能會得到這樣的診斷:你的孩子脾胃偏寒涼,陽氣不足。確實,寶寶腳底黃的常見原因之一,就是陽氣虧虛。如果寶寶還有日常容易盜汗、睡着後怕熱踢被子、睡醒後上火、有眼屎等現象,是屬於較為典型的“虛寒底”。

“虛寒”之髒,在於脾腎。寶寶脾胃先天常不足,但現在家庭條件普遍較好,飲食容易豐富厚重,寶寶脾胃受累的情況便常發生。先天稟賦不足的前提下,脾胃超負荷運轉,積滯、水濕都會損耗陽氣。這就是為何“脾氣不足,陽氣就會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旦陽氣不足,身體無力運化氣血,寶寶的肢體末端就容易發黃。

解決方法:可以通過安全又常用的食療健脾。

健脾祛濕湯

材料:土茯苓15g,白朮10g,五指毛桃15g,芡實10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2碗水,文火煲至1碗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平補、健脾、祛濕。

適用年齡:3歲以上無病痛、不積食的寶寶服用。蠶豆病可服。每週1-2次即可。

糯米紅糖紅棗粥

材料:糯米30g,去核紅棗2枚,紅糖適量。

做法:糯米、紅棗加清水1000毫升,大火煮開後轉文火再煎1小時,放入紅糖、分次服用。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適用年齡:2歲以上無病痛、不積食的寶寶服用。蠶豆病可服。

健脾後,便是補陽。食補不如睡補,初期可先嚐試睡眠養陽,睡好子午覺。午覺11:00~13:00。午睡1~2小時即可,不宜過長。否則容易造成寶寶睡醒後依然昏昏沉沉,且晚上入睡難。晚覺21:30~07:00。夏季白天長,平時習慣9點睡覺的寶寶可以適當延後半小時。但也不能太晚,儘量在晚上10點前入睡,對寶寶的生長髮育有好處。除了睡補,晚上睡前泡腳、晴朗無風天外出散步曬曬太陽,都是温陽驅寒的好方法。

最擔心的肝功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