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防止寶寶沉迷遊戲? 內外結合的“時間知覺”, 父母要懂得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健康

相信對於很多急性子的家長來説,最崩潰的事情可能就是自己家孩子做事“墨跡”了吧,比如:讓他早上6點起牀,他能在牀上磨磨唧唧的待到7點,才慢慢悠悠的起來,期間家長不知道催了多少遍,還是無濟於事。

但如果讓孩子打10分鐘遊戲,打完遊戲抓緊去學習,孩子總是不以為然的打了將近半個小時,期間總是處於一種“着魔狀態”,怎麼督促也是於事無補。

以上種種,對於急性子的家長來説,真的是夢魘,今天我們就來説一説,孩子沉迷遊戲的內在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

孩子沉迷於遊戲,不一定就是貪玩

孩子沉迷遊戲,不一定就是我們表面看的那麼簡單,更可能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

玩遊戲廢寢忘食,孩子是進入了“心流”狀態

什麼是“心流”狀態呢?

“心流狀態”就是指人們在專注的進行某種事情而產生的心理狀態,一般人們達到了這個狀態,常常會表現得心無旁騖,不被外界所影響,對外界的感知(除了自己專注的事情外)都會大大降低。

比如:在生活中或者電視電話上,我們常見的畫家作畫,有的時候就會出現“心流狀態”,即他們在作畫的時候不受外界環境所幹擾,有的時候甚至可以為了作畫,不吃不喝的辟穀好幾天。

孩子們可能就是達到了這個狀態,當遊戲的畫面過於精彩,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完完全全的被遊戲的畫面所吸引,不知不覺間就達到了“心流狀態”,各位家長也會發現,每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一般我們叫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是不應答的,或者心不在焉的回答的。

孩子的“時間知覺”發展要落後於其他感覺

什麼叫孩子的“時間知覺”發展落後於其他感覺呢?

其實對於我們人類來説,人身上的各方面屬性是協調發展、共同進步的,但是總是會有某些人因為種種原因,自己的某些功能的發展落後於其他功能。

“時間感覺”落後就是孩子對時間流逝沒有太大的知覺,比如:孩子在走一段路的時候,總是會感覺走路很累,但是卻感覺不到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一般孩子的時間知覺是發育較慢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趁着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樹立好時間意識,發展孩子的時間知覺。

孩子的“時間知覺”沒有經過訓練,和家長不同步

我們大人其實都是經過“時間知覺”訓練的,就比如:我們在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是會要求我們學會看時鐘,我們上課的45分鐘時間、下課的10分鐘時間,都是我們經歷過無數次反覆經歷而牢記於心的,有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不看錶,就能大概的感覺到“已經快10分鐘了”、“馬上下課了”。

這就是我們大人的時間知覺,因為我們訓練過,所以我們有的時候都不需要藉助外在工具,就能大概的知道時間過去了多少。

反觀於孩子,他們因為年紀小,老師才剛剛叫他們通過鐘錶計時間,一旦脱離了鐘錶,他們對時間的感覺就會大幅度下降,這就能很好的解釋,為什麼讓孩子玩個遊戲孩子能超時那麼久。

那麼什麼是時間知覺?

説到這我們對上文反覆提到的“時間知覺”這個名詞就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時間知覺”呢?

時間知覺其實就是指人們在不借助外在工具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感知,能大概的感知到時間的流逝情況,簡單的説就是我們自我感知時間的的能力,就叫時間知覺。

由外而內,幫孩子建立“時間知覺”

1、利用外部工具,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我們可以在孩子的周圍放上一個帶指針的小鬧鐘,在規定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説,我只讓你玩十分鐘遊戲,也就是這個鐘錶的分針從5指到15的時候,指針到15,你必須停下手中的遊戲。

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還會坐校車去接幼兒園的小朋友,曾經就有一個孩子,每天早上我去接他的時候,都會看見他拿着爸爸的手機玩遊戲,等到上車的時候,他的爸爸剛想把手機拿走,沒想到那個小朋友就把爸爸的手機摔到了地上。

而這也是父母沒有提前告知孩子,導致了孩子沒有一點的心理準備而產生的逆反心理,自那以後我就在心中想着: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會讓孩子變成這個樣子。

所以我在我兩個寶貝出生以後,就開始告訴他們玩遊戲的壞處,但對於那些還小的孩子來説,我説的話不僅讓孩子聽不懂,反而讓孩子對遊戲充滿了好奇心,於是我便利用了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了遊戲的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