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梔子花開在夏季,清涼可瀉“五臟火”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健康

梔子花的香氣散播得特別快,很多人在遠處都能聞見,這讓一些人產生擔憂,這麼香,不會有毒吧?其實,梔子和梔子花不僅沒毒,還可以用來熏製花茶、製作食品和烹調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廣泛的中藥。

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中醫將體內的火分為心火、肝火、胃火、肺火、腎火。炎熱的夏季來臨,人們極易容易“上火”,再加上有人喜愛吃辣,若平日水喝少了,更容易燥火上身,出現便秘、長口瘡、嗓子疼、煩躁等“上火”的症狀。梔子花在夏季開放,無疑是為人們解決了“上火”這一煩惱。吃桅子和梔子花的習俗在許多地方都有,對應不同的“火”,梔子和梔子花的吃法也有不同。

心火

夏天到了,高温使很多人都出現了不適的反應,有些人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甚至還有些人可能會出現中暑的症狀。中醫上講,夏季在五行中屬火,正好對應心。所以去心火是夏季養生的重中之重。

心火旺盛的人多表現為心煩意亂、舌尖潮紅、口腔潰瘍、小便黃少、便秘等症狀。心實火者適當多吃苦味食物。可以喝蓮子梔子湯:蓮子30克,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中醫認為,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梔子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肝經,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

肝火

入夏後,天氣炎熱,一些人常被一點小事兒氣得面色通紅、胸悶頭暈,經常熬夜也會加重肝火。

愛發脾氣、情緒容易激動的人常常被視為“肝火旺”。其實,一般俗稱“肝火旺”的人除了易發怒外,還可表現為舌兩側紅,臉上長痘、目赤、耳鳴耳聾、身體悶熱、排便不暢等症狀。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梔子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經。”能調暢氣機而調節膽汁分泌,故具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之功。梔子雖有清火作用,但它味苦性寒,苦寒藥容易傷胃,所以中醫常採用煮粥服食的方法,既可達到清熱毒、降肝火治療目疾的效果,又能減輕對胃的不良刺激。梔子3~5克,粳米1~2兩。將梔子碾成細末,先煮粳米為稀粥,待粥將成時,調入梔子末稍煮即可。

胃火

夏季吃燒烤、喝冰啤酒成了很多人夜生活的標誌,但這些都很容易引起胃火。對於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

藥療方面,可選擇涼拌梔子花:將梔子花500克去雜洗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水,置於盤中,撒上葱花、薑絲,澆入香油、老醋,酌放食鹽,拌勻即可。此菜清香鮮嫩,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痢的功效。

肺火

中醫説“肺為華蓋,上先受之”。意思是肺位居身體最上面,外邪如果侵襲人體,肺是最早受累的,而且最容易被燥熱邪氣傷害。“肺火”有三個症狀:嗓子疼、痰色黃和大便幹。

《滇南本草》曾記載:“(梔子花)瀉肺火,止肺熱咳嗽,止衄血,消痰。”梔子花不僅歸心、肝經,還入肺經,所以該花還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若想清肺效果更好,還可以加上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的梨。梨一個,切塊,梔子2個,加入適量冰糖放入燉盅,燉15~20分鐘。

還可簡單將梔子泡茶喝。將梔子花2個,用沸水浸泡5分鐘,調入蜂蜜,代茶飲,清熱、涼血、止咳;用梔子葉泡茶喝,具有降血壓的功效。如今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將金銀花、梔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後放涼代茶飲,具有防暑功效。

腎火

腎陰虛而導致火旺,主要症狀表現為面赤顴紅、小便黃、遺精,有時甚至尿道灼痛、腰膝痠軟或脛骨痛、足跟痛等。可選用梔子5克,枸杞、山萸肉各15克,豬腰子2只,共入砂鍋煲至豬腰熟爛。

是藥三分毒,建議在使用梔子之前一定要讓醫生進行辨證。需要注意的是,脾虛便溏的患者不應該服用梔子,特別是腎陽不足的患者更加應該注意。中醫認為梔子花性寒味苦,並不適合長期以及大量的使用,否則身體會出現腹瀉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