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娃突然不吃母乳只吃奶瓶?可能是“乳頭混淆”了,寶媽試試這2招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健康

“乳頭混淆”是一種哺乳期常見的情況,寶媽做好準備可以預防。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新手父母在育兒路上會遇到許多措手不及的大坑,其中問題最多可能就是餵奶了。

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混合餵養的娃突然不接受親餵了。”這是咋回事呢?

這種只認奶瓶不認媽媽乳房的現象,被稱為“乳頭混淆”。


這不起眼的乳頭混淆,可是坑了不少寶媽,讓寶媽在踩坑的路上回不了頭,經常是有奶喂不了,娃和寶媽雙鬱悶。


“乳頭混淆”是咋回事?

乳頭混淆,指新生兒在吸吮母親乳頭之前先吸吮了奶瓶,或因各種原因頻繁地給寶寶使用奶瓶餵養,致使寶寶不會吸吮或不願吸吮母乳的現象。

當你把娃摟在懷裏吃奶的時候,他可能會非常抗拒,甚至小手攥得緊緊的,使勁兒渾身力氣抵抗吃母乳,哪怕你在娃睡着的時候偷偷喂他,他也會醒來非常抗拒。

當娃出現這些情況,多半就是“乳頭混淆”了。

尤其平時混合餵養的寶寶,出現“乳頭混淆”的幾率更高,情況也更嚴重。目前,“乳頭混淆”已經被認定是母乳餵養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明明有母乳,寶寶卻不吃,然後寶媽難受孩子還餓,如果是沒有經驗的寶媽,很可能就開始了斷奶的踩坑之旅,坑娃又坑自己。


三大誤區一定要排除!

為了避免踩坑,下面這三大誤區寶媽一定要排除,避免坑了孩子又坑了自己。

1)出生就給娃用奶瓶

娃剛出生的時候對於吃奶的技能掌握並不熟練,並且寶媽的奶水也不多,即便給娃親喂也常常不得要領,於是有的寶媽心疼餓直哭的娃,便給娃使用奶瓶餵奶粉。

這其實是不對的,這樣會讓娃習慣使用奶瓶,而使用奶瓶遠比吃母乳要輕鬆的多,之後再想母乳親喂就很難了。讓寶寶多嘗試、多練習比什麼都重要。

另外,出生半小時後寶媽就可以嘗試給娃哺乳了。

2)隨便就把母乳斷了

有些孩子可能不是很願意嘗試吃母乳,面對這種情況,有的寶媽嫌麻煩,乾脆就給娃斷了母乳,直接配方奶餵養。這是不對的,母乳餵養的好處遠不是配方奶能代替的。

何況有時候娃只是出現了“乳頭混淆”的情況,完全沒必要給娃斷奶。更應該糾正之後堅持親喂。


3)娃餓的時候給娃哺乳

很多寶媽為了訓練娃能吃母乳,會專門挑娃餓的時候來親喂,其實這樣做也是不建議的,孩子餓的時候比較急躁,這時效果更不好,只會更加排斥母乳。


怎樣糾正娃“乳頭混淆”的狀況呢?可以嘗試這2個辦法

1)寶媽和娃多進行肌膚接觸

袋鼠式育兒法就是很好的親子方式,新生兒出生後寶媽就可以嘗試,將娃放在自己的胸口,和自己肌膚相親,這樣可以增加娃對母親的熟悉度。

平時寶媽也可以多做這樣的操作,進一步拉近親子關係,當娃感受母親那熟悉的味道和感覺,對母親的依戀感也會增加,再嘗試親喂自然會輕鬆很多。

2)多讓娃熟悉乳房

除了肌膚相親之外,寶媽還可以讓娃多熟悉熟悉自己的乳房,對於娃來説,乳房的意義不僅在於哺乳,還有安撫的情緒、拉近親子關係的作用。


乳房的奶香味和柔軟的觸感會讓娃感到安心,並且和寶媽的關係進一步親近,之後再嘗試乳母餵養也就會更輕鬆。


糾正“乳頭混淆”急不得

“乳頭混淆”有的娃很快就能糾正,但是有的娃則需不短的時間,長的可能要3周到1個月之久,這期間寶媽也千萬不能着急,心態放平,多享受享受和娃親密時光,並且相信娃。

當然,在這期間除了引導娃調整“乳頭混淆”,寶媽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提高母乳的質量,比如注意均衡飲食,調整飲食結構,保持愉悦的心情等等。

這樣不僅能提高母乳的和質量,還能確保奶量充足,娃也容易吮吸,能儘早糾正“乳頭混淆”的情況。

最後如果實在沒辦法,或者糾正孩子“乳頭混淆”花的時間太久了,已經影響娃成長髮育了,那還可以把母乳擠出來,用奶瓶餵養。


小貼士:如何幫娃學會吃奶瓶?

雖然親餵母乳是最好的選擇,但有的娃因為各種原因沒法做到親喂,最後又只能吃奶瓶,可問題又出現了,和“乳頭混淆”的娃一樣,有不愛吃母乳的娃,自然也有不愛吃奶瓶的娃。


這可咋辦呢?可以嘗試這兩種辦法

▼第一招,把孩子爸利用起來

寶寶喜歡被親喂,多半是因為太過依賴媽媽,所以當嘗試練習使用奶瓶時,寶爸可以試着代替寶媽。寶爸平時多嘗試和寶寶親近關係,然後找娃心情好的時候試着給娃用奶瓶餵奶。

▼第二招,依然選擇親喂的姿勢

當寶爸嘗試給娃用奶瓶餵奶時,可以試着選擇寶媽哺乳時的親喂姿勢,這種姿勢會讓娃覺得更舒服,也就更能接受奶瓶了。家長還可以多試試不同類型的奶嘴,看看哪種娃更能接受。

錦鯉媽咪有話説

哺乳從來不是寶媽一個人的事,是需要夫妻倆一起努力的,尤其在娃出現“乳頭混淆”等情況的特殊時期,作為寶爸一定要力所能及的出力,才能讓娃舒服的吃上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