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誤解成“惡習”的10種行為,過度干預,反倒“多管閒事”
文|
前段時間一位寶媽在社交平台求助,説自己的寶寶總愛玩兒舌頭,不管是排彈打都不管用,寶寶照舔不誤。
寶媽很焦慮,想問問如何讓孩子改掉這個習慣。
一堆人出招,説什麼嘴巴上塗苦瓜,讓他覺得苦就不舔了;塗檸檬,酸的就不舔了,Balabala……
家長們為何不想想寶寶是什麼原因才舔的呢?
只想着用粗暴的方法幫寶寶改變,這叫馴服,不叫教育。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寶寶是會出現一些“壞習慣”,但這些壞習慣實際上只是我們認為不好的事情,其實對寶寶來説卻不一定是壞事。而且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在不該干預的時候過度干預反而不利於寶寶發育。
這些壞習慣有哪些呢?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0-12個月:吃手
真相:正常需求
大部分寶寶小時候都會吃手,這習慣在孃胎裏就有。所以,吃手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
在他們煩躁、無聊、疲累的時候,就會吃手來安慰自己。
吃起來津津有味,就算你打他們的手告訴他們髒,那都是白搭,因為他們不懂什麼是髒什麼是乾淨,他們只知道這是自己的需求。
不僅如此,寶寶吃手還利於手指靈活的發展,讓寶寶從口的滿足往,轉移到手的使用方式上。
強制阻止寶寶吃手,會讓寶寶留下陰影,或者出現“延遲滿足”。原本吃手的本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但是強制阻止,反倒會強化吃手這件事,導致寶寶越發難以割捨。
應對方式:
通常1歲內不用幹涉,順其自然。
●注意寶寶的手部清潔;
●可以用一些咬膠,讓寶寶代替吃手。
滿足這些就不要去幹涉寶寶吃手了。
如果寶寶3歲了還在吃手,這時候就要干預了。
給足夠的安全感,多關心,不要總是因為吃手的事去焦慮,這樣反而能減少寶寶的焦慮。因為寶寶從小就是焦慮才要吃手。
幫孩子轉移注意力,可以做一些其他事,讓孩子“忙”起來,就顧不上吃手了。
4-24個月:拿起來什麼都往嘴裏塞
真相:口腔敏感期
寶寶的嘴相對於手,要更早發育,在寶寶還沒有很好的掌握如何使用自己的手的時候,嘴巴更像是一個感官。幫寶寶感知這個世界,用嘴巴通過吮、舔、咬來“品嚐”世界萬物。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很喜歡隨便撿個東西就往嘴巴里放。
這個敏感期在2歲前就會完成哦。在此之前,強制干涉,孩子同樣會出現“延遲滿足”的行為,也就是補償性行為。比如以後喜歡咬指甲、咬嘴,變成真正的壞習慣。
應對方式:
●保證周圍物品清潔;
●做些手指條狀的食物讓寶寶抓着吃,或者水果切條。
這個過程就是鍛鍊寶寶抓東西,往嘴裏送的過程,為以後自主進食打下良好基礎。所以彆強制阻止。
5-12個月:吃飯時總扒拉碗筷
真相:寶寶想自己吃飯
通常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開始嘗試輔食。但是有的寶寶喜歡在你喂他吃飯的時候扒拉碗筷,會被爸媽誤解成調皮搗蛋,不想吃飯。
但實際上,這個動作是孩子想自己吃,並不想被餵食。
餵食,孩子可能還沒有咀嚼充分,就被爸媽又灌一口,而寶寶更喜歡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所以就想要自己抓食物吃。
應對方式:
放心大膽的讓娃自己抓着吃飯吧。即使吃的哪都是也要讓孩子自己吃。學會自主進食的寶寶,吃飯更快樂,也更省心,家長也能好好的自己吃頓飯。
別怕髒,給孩子準備一套耐油污的衣服穿,好清洗,這樣吃完飯,衣服一脱就行了。
5-12個月:尖叫製造噪音
真相:咿呀學語階段,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平時咯咯咯地響,絕對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聽的人不自覺嘴角上揚。還會咿咿呀呀嘟嘟囔囔,很可愛。但偶爾會突然來一聲尖叫,嚇人一跳,又不知道他在幹嘛。有時候你正犯困的時候他這樣,會覺得很煩。
但其實,這只是寶寶的一種表達方式,類似於“快看我”的意思。通常會在你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時,他才會這樣。把你嚇一跳,他呵呵呵的滿足了。
但吸引媽媽注意的寶寶,還可能是因為尿濕了、想睡覺了等原因。
應對方式:
●平時自己説話不要大嗓門,減低音量;
●尊重寶寶的這種行為,他只是在探索;
●如果寶寶第一次叫,不要驚訝,不要哈哈笑,保持平靜,寶寶就知道這招無趣了。
6個月:怕生
真相:開始有情緒記憶了
一到這個月齡,寶媽們可能會發現寶寶不是那麼喜歡家裏來客人,客人一來,他就哭鬧,感覺很不安。
通常6個月的寶寶就會區分家人和陌生人了。這是一種進步哦。
應對方法:
●不強迫孩子與他不熟悉的人接觸,一開始儘量不離開寶寶,讓寶寶很別人保持一定距離。
●等寶寶適應的時候,再慢慢讓寶寶融入。
●等寶寶習慣多出去,多與人交往之後,就不會害怕了。
6-8個月:愛亂扔東西
真相:鍛鍊手眼協調,並從中得到安全感
寶寶把東西扔出去,是需要同時用到手和眼的,所以為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而且在寶寶扔出去東西的時候,家人會撿回來,寶寶會等到一個因果關係,而且每次爸爸媽媽都會幫他撿回來,這會讓寶寶很有安全感,很信任爸爸媽媽,也會讓寶寶以後更有自信。
應對方法:
●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小筐子,讓寶寶把東西往裏面投,雖然一開始不行,但是做的多了,爸爸媽媽鼓勵的多了,寶寶就會越來越熟練。
●寶寶扔,爸爸媽媽撿,一定要多些耐心,這樣寶寶才能更滿足,並且更有自信心。
6-12個月:愛玩衞生紙
真相:手指更靈活了
尤其是抽紙,一張一張能全抽出來,一邊抽一邊呵呵樂的不行。
其實是寶寶手部精細作發育的一種表現。
他們已經可以手指取物了,並且為這種本領而高興。因為驚喜,所以樂此不疲。
浪費紙?
應對方法:
●家裏的紙藏好了;
●可以準備材質的廢紙,讓寶寶撕扯。注意不要讓寶寶誤食即可。
6-36個月:喜歡摟着東西睡覺或過度依賴某些物品
真相:缺乏安全感
如果寶媽給夠寶寶安全感,那麼寶寶是不需要依賴何種物品的。通常寶寶依賴的東西,其實就是媽媽的替代品。寶寶這不是戀物癖,只是單純的想要尋求安全感。在給夠安全感的情況下,3歲這種情況就會消失。
應對方法: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在孩子有需求時,及時給予回應和關注;
●不強制奪走寶寶依戀的物品,那樣只會讓寶寶更缺乏安全感;
●保持依賴的物品清潔,定期清洗。
7個月:使勁兒咬牙
真相:長牙
通常,大部分寶寶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長牙了。
出牙時牙齦難受,有的寶寶可能會咬被單等,以此來緩解牙齦的不適。
但當寶寶手裏沒東西時,寶寶可能就會自己上下牙齦使勁兒咬,看上去在發狠。
應對方法:
●準備一個牙膠,讓寶寶咬牙膠,可以在冰箱裏冰一下再給寶寶;
●沒有牙膠,乾淨的濕毛巾冰一下也可以;
●給寶寶準備磨牙餅乾,或者其他一些比較硬的水果(胡蘿蔔、蘋果),切成條,讓寶寶磨牙。
12-24個月:“辛勤”搬運工
真相:探索世界的能力齊活了。
寶寶開始滿地爬,屋裏亂走了,所以他們喜歡把東西搬來搬去,用自己的雙腳雙手來搬運物體,感受自己“改變”世界的這種掌控感。
應對方法:
●屋裏的電源插座要安裝上保護裝置,避免寶寶觸電;
●硬桌角、牆角用軟泡沫包好,避免寶寶摔倒磕到頭;
●指揮寶寶幫你拿東西並誇獎他,寶寶以後會更自信。
以上10個表現,就是容易造成寶媽們焦慮的“壞習慣”。但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壞習慣,全是寶寶發展的規律,爸爸媽媽也別太焦慮了,那樣反而有點“多管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