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哈佛大學實驗:為什麼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他就越要去做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健康

今天來説一個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兒: 為什麼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他就越要去做呢?

“不可以在牆上亂畫哦。”結果牆上、桌子上,都被一通塗鴉;

“不可以亂扔玩具哦。”結果客廳、餐廳、卧室……都被玩具佔據;

“不可以大聲喧譁哦。”結果孩子瘋了似的,一頓嚷嚷;

……

明明發出了“不可以”的信號,反覆告訴了很多次,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呢?

先來看一個實驗。

1987年,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納(Daniel Wegner)做了一個簡單的“遊戲”:

他把參與者分成2組。要求第一組在5分鐘內不能去想白熊,第二組的人可以想任何東西,包括白熊,並且兩組人每次出現白熊的念頭時都要按一次鈴,以此來測量他們想起白熊的次數。

結果,被告知不要想到白熊的人,按鈴的次數最多,這就是著名的“白熊實驗”。

這個實驗説明,當我們有意壓抑想法時,反而越容易想更多;越想忘記,反而“記得”越清楚。也就是説,只要對方傳達了“不可以”——否定的一面,接收信息的人總是會向相反的方向——肯定的一面去思考。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麼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麼事,孩子越想做了。

對於孩子來説,“不可以”比較抽象,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往往會忽視“不可以”這三個字,而去關注“不可以”後邊的動作。比如“不可以大聲喧譁”,孩子可能只接收並記住了“大聲喧譁”。

另外,根據《全腦教養法》中的理論:3歲以前的孩子,主要是由主管感性情緒的右腦控制,所以孩子情緒很強烈、敏感;但他們控制理性的左腦發育還不成熟,用“不可以xxx”講道理,可以説是一種無用行為。

很多時候家長的“不可以”不只是無用,甚至一味地説“不可以”“不要”,還會有很多危害。

01

激發孩子叛逆心理

當孩子正處在“可怕的2歲”叛逆期時,家長越説“ 不”,他就越要,總是要跟父母對着幹。

記得小新快3歲的時候很喜歡跳水坑,被爸爸制止了很多次“不要跳水坑,衣服會髒、會濕”,但小新並沒有做出改變,反而“變本加厲”,跳得更起勁兒了。後來聽我説“穿上雨鞋就可以跳水坑”後,情況才好一點。

02

導致孩子缺乏積極性

總是對孩子説“不可以”,孩子會喪失探索新事物的機會,久而久之可能會對很多事物缺乏積極性,容易順從別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動。

我家樓下有一個小女孩,媽媽把她保護得“特別好”:

怕她踢球被撞到,會説“不可以跟那麼多小夥伴踢球,會受傷”;

怕她被太陽曬,會説“不可以總去曬太陽,等太陽落山再出門”;

……

所以小姑娘每次出去玩都一個人訥訥的,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03

導致孩子的挫敗感

還有一種説“不可以”的情況,是孩子問“我可以做xxx嗎?”家長出於“為孩子好”的角度,會説“不可以”。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很難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自己沒有資格接受別人的幫助。

《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指出:限制是偽造的愛。家長一味和孩子説“不可以”,並沒有給孩子真正的愛,這種親子關係也不是良性的。

既然對孩子説“不可以”沒用,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呢?不妨試試以下這幾點。

1

不説否定句説肯定句

用“不要xxx”“不可以xxx”這樣的否定句和孩子説話,容易有一種指責、命令的意味,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就像我們小時候剛準備收拾自己的屋子,結果媽媽進來説了一句“別玩了,收拾下屋子”,就一點都不想收拾了一樣。

但用肯定句來説,就能減少這樣的誤解和情緒,孩子也會認同我們的説法。

比如文章開始的案例可以這樣説:

不可以在牆上亂畫哦——可以在紙上畫畫;

不可以亂扔玩具哦——記得幫玩具回家;

不可以大聲喧譁哦——可以給小嘴巴拉好“拉鍊”。

……

2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讓他自己做決定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嘮叨千遍萬遍,效果都沒有給孩子有限的選擇好。因為給了孩子選擇後,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在徵求自己的意見,自己受到了尊重,就會自願地去做一件事,這和被説“不可以xxx”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如果孩子馬上要睡覺了,他還要看電視。最好的做法不是“你不可以再看了,睡覺的時間到了”,而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睡覺的時間到了哦。”

“不,我想再看一會兒動畫片。”

“那你想再看5分鐘還是10分鐘呢?”

孩子思考之後,可能會説“10分鐘”。

這樣,是睡覺還是看電視的難題就解決了。孩子在這種做法的幫助下還會形成遵守時間的習慣,這樣無形中也給孩子立了規矩。

蒙台梭利説:“我們不認為一個學生,像啞巴一樣默不作聲或像癱瘓病人那樣一動不動就是守紀律。那樣的學生只是一個失去自我的人,而不能説是守紀律的人。只有當他變成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注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把他當成是一個守紀律的人。

用有限的選擇,替代大人的威脅和命令,孩子會感覺被尊重,從而少了一份來自父母的壓迫感,在父母的管教中,自然也願意配合。

3

父母做好榜樣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説:“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心上。”很多時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有段時間,小新爸成了家裏的“公敵”——

他讓小新看半小時手機就去讀書,結果自己一刷手機刷大半天;

他要求小新“不可以在馬路上亂跑”,結果自己帶娃闖了幾次紅燈;

……

最後終於在我和小新爺爺奶奶的譴責下改了雙標的毛病。小新看到爸爸的自律,也跟着做了起來。

所以,育兒一定要先育己,否則付出再多,可能都是無用的。

魯道夫·史坦納説:“ 教育孩子始於孩子讓我們為難的那一刻。”育兒過程中,孩子總會有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