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下次考班裏第一,爸爸獎勵你2000元”,你還在用金錢“利誘”孩子嗎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健康

通常來説,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獎勵與懲罰是兩種最有效的方法。我國家長的傳統就是對孩子很捨得花錢。

家長們普遍認為,對於孩子的金錢獎勵就是將原先無條件零錢和禮物轉換為獎勵的形式,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每一樣獲得的東西都是靠他的努力而來的。因此對於孩子的金錢獎勵,許多家長覺得無可厚非。

值得肯定的是,金錢教育確實能起到鼓舞教育的作用,但是它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網絡上有一則映射社會現實的視頻,視頻中的女孩是家裏面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哥哥。從小這個女孩就受到家裏人的各種疼愛。

在金錢上,媽媽對於女兒從來就沒有吝嗇過,金錢獎勵也是媽媽對於教育女兒的主要方法:幫家裏人買東西,媽媽會給"跑腿費";考試成績與排名有進步,媽媽會給金錢獎勵。

久而久之,這個女孩子眼裏,就只有錢的位置;無論做什麼事都好,女孩首先想的就是最後自己會獲得多少報酬。

甚至在女兒長大成人之後,媽媽生病住院了,女兒在身邊對親生母親的照顧本來是相應的本分,但是這個女孩卻對自己的哥哥伸手要"勞動費"。年老的母親目睹了眼裏只有錢的女兒所作所為,心裏懊悔不已。

這則視頻深深地刺痛了我們觀眾的心,在現實中,像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雖然平時家長對於孩子的金錢獎勵只是比較瑣碎的零錢,但是事實上,這對孩子的觀念影響十分之大。

家長習慣運用的金錢獎勵方法,究竟錯在了哪裏

1. 金錢獎勵會讓孩子變得現實和勢利

一方面,金錢獎勵會給孩子造成不成文的心理暗示,使孩子對於做好一件事的本身意義不明確,覺得"錢"是行事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金錢獎勵會讓孩子變得功利。

它"提示"孩子,有錢可以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於是"錢"就成為了孩子做事的動力,最終讓孩子缺乏主動做事情的意識。

2. 金錢獎勵易造成孩子奢侈浪費的習慣

孩子在成年之前,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是還沒成熟的。得到了錢之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懂得理智的、正當的使用這些錢。特別平時孩子大多數時候是在脱離家長的監督的環境下活動。

孩子在遊戲、絡和小商品等等外界環境的誘惑下,充滿好奇而又缺乏控制力的孩子如果手中有足夠數量的錢,就可能會造成不理智的消費。

古語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雖然説奢侈浪費並不見得是有錢造成的,但孩子的浪費習慣的造成擁有的金錢超過他們應有的支配額度,則是一個重要原因。

3. 金錢獎勵會讓孩子缺乏責任感,甚至變得自私自利

假若家長進行過度的金錢獎勵,在孩子眼裏這種獎勵就成為了習慣,讓孩子誤認為家長對自己的好是理所應當的。

其次,在家長的金錢獎勵之下,孩子會形成不斷索取的習慣,但卻不懂得回報父母。此外,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孩子只會將本分看作成一場交易,因而喪失責任感。

最後,在孩子金錢至上的理念形成之時,孩子就會變得自私自利,無論是面對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先衡量獲得的報酬是他們選擇付出的前提條件。

4.金錢獎勵的激勵作用是短暫的,並沒有長久效力

優秀的習慣不是簡單兩三天就能形成的,同樣學習也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不是一時的熱情和衝勁所能完成的。

與精神鼓勵和理想教育等方式相比,金錢獎勵產生的激勵作用是短期的,孩子得到獎勵的時候可能很高興,學習的勁頭很足;一旦錢用完了,孩子的熱情也相應退散。

甚至乎,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就很有可能表現出消極的情緒,甚至出現厭學的現象。獎勵制度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做一個善良勤勞的人而設立的,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單純地、迅速地完成目標而設立。

在這裏提醒大家,教育孩子沒有捷徑,金錢獎勵有利有弊;要培養一個品格優良的孩子,家長就不能僅僅是通過使用簡單粗暴的金錢獎勵方式來教育孩子。

今天話題就到這裏,各位家長對於獎勵孩子方面,有什麼比較有效的建議嗎?歡迎進行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