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做好這5點,也許比花錢補課更重要
文:超媽
從上週起,兒子所在的小學正式進入暑假階段。
放假第一天晚9點,我們一家三口散步回家,在電梯遇到小鈺一家。
只見7歲的小鈺穿着芭蕾舞服,趴在爸爸背上睡得很沉。
旁邊,小鈺媽媽左手拿着畫夾和水桶,右手提着書袋,手忙腳亂地掏着鑰匙。
一聊才知道,為了讓女兒多才多藝,爸媽為小鈺報了足足5門課外班:
週六早上畫畫、下午珠心算、晚上芭蕾舞;週日早上毛筆書法、下午電子琴。
不僅如此,他們還為小鈺安排了家庭教師,專門輔導暑假作業和預科學習......
現如今,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上心和重視。
其中有些家長,認為名校、名師、貴价班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是課外補習,就是被各種興趣班排得滿滿當當,孩子放暑假比上學更忙。
看似投入巨大,卻是家長在教育上做甩手掌櫃的自我安慰和感動罷了。
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很多事情必須父母親力親為;
老師可以教給孩子知識和技能,但習慣養成、品行修煉必須靠家庭教育。
而寒暑假,便是開展家庭教育的黃金時期。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陪伴孩子?對孩子施以教育呢?
1、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好或壞的行為,孩子都會悉數學來:
你勤勞,孩子就會勤快,你懈怠,孩子就會應付;
你堅持,孩子就會不懈,你得過且過,孩子就會不求上進。
要知道,對於認知還在形成、三觀還在構建的孩子來説,家長的舉動比説教更有力量。
所以,要想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家長首先要反思自身,有是否存在不良的行為示範?是否為孩子樹立正面榜樣?
2、給孩子高質陪伴
在不少家長看來,教育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輸入:
不論是知識、技能還是各種道理,輸入越多,孩子就能吸收越多,進而越優秀。
但其實,教育孩子並不只是單方向的灌輸,更要求家長多陪伴、親子多互動。
有研究表明,家長陪伴越多,孩子往往越有安全感,並在情感表達、嘗試新事物方面表現突出。
因此放暑假後,家長應多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成為孩子的觀眾、聆聽者。
3、耐心地引導孩子
孩子成績不佳,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得趕緊報班”“孩子不夠努力”。
其實,有時候孩子並非故意偷懶、不認真,而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邏輯思路。
如果一味增加學習強度,只會加深孩子的負擔,甚至可能導致厭學情緒。
這時,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學習情況,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耐心引導孩子改進。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獲得實質上的進步,才能做到學而有成。
4、培養孩子的習慣
同一個班級、同樣的內容,為什麼有的孩子考滿分,有的孩子不及格?
我們不難發現,成績好的孩子並非智商超羣,但一定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暑假期間,家長務必狠抓孩子的習慣養成:
學習上,監督孩子做到積極思考、自行檢查、總結歸納錯題、堅持閲讀;
生活上,督促孩子做到守時誠信、制定計劃、自己事自己做、勤做家務。
5、和孩子約法三章
一到放假,孩子待在家裏的時間變長,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增多。
數據顯示,寒暑假是孩子染上網癮、視力下降的高發期,也是成績發生較大波動的時間段。
為避免出現上述狀況,家長應就電子產品的使用問題和孩子約法三章:
嚴格規定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時長,且必須有大人在場,以便更好監督;
提前制定懲罰措施,對孩子的超時、違規行為作出處理,避免沉迷。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説:“好的家庭教育,比上重點學校更重要。”
家長要做的,是不缺席孩子的成長,不推卸教育的責任,不忽略言傳和身教。
所以從這個暑假開始,請給孩子更多的陪伴、示範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