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醫 | 孩子為啥總是那麼黏人?他在要一份肯定
黃黃今年3歲了,特別黏媽媽,吃喝玩樂都要媽媽陪伴,跟媽媽分開就哭。爸爸也想跟黃黃玩耍,但是黃黃就要媽媽,折騰的媽媽沒有一點自主的空間,感覺很是心累。黃黃究竟怎麼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專家於麗萍帶您揭開孩子黏人背後的真相。
孩子其實不是黏媽媽,而是在渴求安定的感覺
孩子出生後心理跟媽媽仍然是一體的,是共生的關係。隨着孩子逐漸地成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擺脱父母的束縛,獨自進行活動。但是有些孩子可能在度過第一叛逆期時出現了延遲的表現,也就是拒絕分離,而這種現象的外在表現就是黏人。但家長一定要清楚的是孩子不是黏媽媽,而是在渴求安定的感覺,這種安定的感覺會傳遞給孩子一種認知:媽媽跟我是一體的,我是被媽媽需要的,我是可以被愛的。
如果在0-3歲這個階段,各種因素打破了孩子內在的安定感會怎麼樣?孩子形成一種原始自我認知:我是不被喜歡的,我是被拋棄的。這種被拋棄感會一直伴隨着孩子,進而會導致孩子的自卑感及無助感,久而久之,這些感覺會逐漸讓孩子成為心理問題的高危羣體。
孩子“黏”媽媽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嗎?心理學家實驗告訴你答案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幼兒一出生便開始學習與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人建立聯結。媽媽不僅滿足其生存需要,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
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的“恆河猴實驗”,對於父母養育孩子有着重要的啓示——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滿足生理需要的層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的存在,並能從他們那裏得到安全感。孩子是如此渴望與母親的聯結,就像3歲黃黃那樣,難以接受與母親的分離。黃黃的黏人其實本質上是渴望母親的存在帶給他安定的感覺。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建立未來的親密關係
親密力即發展和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包括戀愛中的親密關係,也包括朋友之間的親密關係,師生之間的親密關係等,愛情是一種最常見的親密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指出,孩子早年與父母所建立的親密關係,其實是孩子未來愛情的模板。
於麗萍指出,孩子與所有親密對象互動的能力與模式,都是從早年與父母的親子互動過程中學來的。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未來擁有親密的愛情和友情,那就抓住孩子0-3歲的機會,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下點功夫吧。
親密力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吸引性,即雙方相互吸引的傾向;另一種是排斥性,即雙方排斥對方的表現,心理學還稱為“界限感”。我們所説的黏人就是孩子的吸引性對上了媽媽的排斥性,矛盾隨之而來。這是很好的機會,家長可以利用處理孩子的黏人情況,來達到訓練孩子親密力的目的。
孩子黏人的模式有三種: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三種類型的依戀並無好壞之分,也不是父母做錯了才出現這些不安型的依戀,可能更多是受到基因遺傳的先天影響。我們的父母都需要時刻謹記:互動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對於孩子行為的回應,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你自己的情緒穩定,才能帶給孩子更安定的感覺。
四種常用的訓練方法,讓孩子獨立不粘人
第一招:接納並回應孩子的感受。
對於孩子的黏人,父母要做出積極的反饋。
第二招:只滿足一半,跟孩子進行博弈。
對於孩子的要求給與有限的滿足,可以先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溝通。
第三招:增加孩子與爸爸的互動,把黏性轉移。
父親的參與對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第四招:鼓勵孩子變得越來越獨立自主。
建立“獨立筆記本”,對於孩子表現獨立自主的的時候添加小旗,累計到一定數目,給與孩子實物獎勵或滿足孩子一個願望。
現在知道孩子黏人的真相後,父母一定要做到高質量地陪伴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