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四教授齊聚沅陵縣盤古鄉楊溪村考察並授“瓦鄉文化”牌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休閒

四教授深入楊溪快樂考察中。

教授們與溪水盡情對話。

兩教授給村授市級瓦鄉文化牌。

兩教授給村授省級瓦鄉文化牌。

楊溪的形象宣傳徽標。

楊溪村隸屬沅陵縣盤古鄉,山水秀麗,歷史悠久。該村地處我國中西部茶馬木商古道水陸咽喉節點,是古代屯兵重地,其內有古代軍屯城遺址和“古長城”等軍事要塞;民間盛傳盤古、盤瓠等神話傳説;村民講瓦鄉話,巫風儺韻濃郁,其一搶、二爭、三要、四偷及哭嫁等習俗令人倍感獨特,加上跳香盛會等,文化積澱厚重,資源豐富多樣;為軍屯古城、古驛站、古碼頭、古瓦鄉人聚落的四古名村。

四古名村的魅力,使教授們忘記了旅途疲勞,剛進沅陵盤古鄉就馬不停蹄考察楊溪。此溪發源於筲箕灣鎮天河池,流經有名的金華山,過三眼橋進入楊溪村,奔入沅江。進入該村境內的溪流成峽谷型,溪兩邊植被明顯發生了變化,由雜木變成了連片的紫藤,達120多畝,因紫藤與情緣有關,故村民俗稱這一段為“情緣谷”,溪邊有一條全石板鋪成的古驛道,寬0.8米至1.4米,連通楊溪的古軍屯城,此道既是一條古代的軍事通道,又是一條茶馬古商道,教授走在古道上,反覆感覺有千軍萬馬通過 ,時而又聽到商貿馬班行進。當大家得知該村計劃在溪的東側修條旅遊公路,西側還原古驛道成2.5米的休閒道,並開發漂流項目時,都認為想法不錯,並建議沿溪設立情、緣、樂三個文化版塊,將相關的詩文用書法固化溪兩岸的大石塊上,以提升“情緣谷”的文化底藴。

在教授們的精心指導下,產業開發開始探索,並初見端倪。按王文明教授的話説:“在鄉村振興中,擬選‘互聯網 ’的模式,突出瓦鄉文化特色,使瓦鄉文化賦能楊溪產業,走文旅融合休閒康養大農產業聚集發展之路,採取主體聯合、資源整合、產業聚集、多方籌資、廣攬人才、亮化景觀、夯實基礎等戰略措施,全員參與聚集產業,眾志成城鑄造品牌,快速推進,不斷提升,儘快建成生態休閒康養旅遊勝地和‘產業聚集興旺、生態秀麗宜居、鄉風純樸文明、村組治理高效、生活富裕幸福’的瓦鄉新村。”

誠然“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楊溪村為了走文化興村戰略,加強文化建設,打造出一個文化品牌,已結合實際專門為楊溪“瓦鄉“設計了一個“文化符號“,此形象宣傳徽標至少表達了十層意思:

一、是一個藝術化的“瓦”字,説明楊溪聚居的是一羣神秘且樸實的“瓦鄉人”(村民在生產、生活中,以一種“鄉話”交流。外人聽他們“咿、嚕、哇、啦……”有板有眼卻不知其所云。有人稱其為“鳥語”,也有稱“獸語”。這種世上最原始、最神秘的古老語言,沒有文字,祖祖輩輩靠言傳口授保留下來)。

二、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將瓦字設計成一個眼睛,寓意楊溪將用心與世界溝通,交流,共同促進鄉村振興事業。

三、尾巴設計成一個飄帶形,有向上飛的感覺,寓意楊溪將藉助黨的鄉村振興政策開啓騰飛式發展。

四、眼睛設計向前看,是希望楊溪在黨的領導下,在不斷創新中向前發展,時刻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五、眼睛很大,設計成歡快的、期待的眼型,寓意:歡迎領導、專家教授來楊溪指導,歡迎全國各地遊客來楊溪觀光,期待楊溪越來越美!村民生活越來越幸福!

六、符號中隱含一個520(我愛你),這與將要開發的“情緣俗”漂流相呼應,同時也向世人傳達一個美好的祝福,祝福世界充滿“愛”,傳遞“愛”,祝福我們的生活充滿“愛”!

七、眼睛上的眉毛設計成龍頭的形式,表示“古長城”,保護着下面的眼睛,

八、眉毛下的眼睛代表 “屯兵古城”,其中左邊整體設計成一個完整的“龍”。

九、最下面的尾巴,代表連通屯兵古城,連接楊溪村的古驛道。

十、盤古鄉得名於楊溪不遠處的“盤古洞”,所以徽標也是盤古時期的一個原始展現,展示盤古處在“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徽標上面的眉毛代表天,下面的橢圓盤代表地,天地之間因混沌不清好似相連着,中間的黑圓孔代表“盤古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