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他是二十世紀巨大的文化現象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休閒

今天是金庸先生的忌日。一轉眼,他告別這個世界已經整整兩年。

金庸研究者嚴曉星説,,據我所知,在2018年10月30號那天晚上,很多朋友失聲痛哭,因為他們覺得金庸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他會影響我們如何交朋友,如何談戀愛,如何對待正義,如何對待公正。

金庸離去後的兩年裏,香港、大陸、全世界,發生了好多好多事。有時候,我們真想問問泉下的金大俠,這些事,你怎麼看?金庸去世了,可他從沒有離開我們內心的江湖。

獻給世界華人的全維度“金庸大賞”

他是兩岸三地領導人都推崇的文壇國士

他是馬雲、雷軍、張小龍都崇拜的武林盟主

他的作品是真正“現象級”的文化景觀

四十載苦心研究

千萬字著作精華

這一次,我們帶你用另一種方式

重讀金庸作品

追憶江湖歲月

致敬俠之大者

致敬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曾經有人問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嚴鋒教授,金庸與餘華、陳忠實、莫言這些“純文學”作家相比,究竟處在哪一個層次上呢?

嚴鋒説:一句話,我認為金庸比那些作家毫不遜色,各有所長。

嚴鋒説:

通常把金庸的武俠小説歸入俗文學,把餘華他們的作品歸入純文學。純文學總是被認為高一等,在中國尤其如此。在古代,詩被認為是文學的正宗,小説根本就不入流。到了五四以後,以現實主義為代表的新文學被認為是正宗,像鴛鴦蝴蝶派和武俠小説就被認為不入流。這樣的觀點在今天還很有市場,但卻是有問題的。這種人為劃界的文學觀念已經過時了。

對金庸的一個批評是他的作品沒有思想性,即使有也是陳腐的思想。比如王朔就認為金庸筆下的那些大俠都是罪犯,不講法律,為了個人的恩怨打打殺殺,境界很低嘛。這麼説就沒意思了,如果要談法律,那古今名著中的一大半人都要被抓起來。

文學不是法律,文學要創造的是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裏,你可以充分實現在這個世界裏無法實現的夢想,金戈鐵馬,快意恩仇。——如果你承認文學的這個另類幻想空間的定義,那金庸就幹得太棒了,甚至可以説,他填補了中國文學的一個空白。

你也許會説,我們不也有很多神話幻想嗎?《山海經》,《封神演義》,《西遊記》等等。是的,那些都很棒,但是有一個缺陷,就是中國傳統的幻想文學具有零散化的特點,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比如《西遊記》,基本上就是一個旅行打怪的模式,妖怪們都大同小異。

但金庸就不同了。不説《天龍八部》這樣的史詩鉅著,哪怕是《雪山飛狐》這樣的小品,裏面的情節和人物關係都非常複雜,非常有機,各種恩怨情仇,愛恨糾結,前因後果,選擇宿命。我看金庸,其實遠遠超越江湖情仇,悲天憫人,常常有一種希臘悲劇的感覺。

電視劇《神鵰俠侶》劇照

再説思想。其實金庸的作品很有思想。他的許多作品裏的人物都有“我是誰”的天問,他們旅途,就是一個自我發現,自我成長,包括幻滅的過程。這在中國傳統小説裏幾乎沒有,在中國現代小説中也不多見。再比如對個人崇拜的批判,在那個年代,誰比金庸更深刻,更生動,更入骨?

文學是人學,金庸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是為中國文學留下了眾多令人難忘的形象。蕭峯的豪情,段譽的憨萌,令狐沖的苦逼,程靈素的深情,黃蓉的精靈,韋小寶的無賴。我再反問以下,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你們記得多少其他作家筆下人物?有多少會在你們心間留下長久的印象?

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劇照

早在1994年的時候,一直以出版精英文學聞名於世的三聯書店,就鄭重推出了《金庸作品集》,在學術圈引起了轟動

生活 · 讀書 · 新知經典版《金庸作品集》

與此同時,在北京大學的課堂上,還有教授將金庸筆下的韋小寶與魯迅筆下的阿Q放在一起討論;湯哲聲教授則説:“武俠小説之中雖有人注意到寫人情和人性,但確立以寫人為中心並寫得如此精彩,金庸是第一人。”

各界針對金庸武俠小説的研究,多到不可勝數,然而,金庸自己卻説:

除馮其庸、嚴家炎、陳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認真其事,我深為拜嘉之外,其餘的點評大都與作者原意相去甚遠。

左起:馮其庸、嚴家炎、陳墨

金庸提到的陳墨,是所有金庸迷都不能錯過的一位學者。

他與金庸有着長達二十多年的深入接觸和交流。上世紀九十年代,金庸讀到陳墨撰寫的文章《1959年金庸小説變革和金庸人生的一個重大關鍵》,甚為讚賞,親自請陳墨為他寫傳記,二人就此訂交,確定情誼。

再後來,陳墨更是成了金庸小説出版的協助者之一,當時金庸的《神鵰俠侶》新修版已經開始印刷,所有人都很滿意,只有陳墨提出了十萬字的修改建議。面對這麼大的修改幅度,金庸不但沒有不悦,反而是果斷採納,立刻打了一通電話給工廠,讓工廠暫停印刷,專門等待。自己也投入修改工作,對着陳墨髮來的郵件仔細修改了兩個月。這之後,金庸每修改一部小説,都要發一個樣本給陳墨看看,收到陳墨的郵件之後,才能最終定稿。

金庸在信札中屢屢提到陳墨

在出版多本專著之後,陳墨仍覺得金庸小説的文學價值仍未充分挖掘出來,為此,他又精心打磨了這樣一門音頻課程:《和陳墨一起讀金庸——帶你看懂真正的江湖》,在裏面揉入了自己三十四載研究的精華。在這門課裏,你會看到真實的金庸、宏大的江湖。

不管你讀沒讀過原著,看沒看過改編的影視劇,你都能跟着陳墨老師的聲音,走進那個“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江湖世界。

掃碼即可訂閲

課程亮點

深度解讀十五部小説

展現風格迥異的多面江湖

從第三部小説《射鵰英雄傳》開始,金庸就奠定了他在武俠小説領域的權威地位。但是,他沒有就此固定自己的創作程式,也沒有因循守舊,而是一邊思考,一邊嘗試新的實驗,因此就有了連續數十年的一次次創作高潮。

這十五部作品,每一部風格都不一樣,裏面所着墨的江湖更是迥然不同。不誇張地説,在瞭解金庸小説的過程中,這十五部,缺一不可。對這十五部小説,陳墨老師都進行了詳細解析。

比如,他分析《射鵰英雄傳》 ,之所以能讓金庸“封神”,關鍵是因為它在武俠小説歷史上有突破性的意義:

在《碧血劍》當中,他其實已經寫到了主人公從小到大的一段經歷,但是他並沒有把這段經歷作為一個真正的重點,到了《射鵰英雄傳》的時候,就把主人公郭靖的這樣一個成長、成才和成功的經歷作為他真正書寫的重點,並且一反過去故事帶動人物的創作方法,改變為人物帶動故事。

簡單的説法就是他把西方的成長小説引入了武俠小説創作當中,這個是在過去的武俠小説作家當中從來不敢嘗試的。因為一個武俠小説,大家都以為一定要開頭是打、中間是打、結尾還是打,一定要充滿着打鬥的場景,不太可能去寫一個亂世當中的孤兒成長的一個故事。

比如,他分析《笑傲江湖》則是一個與權謀密切掛鈎的幫派式江湖,在這裏每個人都是不自由的。偌大天地,一個人想要獲得個人的自由,為何會這麼艱難?

“竹林七賢”的阮籍、嵇康、劉伶這樣一些人,是中國歷史上個體生命意識覺醒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自由主義者,他們不願意從政,也不願意去跟政府官員打交道。但嵇康他更特殊,他跟曹魏有姻親關係,當司馬氏的晉朝篡奪了曹家政權以後,他不願意跟司馬氏打交道,寧願自己去打鐵、去做工,自己去謀生,最後還是被殺了。

他是最早為自由而獻身的一個人,也就是説,從《廣陵散》到《笑傲江湖之曲》,都是自由精神主題的這樣一個樂曲,而劉正風和曲洋被嵩山派派人打傷,去世之前他們把曲譜又交給了令狐沖,希望令狐沖能夠代他們找着傳人,結果最終令狐沖和任盈盈二人成了這一首樂曲的傳人,實際上也是成了自由精神的傳人。

比如,他分析《天龍八部》,就又是一個新的江湖了:一個人被逼迫成“非人”的苦難世界。金庸在創作背後其實是有一個隱秘的心路歷程:“1962年是金庸的心境非常鬱悶的時候,他在思索人間苦難的來由,這對金庸先生一生都是一個重大的思想時刻。”《天龍八部》中的每一個人物,喬峯、阿朱、阿紫、遊坦之、虛竹......都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為什麼好端端的人會被逼迫成“非人”,人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解脱?

“天龍八部”是一個佛教的概念,指的是天神、龍神、夜叉、乾闥婆等等八種非人的神道精怪。總而言之它的關鍵詞是非人。它一共是五卷,第一卷當中寫大理國故事的時候,我們其實影影綽綽能夠看見誰像天神、誰像龍神、誰像夜叉,誰像乾闥婆。包括段正淳的那些情人們,甘寶寶、木紅棉、王夫人都各像《天龍八部》的某一個神。

但是後來寫着寫着,隨着它篇幅的擴大,作者境界的提升,他刪除了自己最初的構想,就把自己最初具體影射誰是天神的一些想法推翻,以《天龍八部》當中的神魔精怪象徵書中的所有人或者絕大部分人。除了三個主人公之外,其實這個書當中所有的人都是“天龍八部”。

剖析20餘位關鍵人物

進入人物心底深處

如果只是從整部小説的角度來切入,講得再細,還是會有照顧不到的細節和到不了的深度,為此,老師更進一步,精心挑選出十五部小説裏面的20餘位關鍵人物,為我們展開濃墨重彩的解説。

1、跳出碎片式閲讀,建立完整的人物觀

不少人提到小説人物的時候,只能説出人物的某個性格特點,譬如説黃蓉靈動活潑,令狐沖瀟灑不羈,阿紫讓人痛恨,卻又同情......又或者是説出這個人物的某段經歷與自己相似,但這些無一例外都是片段式的印象。在陳墨老師的解讀裏,你會跳出之前片段式閲讀的侷限性,學會結合全書的主題,來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2、結合現代的視角,發掘更大的內心世界

講《天龍八部》裏的康敏,他會插入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從她童年時期的“花衣服情結”開始説起;講《笑傲江湖》裏的令狐沖時,他會讚揚令狐沖的“自由人”精神,但他也會讓我們看到令狐沖的侷限性,“是一個天生的自由人,而不是一個自由的思想者”。

在課程中,陳墨老師不僅會帶着你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還會透過文本分析他們的潛意識,在讀懂他們、拆解他們、悲憫他們的過程中,你將得到的不僅是更高明的識人之術,還有一份臨鏡自照、反省自我的珍貴經歷。

3、結合金庸生平經歷達到“知人論世”的境界

金庸在人生不同階段寫出來的作品各有不同。主講人會帶你去發現,就算是武林盟主金庸,也有文筆稚嫩的時候,甚至還有失敗的實驗作品。不吹捧,不掩飾,帶你瞭解金庸完整、複雜的創作歷程。

站到金庸身邊

讀懂他的創作心路

陳墨老師會為你整體揭示金庸的九十四載人生經歷,同時結合金庸的心路歷程和思考狀況,帶你深入瞭解金庸和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