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井陘龍窩村,摩崖石刻別有洞天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休閒

險峻太行山,茫茫八百里,每一個角落都沉澱着千年歷史文化。正如古語所云:“按太行山而北去,不知山所限極處,亦如東海不知所窮盡也”,雄渾博大的太行山,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神奇,太多神秘。

太行自古有八個陘口,稱之為太行八陘。河北井陘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自古以來就是通衢要衝,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作為千年古縣,井陘文物古蹟甚多,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龍窩寺,曾經的古邑名勝

沿307國道一路西行,在井陘縣城微水西南25公里、天長古城西10公里處,有一個小龍窩村。這個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村子,有碑記載的歷史已有900餘年,因地處九龍簇擁之地故得名“龍窩”。小龍窩雖深處太行深山區,交通卻十分便利,307國道從村中穿過,將村莊分成新、舊兩區。沿此道路出小龍窩村再往西不遠,就會看到道路右側凸顯出一片空地,左側山崖石壁上鑲嵌着高高低低的石窟,一些大大小小的石雕造像或立或坐於其內--如果不注意,很可能與此失之交臂!這裏,就是井陘龍窩寺石窟。

顧名思義,龍窩寺石窟自然屬於龍窩寺。如今,石窟頂端仍可清晰地看到當年寺廟之頂嵌入石頭的痕跡。在歷史的滄桑鉅變中,龍窩寺早已蕩然無存,惟餘崖壁上的摩崖石刻,見證着古寺過往。

龍窩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據清雍正《井陘縣誌》記載:“龍窩,在縣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樓台,頗為可觀。傳神龍斷路,貨郎仗劍斬之。至隆慶間,大雨衝出枯骨一窖,約數百斤許。”民國二十年脱稿的《井陘縣誌料》,記載得更為詳細:“龍窩寺在縣治(天長古城)西南二十里小龍窩鄉西,大龍窩鄉東。寺周羣山環列,石壁嶙峋。古柏紛攢石罅中,旁生側出,儼若虯龍,蒼翠蓯蘢,饒有奇趣。寺址位於山之東北麓,東西兩端各建石閣一,中間為燕晉往來之驛路。”由此可見,原龍窩寺規模宏大壯觀,寺前西南、東北兩端各建有一座樓閣,樓閣之下即為燕晉往來大道。寺廟建於兩閣間古道西臨石崖處,舊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築,是昔日井陘古邑的名勝之一。

一座較有特色的小型石窟

龍窩寺摩崖石刻分佈於寺之西與東北山崖上,分為石雕佛像與石刻題記兩部分。佛像部分位於石崖石壁中部、高出今路面數米。佛像均雕於崖上長方形弧頂石龕中,大小共47尊。石龕共有十四個,大小不一。大者高一米有餘,小者高約0.30米左右。佛像均以高浮雕形式雕刻而成。中部有較大型石龕五個,上下錯落排列,其中四個石龕內雕刻佛像各一,另一個石龕內雕刻菩薩像。四尊佛像均為結跏趺坐式,坐於蓮花座上。佛像面部端莊慈祥,衣着樸實無華。其身披貼身薄袈裟,袒胸露肩。而左上部較大的石龕中,菩薩造像頭戴寶冠,身披袈裟,左腿盤曲、左手扶地,右腿蹺起、右臂伸直搭於右膝上,無疑是此摩崖石窟中的佼佼者。

由於龍窩寺石窟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人們只能通過石雕造型、工藝以及巖壁上的題刻,來判斷其年代。有學者認為,龍窩寺石窟內一腿蹺起、手措於膝的菩薩造像,多為宋代所建造。如陝西延安清涼山宋元豐年間石雕菩薩像以及井陘七獅村千佛洞石雕菩薩像均為此類雕刻。依此,龍窩寺石窟的開鑿年代暫定為宋代早中期或唐晚期。

北宋初年,宋真宗即位後在全國範圍內廣修寺廟,井陘顯聖寺與其北玉峯山摩崖即為宋真宗大中祥符間修建開鑿的。從今天龍窩寺殘存遺蹟看,石佛所在石崖應與玉峯山摩崖一樣,現在仍可看出石壁上鑿出的尖形屋頂痕跡以及固定木檁的圓形石洞。依遺蹟看,應是開鑿石窟造像在先,建造大殿在後。即建殿時在造像上部鑿出圓洞及屋頂形狀,而後在其上搭建木結構屋頂,然後再將崖上之石佛罩於大殿之內。這種做法,一來可以利用石造像作為殿中部分佛像,二來可以起到保護佛像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另外,在摩崖的西北下方,還有一處較大型石龕,石龕內有小型淺浮雕坐佛像 32 尊。不過,這一石窟雕刻水平比較一般,有專家認為屬宋以後 ( 金代 ) 所雕。龍窩寺石窟摩崖造像,規模及雕刻藝術水平雖然不能與一些著名石窟相比,卻呈現出一定的時代特徵與地方風格,堪稱石家莊地區一座較有特色的小型石窟。

龍窩寺石窟摩崖造像。

回味無窮的明、清題刻

井陘龍窩石窟寺,不僅有石窟造像,數量眾多的古代名人題刻,也是龍窩寺的重要文化遺物。由於龍窩寺地處古驛道畔,歷朝歷代的古人往來於此多有題詠並有刻於壁上者。如今,石窟東北石壁上尚存有明、清兩朝名人題刻數幀。如明嘉靖間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河北藁城人石缶(1464-1528年),就曾題有“游龍窩寺”七絕一首:“石磴嵯峨偶一登,塵埃身到白雲層。萬山舒盡平生眼,欲把閒心付老僧”。明崇禎間曾任遼東總督兼巡撫的河南範志完題有“柏詹石壁”四大字,每字 45 釐米見方,其下有小字:“井陘之龍窩鋪,三山壁立,高可萬仞;中有古梧十餘株,出自山隙,宛若花蓋。不知何代琢成石佛數尊。完過而奇之,遂題其上曰: ‘柏蘑石壁’,並贅一偈,以志不朽雲:‘石上無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風謾謖兮柏青,水諶諶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燈營營。’”明崇禎年間李棲鵬的題句“千山積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開。相厝何壯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塵心頓作灰”,可謂概括了龍窩寺“千山積翠合,半壁出香台”的景觀特色。

清康熙年間範可銓題七律一首:“龍窩偏佔碧山何,王事馳驅喜再過。谷口雲封行處斷,山前花落坐來多。靈寓共聽生公法,香草高棲燕子窩。暫供煙霞消暑處,夜眠長喝緊芝歌。”詩句後面又有小字:“庚午之秋,予奉使抵郡。道經龍窩,少為憩息。見夫名山古剎,木喬蒼煙:極天威之靈秀焉。低徊久之,復有住持寶山禪師者,從而指溯之。因賦此以志曠觀,兼啓名賢之珠玉雲”。龍作為國人心中的一種特殊情結,幾乎是人人敬而諱之。但是,龍窩寺現存的名人石刻中,卻有一位清朝人作了一首與龍相關的詩:“龍窩寺底老龍眠,龍洞深藏別有天。但願興雲作甘雨,莫教餘怒決平川”--詩作者祁雋藻,山西壽陽人,歷任軍機大臣,左都御史、諸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親赴福建籌辦海防,查禁鴉片。咸豐帝即位,更得重用,自請辭官。同治元年(1862),教習同治帝讀書,有“三代帝王師”之稱。

有一位清咸豐年間署名“勝保”的人,題書“畿陲靈境”四大字,每字也 45 釐米見方,其下也有小字數行,前為絕句三首:“昔年仗鉞此經過,今日重來訪曲阿。多少青山應識我,峯峯相對聳煙螺。”“幾家茅舍緣蔭濃,打麥聲聲水碓舂。立馬高崗西望處,夕陽不斷萬山重。”“白雲層層出深山,依舊青山雲不還。底事無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間。”以上三首詩後又有小字:“咸豐乙卯,重過井陘。小憩龍窩寺。因書‘畿陲靈境’四字,井道中口占三絕於壁,以志鴻泥。時汪君鳴和宰是邑,為餘同僚舊友。遂為摩勒上石,不值一哂云爾。克齋又識。”從“昔年仗鉞此經過”一句判斷,這位“勝保”應該就是那位曾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都統等職,被世人戲稱為“敗保”的晚晴大將軍。

曾經香火繁盛的龍窩寺,給了文人墨客無限遐想,留下這些珍貴題詠。品讀這些名人題詠,但覺詞句清麗含義雋永,令人回味無窮。它們不但書法及文學價值比較高,也為研究井陘乃至河北的雕刻藝術、佛教藝術以及古驛道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

遊井陘龍窩寺石窟,觀賞石窟造像,品讀古人題刻詠句,進而由“窟”及“寺”追溯歷史,這樣獲得的認知才是完整的。

文/圖 礫華

作者簡介:礫華 本名李立華,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長期從事文博宣傳工作,多年致力於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著有散文隨筆集《閒心閒悟》、文物詩畫《夢幻的藝術》等。

編輯 蓓蓓 責編 卡卡

石家莊日報全媒體資訊熱線

-- 96399 --

傾聽大眾聲音 發佈權威信息

架起媒體與用户溝通的橋樑

作者/來源:燕趙晚報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