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被稱為“長江第一古鎮”,歷史近1500年,曾是中國的精神文化堡壘!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休閒

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誕育了獨特的古鎮文化。如果説江南古鎮是“小橋流水人家”的集大成者,那麼川西的古鎮則是多了幾分文化的傳承。今天我們要説的李莊古鎮,雖然名字樸實低調,但卻是一個古老滄桑,訴説着抗戰風雲,傳承着中國民族精神的小鎮。


李莊古鎮位於宜賓東郊長江南岸,被羣山環抱,像一個聚寶盆,將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統統收納其中;有着近1500年的建鎮史,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之稱。李莊是屹立於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依長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峯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


俗話説“東有江蘇崑山的周莊,西有四川宜賓的李莊”。如果説周莊的特色是“:江南春雨杏花,水鄉小橋人家”;那麼李莊的特色就是“:傳承文化有功績,工藝四絕堪稱奇”。


李莊古鎮的風格,顯然迥異於柔情似水的江南古鎮。古樸粗礪的李莊古鎮至今完整保存着18條明清街巷,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兩側錯落有致的分佈着清代古民居。李莊古鎮的街道中最有名的是 “席子巷”,這條小巷長60米,寬不過2.5米。整條街的建築似乎都是鱗次櫛比的木質建築,酒肆茶樓等商鋪林立,繁華熱鬧。抬頭仰望天空都變得很窄,所以席子巷被稱作“一線天” 。


古鎮不大,但因一邊是長江,便顯得開闊。雕花門窗,風火山牆等等都代表着川南民居特色。民居、廟宇、宮殿、祠堂等組成了古鎮龐大的古建築羣落,素有“九宮十八廟”之稱。明代的慧光寺、東嶽廟、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宮、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史古鎮內保存較好的歷史遺存。


第一次去李莊遊玩的人,總是還未到古鎮,就被古鎮南面2.5公里處石牛山上的旋螺殿深深吸引。旋螺殿建於明萬曆年間,殿內曾供祀文昌帝君。高25米,呈八角形造型優美,穹頂圖案也美輪美奐,是古鎮的“四絕”之一。旋螺殿在古建樑柱結構方面的輩分很高,堪稱國寶。四十年代,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莫宗江曾對殿進行考察,在《中國營造學社》七卷一期上,撰文稱該建築“樑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世之作”。



抗戰期間,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10餘家高等學府、科研機構遷駐李莊。可以説李莊是二戰時期中國的精神文化堡壘,現在都保留了極多當時學子遺留的痕跡。包括世界級大師梁思成、林微因、傅斯年、李濟、童作賓、梁思永、童第周等大批學子云集李莊,形成了李莊獨特的抗站內遷文化。



至今都有不少遊客專門為了尋找當年梁林兩位先生的足跡,特意拜訪古鎮內曾是梁.林舊居的營造學社舊址。這是一座清代晚期四合院式民居建築,環境清幽,翠竹掩映。兩位前輩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編寫了11萬字的《中國建築史》,讓我們後人心懷敬仰。梁林兩位前輩在李莊考察時,就曾將這裏的張家祠百鶴窗、文昌宮、奎星閣、禹王廟九龍碑並稱為“李莊四絕”


李莊的和平,正是前方戰士換來的後方之安寧。除了學習、工作,美食無疑是最給人安慰的。古鎮的特產以三白為主,白糕,白酒,白肉。尤其是白肉,常常讓很多李莊在外的遊子魂牽夢繞。李莊白肉刀工了得,肥瘦相間,厚薄可只有一毫米,肉片照得見人影,用筷子夾起,一裏一蘸,蒜泥的香,醬油的鮮,肉片的嫩,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難以形容的美味。


平日裏,李莊的老街都十分靜謐清閒,只有三兩婦女、老人和孩子坐在石階上靜靜地玩耍,這裏也李莊古街巷的代表性景緻。現在李莊古鎮正在修繕改造中,希望此次工程能儘可能保留古鎮的原始生活氣息,讓我們看到一個全新又古老的李莊古鎮。


地址: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

交通:成都五桂橋汽車站有車發往宜賓,再從宜賓乘車到李莊即可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