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牢記3吃3做4不做,尊重老傳統,照着做多添喜氣福氣
春節倡導就地過年,你在哪裏,年就在哪裏,家人一起團聚在哪裏,哪裏就是年。即使是就地過年,我們也並不是失去了親情,失去了春節。只要我們心裏有愛,就能夠感受到。今年的春節出現了很多比較奇怪的現象,人未歸、年貨到,網購拜年成了新年俗。95後首次獨自掌勺,催生半成品、一人食走紅。南北朋友圍坐,餃子、年糕不吵了,多年的南北口味之爭終於和解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春節至今有很多習俗,我們依然遵守着,民間諺語説: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麪。
大年初四也有着很多的習俗,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供奉財神爺的人們,這一天要燒香磕頭拜財神爺。還有傳説這一天灶王爺要在這一天來查户口,所以這一天不宜出遠門。大年初四也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大家會進行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籮,扔籮筐等活動。大年初四牢記3吃3做2不做,尊重老傳統,照着做多添喜氣福氣
我們首先來説三吃,分別是吃折籮、 烙餅卷雞蛋、 吃粉。
“折籮”北京方言,也作“合菜”。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折籮”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的一個特有名詞。”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捨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初四吃折籮就是把過年的期間吃剩下的飯菜倒在一起,做成一鍋燴菜,這樣也不浪費,這一鍋燴菜就叫折籮菜。
吃烙餅卷雞蛋,有民俗:“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卷雞蛋”,外酥內軟的大餅,從中間的分層掀開,加入噴香的葱花攤雞蛋,口重的再來點香辣豆豉醬,輕輕捲起,一口下去······你就知道什麼是幸福的感覺了~如果烙餅和炒雞蛋都算作1的話,那他們兩個組成的CP,絕對是1+1>2的存在。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比較大,初四這天也有的地方吃粉,海南粉是定安人過年必吃的東西,又細又長的粉代表老人新年更長壽更健康,年輕人事業更進一步。南米北面我國南北方bai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麪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
其次我們來説説三做: 迎灶神、接五路財神,掃窮“扔窮”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説,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大年初四這一天將過年剩餘的年菜全部煮來吃得乾乾淨淨,這其中有着“窮”的意思,這也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不浪費一粒糧食。扔窮也包括將新年期間積累下來的垃圾,全部集中起來放到庭院中,預備“扔窮”,寓意趕跑窮神,把窮氣清理出去。北方有些農村風俗,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裏去,代表一年家裏無火災。
最後我們來説説四不做:喪家忌拜年、忌摔壞東西、忌出遠門、不要動針線。
喪家忌拜年,家有喪事或者是在三年服喪期間,過年大型的娛樂活動就要取消了。一定要記住不能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是儘量在春節期間不去串門。
忌摔壞東西,正月初四這天是不能將東西摔壞的,人們常常覺得正月初四這時候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預兆。民間風俗認為摔壞東西,新的一年裏會運勢不好。
忌出遠門,正月初四這天,灶王爺要點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裏,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遠出。
不要動針線,大年初四這一天是不能做針線活的,而且一定不可以用針線縫縫補補,寓意不吉利。人們常説,一團亂麻;還説剪不斷、理還亂。而針和剪刀又是利器,大年下的,如果扎到、傷到自然不好。
我是一位專注於家常美食的80後二胎寶媽,用最簡單普通的食材,做出最健康美味的家常美食菜餚。喜歡麗江美食的朋友,趕快點贊關注並收藏起來學着做吧!如果您不知道三餐做什麼,吃什麼,或者給孩子做什麼零食,就過來看看我分享的家常美食吧,從這裏你可以找到靈感哦。您的點贊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