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九色甘南】轉經筒、紅石牆與午夜DJ不得不説的故事

由 湯生 發佈於 休閒

又是一個六點半要從旅館出發的日子。今天要趕去扎尕那,師傅説去扎尕那一般走兩條路,一條相對寬闊路況好的從山間峽谷穿過的大路,一條從山上彎彎繞繞、基本僅能容一車通過、一邊靠山一邊懸崖、更費時間土路小路。師傅要帶我們從大路走,但是那條路有一段在維修,僅在中午十二點到一點間工人們去吃飯的時候短暫開放,所以我們要趕在一點前通過。從夏河到扎尕那還要幾個小時的車程,中間我們還有兩個景點,因此就六點半早點出發。

出發後正好通過了看拉卜楞寺全景的小山坡,時間來得及師傅就讓我們上去看看。

不到七點狗子都沒睡醒,很温順的高原小狗狗,擼了幾下它就跟着我一起爬坡了。

爬到大概一半的位置能看到的風景如下,差不多已經能看全了。

文藝版描述:雲彩像一條潔白的哈達披在山型草原的肩上。

看了一下手機顯示這個時候只有7攝氏度,好在稍微有點陽光。

另外兩位爬不動了走到一半就下去了,於是又是我一個人爬到最上方的觀景台。

然後就只能隨便找其他人幫忙拍遊客照,這位大哥很熱情得轉換了各種不同角度。

分佈上看,把拉卜楞寺看作大學,金色黃色紅色的寺廟一般就是上課區,矮矮的平房就是宿舍區。

繼續出發!

一天,我們無法忘記逐漸開始被午夜DJ這首歌所支配的恐懼,就是下面視頻中的背景音樂。一大清早正值人最精神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一大清早就首先聽到了 午夜DJ,一大清早這首歌註定在潛移默化中就漸漸印刻在我們的腦海裏。這首歌實在是太魔性太容易把調調記住了,所以到了扎尕那之後,某個時刻我們忽然就不自覺地開始哼唱。劇透一下這也是後一 天全 天的背景音樂,而且後一天我們就是到了走火入魔的狀態,走着走着就要哼起它的調調,那在這邊就推薦一下這首歌吧

正值油菜花的季節,出發了沒幾分鐘有一個小的觀景平台。沒有去下圖山坡上那個,再次強調別看這個草坡很平緩看起來很好走的的樣子,真的開始爬會超級累

去的是停車場馬路對邊的觀景平台,濕地邊也有供遊客散步的棧道,時間有限我們只在入口處的小亭子欣賞了一下風景以及拍拍照。

這邊一路上都屬於桑科草原,雖然看起來還是很像一座座小山,高山草原這也是桑科草原最明顯的特徵之一,而我們原有觀念裏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要到兩天後的 若爾蓋 大草原那邊才能看到啦。

科普:桑科草原是桑科鄉達久灘(“跑馬灘”之意)草原的一部分,為四周羣山環抱,中間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從南到北徐徐流過,水草豐茂,風景優雅,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羣,一派自然田園風光。桑科草原歷史為藏科人民的天然牧場。每到夏季,草場碧綠姨毯,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絢麗多彩,天高氣爽,是草原旅遊、避暑和體驗藏族旅遊

繼續出發到了真正的桑科草原景區入口,一般這邊就是供遊客騎馬的,我感覺不管在哪裏騎動物都是會有坑在裏面的。我們都沒有騎馬的意願就隨便在邊上走走。

這邊看着還有點更像草原的樣子,草坪上有好多的野花。

然後遠處的坡上還有一羣不知是牛還羊。還以為草原上就是可以肆意奔跑的,結果是隻有入口處的一小塊可以隨便走走,草原上有石樁鐵絲圍住的地方都是進不去的。一個原因是怕遊客隨便進去踩壞草坪這些草都是牛牛羊羊要吃的;另一個原因是所有的草原都是有主的,在旅遊途中大家可以看到草原邊一般都是有鐵絲圍着的,而草原上也有一條條樁和鐵絲組成的線。這表示着明顯的區域劃分,表示這是某家的草原,藏民一般在不同的地方都有草坪,在某個地方放一段時間牛羊,把草吃得差不多了就轉場去另一個草場,讓這邊的草場養養草來年再回來。轉場途中一

小馬這麼呆萌怎麼能騎它。

我在拍小馬的時候另外兩位在愉快的扔帽子。

繼續出發,沒多久看到路邊成羣的牛羊,啊興奮! 才來了沒多久對這些都非常非常非常的新鮮,後面幾天就漸漸的變得見怪不怪了,畢竟草原上的牛羊實在是太常見了,二十幾年都沒見過這麼多牛羊。

看到有車停在邊上我們也跟着下車近距離看看這片牛羊。

遠處還有一大羣的牛牛牛。

在路上會經過一個個明顯 新建 的村莊,所有的屋子外觀都長得一模一樣,一看就是流水線產出。師傅介紹説這些都是 國家統一建的,是 對藏民的補貼,是的 是 國家免費提供的帶大院子的別墅! 就有點羨慕,然而師傅説很多藏民還不太樂意,還需要當地政府社區千勸萬勸才肯住到村子裏。而現在在村子裏住的大多是藏民家庭裏的老和少,青年人一般就負責在外遊牧放牛,有沒有想到丁真,是的就是他自己説的一樣,如果沒有爆紅的話就只要在家放牛。不過也能理解國家的做法,某一個原因應該還是為了把這些藏民穩住,然後好管理,國家的各種補貼

忽然發現從尕海到扎尕那路上我基本沒怎麼拍照片,大概不是睡過去了就是怕趕不到那個時間過於緊張。尕海的海拔還是不低的,比扎尕那還高些,所以從尕海出來後有一段就是連續急下坡,師傅一邊集中精力聽着地圖顯示的哪裏測速,一邊在能趕路的無測速的地方瘋狂加速,也是很刺激。有一段我們明顯是從山頂上連續下坡到了山腳下,從山坡上下來的時候能看到遠處的山坡草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些路在冬天,或者不用到冬天差不多十月十一月開始就經常會產生冰凍現象,不管是自駕還是包車司機都要小心,尤其要注意下雨天后的路況,高原上天氣一

回顧一下上文,去扎尕那一般走兩條路,一條相對寬闊路況好的從山間峽谷穿過的大路,一條從山上彎彎繞繞、基本僅能容一車通過、一邊靠山一邊懸崖、更費時間土路小路。師傅要帶我們從大路走,但是那條路有一段在維修,僅在中午十二點到一點間工人們去吃飯的時候短暫開放。其實走小路也有走小路的好處,小路上會經過梅花鹿保護區,師傅説他跑了好幾趟感覺看到的概率很大,純野生無護欄的哦,保持着野生動物的機警看到人會跑開所以只能遠觀的那種。

終於吃上了當地的犛牛,但是這顯然不是藏族傳統吃食啦。其實我們全程吃的都不是藏式餐廳,這裏到底不屬於 西藏 ,衣食住行上都有逐漸被所在省份即 甘肅 或者 四川 同化的趨勢。但是這樣的食物更合遊客的口味,如果真的到一般家庭水平的藏民家裏跟着吃什麼清水面、酥油、鹹奶茶,大家估計都吃不飽。

插一段我後面和師傅聊天的內容,因為師傅和這家民宿老闆混得很熟,師傅説之前民俗老闆有邀請他直接一起睡他們家裏,省了住酒店房間的住宿錢,但是師傅從來都是婉拒的。我就問為什麼,免費的體驗當地民宿不香嗎,師傅説你真的去了肯定受不了,你們住的這個藏式房間是酒店民宿房間,他們藏民自己家裏哪裏會這麼講究,一個大炕上一家人都睡在一起,什麼媽媽阿姨叔叔全家都睡着,不是你想的單獨在家裏給提供一個客房。哇那還真是不好意思,所以之前有一次旺季房源緊張沒有給司機師傅多餘的空房了,師傅最後也是寧可睡在樓下的前台窄窄的炕式座

科普來啦: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位於 迭部 縣 西北 34公里處的益哇鄉境內,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築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峯,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東邊聳峙壁立的俊俏巖壁,凌空入雲,雲霧繚繞;南邊兩座石峯拔地而起,相峙並立成石門;再南至東哇、納加一帶,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飛輪,流轉不息。

正值花花開放的季節啊,想找在別人的遊記裏看到的非常仙氣的藍色花花,但是六天一直沒看到,所以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品種,但是很好認因為真的非常有仙氣。

一上來就碰到了超級nice的可以隨便擼的邊牧奈斯兒,以及外表霸氣其實很慫、一走近就虛勢汪汪嚎叫、死活不給碰超級傲嬌的秋田鐵錘兒。後面在黃河第一灣又偶遇了他們,緣分! 後面才知道他們是兩輛車自駕,帶着狗子自駕好幸福,另一方面也覺得他們很厲害,帶寵物出門想必會多很多麻煩,不是每個民宿每個景區每個餐廳都會允許寵物進入的,但是奈斯兒和鐵錘兒有這樣的願意帶他們出門一起旅遊一起看世界的主人家人朋友真的很幸運。

回去後也才八點多,看師傅們他們聊得挺開心我也混入其中,前台這個炕式座椅坐着很舒服,看這的確能當一張小牀。老闆的某個兄弟拿來了一個饢餅,我説想要拍一張結果他很熱情得一定要幫我和饢餅合影,有一説一這個饢餅還是很好吃的,有點像北方的大白饅頭的口感。接下來就開始了我蹭吃蹭喝的時間,之前提到了旅館一樓是餐廳,老闆其實也是掌廚人。再説一次 師傅和老闆混得很熟,所以餐廳裏別人點了什麼菜老闆看着就分一小盤拿來前台,怕師傅沒吃飯。

坐着一邊聊天一邊蹭吃蹭喝,聊的大多是旅遊的事情,因為我比較喜歡做攻略喜歡看遊記所以來前瞭解了很多這邊各個地方的景點,而師傅做完常年跑旅遊的專業人士自然有很多可以介紹的。於是就開始了話嘮時間,有吐槽有推薦,我也瞭解了很多新的內容。後面老闆他們過來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聊到了犛牛奶,我就説我很想嘗試不知道哪裏能買,老闆很豪氣的説他們這就有他們天天喝,於是乎就給我預定好了第二天早上的犛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