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閔行區的馬橋鎮
想必大家最快想到的就是馬橋文化
作為上海古文化源流之一的它
不經意間,為馬橋鎮蒙上了一層古舊的面紗
△ 畫面上的大石橋是馬橋之名來源的其中一種説法
其實,馬橋鎮也如閔行區其他街鎮一樣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逐漸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
馬橋鎮地處閔行區西南,東接竹港河、西至茜浦涇,南面黃浦江、北臨六磊塘,沙港與俞塘在此交匯。暢通的水脈成就了本地繁盛的商貿,在明末清初時,馬橋集鎮便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商市。
△1980年代馬橋鎮老街舊貌
- 商市中最具當地特色的 -
便是早、日、夜三市固定的叫賣聲
第一叫,是早市的叫賣聲
清晨,鎮上人出門幹活,商店開排門板準備開門,有的進貨接客。是時,四鄉鄉民提籃沿街叫賣:“要哇!馬蘭頭咾,枸杞頭啊!”也會叫:“要哇!蟛蜞螯,白米蝦……要哇!”……
第二叫,是午市的叫賣聲
下午2至4時,有浙江商販,頭戴紹興帽,肩挑兩頭壇,邊走邊叫:“大頭菜,臭乳腐!”也有本地販子一副挑子中間挑,兩頭一邊掛着酒釀糟桶一邊掛着老白酒罈,邊走邊叫:“要哇!斜氣好酒板糟老白酒!”幹活的人喜歡用大頭菜、臭乳腐過飯,浙江人鹹貨船常泊大石橋頭,趁馬橋趕街人回家,上岸沿街叫賣。
第三叫,是夜市的叫賣聲
鎮上人“夏乘涼,冬取暖,春秋二季忙串門”。天一黑,有的忙準備明朝生意,有的打麻將,有的茶館喝茶聽書,小囡結伴過家家,主婦忙家務,喜好晚上做事。
△在上世紀60年代的馬橋老街茶館內常常座無虛席
還有做小生意的挑餛飩、豆腐花擔在街頭到處轉。一頭是行灶上面放口鍋,鍋內放餛飩湯,木柴燒火。一頭是櫃放碗盞,下面放木桶裝豆腐花。一邊挑着擔子,一邊手敲竹筒,沿街叫賣:“小餛飩來豆腐花!”篤!篤!篤!
叫賣聲從早到晚,好不熱鬧
到了上世紀50年代
馬橋集鎮陸續分化出了
老東街、東街、中市街、西街
壽安街和新南街諸條街道
老東街,長約180米,是千年市街
沿街有商店、米廠、油坊、天主堂、佛庵、學校、鈕家廳、船碼頭。
△萬壽庵和天主堂(孫順德繪製)
東街,長約150米,元末明初形成
沿街有奚家洋房、劉家石圈門房、曲尺彎弄堂、嚴家祠堂、公善堂、鎮商會、私人診所、典當,全集鎮最大的住宅嚴家廳,以及水碼頭。
△東街現狀
中市街,長約200米
沿街還有凌家房子、奚家房子、中華茶樓、強恕中學、強恕小學、耶穌堂、城隍廟、牌樓、救火會、泵房、金銀樓、康家廳等。
西街,長約250米
沿街有財神廟、軋花廠、中西藥房、鐵鋪、傢俱廠、焦家祠堂、奚家祠堂、馮家房等。
壽安街,長約100米,南北走向
是全鎮文化中心,有上海縣圖書館、文昌閣、戲台、城隍廟。
△上海縣圖書館(來源網絡)
新南街,長約50米,北南走向
店鋪都是清末、民國初建的,是一條店鋪長廊街,沿街有屠協泰南貨店、施文奎麪店、何大茶館和何家豆腐店,包括在花家浜東、老俞塘南的眼科醫生董競成診所和佛學圖書館。
從郭家橋到新石橋西
以城隍廟為中心,店鋪相連
成為了集鎮最熱鬧的路段
△上世紀90年代,馬橋街上是居民“軋鬧猛”的好地方
1983年,城隍廟、壽安街和新石橋拆除,新南街則改建成長約300米的南北街,成為新街,至此形成馬橋集鎮的十字街格局。
在時間長河的沖刷中
有些東西會逐漸淡去
但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
接觸留下的記憶,始終歷久彌新
資料:《三岡水長》供稿:白相到閔行
編輯: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