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

 説起來我也算是半個驢友了,然而古城襄陽我卻從未來過。不免有點小慚愧。驅車去下榻處的途中,張望到公路兩邊竟然是一片無涯的濕地,如此寧靜之野此刻正被落日餘暉染成織錦般的雲,穩穩地浮在偌大且矮矮的濕地上空。這巨幅的天之帛上,彩色的煙霞,銀白色的漢水,靜謐的初夜,活脱出一幅版畫的神韻,令人神思爽然矣。據説在三國時代,劉表在此治理時期,雖然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為“經濟與軍事要地”),然而並非是戰亂烽起,民不聊生。舉襄陽為例,歷朝歷代“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襄陽,“商賈連檣,列肆殷盛,客至如林”。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之稱。襄陽固然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萬千的故事在這裏流傳縈繞,中國人的萬千姿態也曾展示得盡致淋漓。然而不然,襄陽也曾有過遠離戰爭,休養生息幾十年的安詳幸福生活。這裏的環境清平、祥瑞,漢江碧水滔然而過,浸潤其中的萬重山嵐,活脱一幅變幻莫測的水墨丹青。正所謂,襄陽之山,得水而悦,漢江之水,得山而止。正惟如此,天下文人如同益鳥一樣,不顧一路上鞍馬勞頓,不捨晝夜來這裏定居,如宋玉、皮日休、米芾、孟浩然、李白,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學大家,就是在襄陽創作了許多千古傳頌的不朽詩章。我曾經説過,畫,也是別一種歷史,詩詞歌賦就更是如此了。眾所周知,他們每一行詩都充滿了傷痕,充滿了悲憤,充滿了激揚,充滿了豪邁,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壯麗之美。但是處處也流露出對襄陽的眷戀之情,“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李白)。“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杜甫)。“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孟浩然)。先前未曾到襄陽時,覺得先賢的描述不過是詩人筆下優美的筆致而已。可這昔日的閲讀喲,在去下榻的路上,在如此絢爛絕美的天景襯托之下,瞬間掃盡了腦子裏的昔日塵埃,彷彿是一縷神奇的風,一把記憶的鑰匙,瞬間開啓了襄陽的這扇神秘之門,讓我走進了妙不可言的襄陽世界。哦,就是在這一瞬間,我忽焉找到了自己記憶的源頭,原來諸葛亮的《隆中對》就在襄陽啊。

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

  去古隆中的路上,在我看來,似乎還保持着三國時古貌風光,彎彎曲曲的山路兩旁依舊是茂密的山林。是啊,人哪怕是百歲也有許多的未知和自以為是。我在想當年自然沒有柏油路,一定是嶙峋亂石的穿林小路,“城市SUV”開起來差不多還需要40分鐘的時間,那麼馬背上的劉關張要走多長時間的路呢?路兩邊的村落民宅依然有古風存焉,處處白牆黛瓦的小院,似乎在昭示着古時別樣的田園韻味和閒適的生活。

  劉備三顧茅廬,自然有他的道理。其實諸葛亮也並非像《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樣完全與世外隔絕,依然可以坐論天下。所謂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不過是文人的自負而已。諸葛亮之所以通曉天下事,除了讀書之外,除了天資的卓爾不羣,超凡拔俗之外,還有他的親戚圈,朋友圈。比如説劉表和那些曾經在朝廷裏做官的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坐論天下。恰恰是這樣的信息來源,經過諸葛亮的分析,研究,方才得出“三分天下”的高論。所以説,社會關係很重要,朋友圈也很重要。何況被劉備請去的並非諸葛亮一人,而是他整個的“團隊”。但是無論怎麼説,求賢若渴是治國之道的重要方向之一。後人把諸葛亮當作智慧和忠臣的化身,看作是清高之人。清高固然是某些文人得意的品性,但究竟是不是智者的品格就不好説了。單是,在區區彈丸之地的“隆中”能坐論天下,畢竟是一件曠古奇事。人間歲月堂堂去。當下,互聯網絡遍佈全球。要説可以並且能夠放論天下者,現在人最有資格了。的確,從漢文明到三國文明,到現代文明,星際文明,人們的視野與作為更加開闊了,人才與賢能者可與天上繁星相比。

  可能是我的格局小,説到諸葛亮,我最欣賞的還是他的《誡子書》。此書中可謂是字字珠璣,一律的金玉良言。有道是,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淡泊”自守,“寧靜”自處,説,“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其中我最欣賞的是孔明先生説到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先生的話就是在今天不是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嗎?

  設若讓我這位半個文化人説“鐵打的襄陽”,終究要説到《詩經》和《楚辭》。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楚賦的開山鼻祖”宋玉。到襄陽説襄陽,宋玉就是襄陽人。他的《風賦》《登徒子好色賦》幾乎成了我外出座談的必講內容。宋玉先生對自然風光的細緻描寫令人歎為觀止。尤其是《登徒子好色賦》的機智善變,也讓眾多後學自嘆弗如。如此看來,“鐵打的襄陽”此言不虛也。

  漫步在古城牆上,正趕上下雨。玄色雨傘之下的感覺真的不一樣。我真想體驗一下守城將士在城牆上沐雨臨風感受。若是蒼天憐我,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風雪中,在暴雨雷電中體驗一番守護和平的崇高與偉大。

  是啊,當今的襄陽,與古時各朝的風景畢竟不同。漫步在襄陽古城裏,這裏的一磚一瓦,一花一草一樹,這裏所有的一切,毫無疑問,都不是無意識的形成。比如説那些雕樑畫棟的設計者,建設者,有怎樣的夢想,都是何人所為?是在怎樣的一種夢想下創造出來的呢?這需要你慢慢地,靜心地去品,去體驗,這樣你才會瞭解到他們靈魂深處的東西,就會發現他們都是一些喜歡做夢的人。是啊,有夢才會有美好的精神生活,有夢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有夢才會有奔頭,才會覺得自己活得好,活得瀟灑。活得值,活得有血性。這夢啊,真是上蒼賦予人類最寶貴的生命禮品了。説襄陽是一個夢之城,你所到之處無不是夢的碩果,夢的化境。比如那臨漢門,比如孔明先生拜學的鹿門寺,比如為了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而建的祠寺合一的白水寺,比如藏於深山老林中的古隆中,比如紀念抗日名將張自忠先生的紀念園,比如那些千古不朽的詩章,凡此種種,瀟瀟灑灑,一一奔來眼底。先人在夢中建造這所有的一切,已然是可觸,可摸,可感慨的實景了。登其城,思其人,能不慨然矣。

  走在城牆上在想喲,這人哪,就像一隻只蝴蝶在這城樓上款款掠過,自古至今,從來不曾間斷。

  遊歷過襄陽之後。夜中時悄然不寐,起視中庭明月,見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心情平靜了許多。只是並不像那首現代詩中所寫的那樣“不帶走一片雲彩”,而是帶走了許多,並留駐在心裏,成為永恆。(阿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0 字。

轉載請註明: 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