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路上|“西北之北”看傳奇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休閒

我們祖國的版圖猶如一隻昂首長鳴的雄雞,在雄雞尾巴尖的位置上,有這麼一塊被稱為“西北之北”的神奇的土地,這裏是國境最前沿,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185團的駐地。這裏有聞名遐邇的白沙湖、鳴沙山、白樺林、紅葉林,以及大薩孜山牧場等自然景觀,我國唯一一條自東向西的額爾齊斯河由此外流最終注入北冰洋。這裏風光旖旎、瑰麗多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薪火相傳的戍邊墾荒史、獨樹一幟的魅力人文都給眾多遊客留下難忘的記憶。

摧不垮的軍墾魂

拂曉,我們離別了被譽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驅車北上,一路都是茫茫戈壁灘,一望無際的沙灘上點綴着星星點點的綠色,偶爾可見一兩隻野駱駝在自由自在地行走。我們先到達185團團部,簡短參觀修整後,就直奔30公里外的第一連。

▲當年軍墾戰士住的地窩子

一連,是建設兵團駐守在祖國最西北邊沿的一個農業連隊,每年不但有半年時間被大雪封閉,還是世界4大蚊區之一,生存條件十分艱苦。目前全連39户人家,耕地面積近4000畝,他們的營地在邊防哨所前面,莊稼種在界河邊的鐵絲網前。

一連駐地有許多高大挺拔的白楊樹,直聳雲天,給沙漠中的綠洲增添了蓬勃向上的生機。營舍間巨大的胡楊樹,象徵着兵團人千年不倒的頑強精神。

185團陳列館門前左右各有一塊大石碑,上面分別刻着兩段文字,一段寫着“割不斷的國土情,難不倒的兵團人,衝不破的邊防線,摧不垮的軍墾魂”,另一段則是“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上放羊牛”,這兩段話是185團戍邊戰士的最真實寫照。

陳列館裏的一張張照片,一件件陳列品,都忠實紀錄着那段應該被銘記的歷史。從1962年4月185團的第一批拓荒者來到這裏安家落户,他們一手握槍,一手扶犁,守衞並開墾着這片土地。正是一代一代軍墾人憑着一腔熱血與赤子之心,把青春與生命揮灑在阿拉別克河畔,讓荒漠變成了綠洲。

在陳列館不遠處,還保留着當年軍墾戰土居住的“地窩子”,“地上地下各一半,枝條搭上蘆葦蓋,門往深處走,窗在頂上開”,是對地窩子的真實描述,許多第二代兵團人就出生在這簡陋的地窩子裏。如今兵團人的住所早已換成一排排寬敞明亮的房屋,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仍在激勵着後來人。

在185團以北10餘公里的桑德克龍口處,有一個西北民兵“笫一夫妻哨”,距界河僅5米。哨所裏有一新一舊兩座20米高的瞭望塔,在這種自然條件異常艱苦的地方,常年駐守着一對民兵夫婦馬軍武和張正美,他倆都是185團水利林業站職工,在2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從事巡邊、守水、守林任務,20多年來,他們攜手走過了30餘萬公里路,穿破了400多雙膠鞋,“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衞士”,他們就像駐地的白楊樹,深深紮根在長長的邊防線上。

瑰麗多姿的邊陲風光

在一連東側連綿的沙漠中,有一座高大險峻、氣勢巍峨的沙山——眼睛山。山上生長着兩叢耐旱抗寒的爬地松,扭曲着轉向地面生長,遠遠望去,酷似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由於該山與哈薩克斯坦遙遙相對,因此有人稱它是“祖國的眼睛”。

▲白沙湖

離開一連,沿中哈邊界線走不大一會兒就到了白沙湖。白沙湖位於185團3連境內,距中哈邊境2.5公里,是185團轄區唯一的5A級風景區。白沙湖海拔650米,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00米,水質清澈。令人不解的是,無論春秋冬夏,湖水始終不增不減、不凝不濁,湖水沒有進口和出口,是個靜卧於浩瀚大漠中的原生態沙漠湖,被稱為沙漠奇景,這也是白沙湖的魅力所在。

夏日的湖水四周生長着茂密的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水草間,一片片野荷花在孤寂中靜靜地開放,時有野鴨穿遊其間、飛鳥掠過湖面。湖邊各類混生林層層疊疊,色彩斑斕,紅的似火、黃的如金,藍天之下、交相輝映。不遠處金色的鳴沙山倒映在碧波如鏡的湖面,猶如一個天然大盆景,讓人嘖嘖稱奇。據史書記載,公元1219年6月,成吉思汗率鐵騎大舉西征,曾在此安營紮寨、停歇飲馬,故又被稱作“成吉思汗的飲馬池”。

白沙湖景區內,與湖常年相伴的鳴沙山,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沙丘鏈,相對高度約25米,長約1公里,寬200米,呈淺黃色,均勻的沙粒如同清水洗過一樣潔淨無塵,又像絲綢般細膩柔滑,遊玩鳴沙山最大樂趣是爬沙和滑沙,有經驗的遊客會選擇迎風坡或沙脊線登沙山,這樣坡度緩、沙粒緊密,不陷腳,赤腳走上去會很舒服。2018年,白沙湖景區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成為中國最西北的風景名勝。

西北之北紀念碑

從一連營地再往北兩公里處,就是西北之北紀念碑。依照山西省涇陽縣中國大地圓點進行測算,這裏是祖國西北最遠的一片國土。

▲西北之北紀念碑

我們沿着沙灘上的棧道向紀念碑進發。木製的棧道上包着鐵絲網,這是冰雪天防滑用的。這裏是風口,從對面刮過來的大風裹挾着沙粒撲面而來,雖然戴着帽子、裹着紗巾,但外衣口袋裏還是進了不少沙土,可以想象得出當年兵團戰士夏天頭頂烈日,身受蚊蟲襲擾,冬天冒着冰雪狂風,腳踏沙土跋涉巡邏時那種“半碗黃沙半碗風,半個百姓半個兵”的艱辛歲月。

在一塊高聳的沙丘上面,西北之北紀念碑矗立在眼前。紀念碑高4米,寬5米,中間和右下角是一幅中國版圖,左上角是隸書雕刻的“西北之北”4個大字。站在紀念碑旁,與哈薩克斯坦的鐵力克鎮隔河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做為中國人,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近年來,這裏每年都吸引着上萬名社會各界人士自發前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傾聽老軍墾講述他們冒着生命危險,迎戰中哈界河特大洪水,以及發生7.3級大地震後,他們住房和財產全部被毀,卻無一人後撤,用生命捍衞祖國領土完整的感人故事。

而今,歲月長河已經靜靜流淌了半個多世紀,185團的軍墾戰士依舊不屈不撓、頑強自立地駐守在這塊比西北更北的國土。西北之北紀念碑不僅銘刻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也是幾代兵團人忠於祖國、堅守邊疆、捍衞祖國領土完整的見證。

(燕都融媒體特約撰稿 郭雲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