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地盡顯援青風采
人民網德令哈9月13日電(劉沛然 姚恩育)今年4月15日,浙江援青項目中投資額最大的茶卡德都蒙古文化風情體驗園建設項目在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標誌着總投資7380萬元的浙江援青在烏蘭的四個工程類項目建設全面啓動。十年來,浙江省援青烏蘭工作組在浙江省援青指揮部和湖州、烏蘭兩地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精神,紮根高原,在烏蘭描繪出了一片充滿生機的新圖景。
烏蘭新貌。浙江省援青指揮部供圖
一次偶然的訪問 一段攜手共進的情誼
浙江援青幹部,烏蘭縣常委、副縣長傅文虎剛到烏蘭不久,就收到了都蘭河村的走訪邀請。這個因都蘭河流淌經過而得名的村子,是海西州貧困户最多的一個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枸杞、藜麥種植、牛羊養殖和外出務工。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9633 元。
在村裏走訪了兩個小時後,村幹部們很快向傅文虎提出了請求:“你們浙江湖州地區的幹部理念先進,工作有辦法,還需要您給我們幫助。”對於他們而言,浙江援青幹部發展經濟的辦法和經驗難得可貴。
正是這樣一次偶然的走訪,使得傅文虎與都蘭河村結下了不解之緣。看着村民們期盼地眼神,他感到肩膀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
近幾年,浙江的村級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總結提煉出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十法”:發展物業經濟法、盤活資產資源法、土地綜合整治法、鄉村旅遊帶動法、產業帶動發展法、村企合作發展法、政府主導發展法、提供勞務服務法、扶持光伏發電法、基金收益扶持法。傅文虎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青海農村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但拿來借鑑也不失為眼前打開局面的一種好辦法。
説幹就幹,傅文虎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向縣長進行了彙報,想不到縣長馬上召集了聯村部門,主持召開都蘭河村兩委班子會議。一場頭腦風暴後,大家發現,都蘭河村還是有很多的資源可以挖掘,有很多優勢和特色可以利用。
經過反覆討論後,縣裏很快排出了可以實施的項目。傅文虎則全身心投入到了幫扶的角色當中,真正做到了“只要提出需要,就想辦法達成”。
本是一次偶然的訪問,卻在無意中成為都蘭河村民實現脱貧致富的助力。而浙江援青幹部的工作作風和奉獻精神,也在烏蘭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温情與暖意。
因地制宜,以旅遊產業為突破口
若是遠方的客人來到烏蘭,茶卡鹽湖是當地人民強烈推薦的“網紅”打卡景點之一。這個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也是“青海四大景”之一。
就在茶卡鹽湖之畔,一支浙商的隊伍正在為建設美麗景區而奮鬥。2014年6月,在浙江省援青指揮部的推動下,經烏蘭縣人民政府招商引資,由浙商聯合烏蘭縣旅遊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了茶卡天空壹號景區,並已於2019年7月11日正式開園。為實現同一個鹽湖兩個景區的差異化發展,茶卡天空一號景區定位為以鹽文化為核心,融合德都蒙古、景頗尋根以及農墾文化元素的遊樂體驗性景區。
過去,有景點而無景區,成為當地發展旅遊產業的一大瓶頸。而現在,隨着浙江旅遊產業發展經驗的輸入,烏蘭正在悄然改變。
“10年來,浙江方面為我縣脱貧絞盡腦汁,曾多次派遣旅遊、扶貧專家實地考察和對接,經過多次調研,以茶卡鹽湖為切入點,做活縣域旅遊環線,推薦烏蘭精品旅遊,利用湖州優勢大力推廣烏蘭旅遊景點、特色農牧產品,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傅文虎介紹,未來,他們還將立足烏蘭現有旅遊、自然等資源,積極招商引資。主動出擊牽線搭橋,主動服務創造條件,充分發揮東部資源優勢,幫助烏蘭宣傳推介旅遊品牌,進一步提升烏蘭旅遊的知名度。
十年深情,助力烏蘭換新顏
十年來,浙江省援青烏蘭工作組發揚“團結奮進、耐苦奉獻、務實創 新、融合共贏”的浙江援青精神,始終按照“中央要求、浙江優勢、海西所需”的總體思路,針對烏蘭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不斷加大投入,堅持把建立對口支援長效機制作為着眼點,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口支援工作格局;堅持"輸血"與" 造血"相結合,着力提高烏蘭自我發展能力;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援青的首要任務,努力讓基層羣眾得到更多實惠;堅持幹部援青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為烏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堅持湖州烏蘭兩地多層次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推動對口援青工作向縱深發展。
2017年湖州市與烏蘭縣簽訂了為期5年的攜手奔小康幫扶協議,三年來,湖州市通過教育、衞生、企業等優勢資源為烏蘭縣提供幫扶,極大改善了烏蘭縣教育、衞生、鄉村經濟等領域的短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