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丈夫哥哥幽禁52年,死後才得自由,關她的地方現成網紅景點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魯濱遜被困荒島28年孤苦伶仃、獨自求生的故事家喻户曉,他是無計可施,在一個與世隔絕的荒島除非插上翅膀,不然的話根本沒有辦法走出去。
然而就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之中,同樣會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一個場所,將一個女子困在這裏52年之久,不同的是,她不需要考慮如何生存、不需要為温飽和安全做出任何鬥爭,她也不會有一個叫做“星期五”的好朋友,更不需要那些為人稱道的直面現實、不畏艱難、堅毅頑強、積極進取的什麼好精神,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足的悲劇。
安徽省歙縣許村,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這裏四周環山,中間有盆地,村落就在盆地上依水而建,自唐朝末年許儒遷徙至此地後,人丁興旺,從此改名為“許村”。這是個集磚雕、石雕、木雕和彩繪於一身的古建築村落,隨便選個角度都是美如畫的風景!
在眾多景觀之中,有個叫“牆裏門”的景點總會引人注目,這裏的圍牆與其他地方相比明顯高出許多,而他背後的故事也確實讓人拍案叫絕。
明朝初期,許氏族人許周新婚不久便外出經商,留下了貌美如花的妻子胡氏,沒過多久就傳來了噩耗,許周意外身亡了!年輕的妻子聽到消息後哭成了淚人,剛剛舉行大婚,這才多久就要守活寡了嗎?關鍵問題是自己才十幾二十歲,往後的日子還長着呢,這可如何是好。
這時候,許周的大哥回來了,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後,許伯升連夜趕回家中,在路上好幾次哭昏過去。但是人死不能復生,蒼天無眼,活着的人又能怎麼辦呢?他懷着悲痛的心情為弟弟辦完了後事,然後想到了剛剛過門不久的胡氏。
他把胡氏叫過來説:“雖然你與許周剛剛大婚,但是結髮之妻既然過了這扇門,那一輩子都是許家的人。現在許周已然西去,長兄為父,我許家永遠都會留着你。”
一席話入耳,胡氏感激涕零,並對大哥許伯升説:“大哥,您放心,一日夫妻百日恩,我願為夫君許周守住這貞潔。再説,如今我已經懷有身孕,我會把許周的骨肉生下來,好好撫養成人,日後再報答您的恩情。”
許伯升大喜過望,當即表示今後會資助母子的生活,直到孩子長大成人,他還給孩子起了名字,如果是女孩,就叫“吉人”,男孩的話就叫“天相”。
可是,許伯升對母子的保護似乎過了頭,《許村志》記載:“……弟媳胡儒人年二十,幸有遺腹。伯升公為固其牆。鑿井於內,名曰福泉,擇二三老媪伺侍,米薪油鹽,自外納之,自牅。……所以養之慰亡者,無不備至。”
胡氏身懷六甲之時,許伯升為了保護孩子周全,就在胡氏住所四周壘起了高牆,整個行動範圍都封閉在牆內。他在院子裏打了一眼井作為水源,食物是由外面的人架梯子送進去的,孩子快出生的時候,派了兩個老人進去伺候胡氏。
等到孩子生下來,胡氏也能行動以後就讓保姆撤了,從此,這座高牆裏面就只有母子二人,從清晨到日暮,除了時不時聽到嬰兒的啼哭,這座牆裏面是什麼境遇,外人無緣得知。
轉眼間,許天相也到了讀書的時候,許伯升決定把孩子抱出來,找個先生叫他識字,學習知識,可是他卻把胡氏留在了牆內。任憑孩子如何想念母親,痛哭流涕、嬉笑怒罵,他自有一顆鐵石心腸,讓母子二人一牆之隔卻無法相見。
神話故事中楊戩為了懲罰三聖母與凡人相愛,將他壓在華山之下,那是三聖母觸犯天條,楊戩按規則辦事。即便如此,在沉香翻天覆地的尋找和劈山救母的壯舉下,楊戩也軟了心。
但許伯升的心彷彿是鐵打的,無論許天相怎麼求他,逼他,都無濟於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除了抬頭看看每天都在流轉的日月星辰,胡氏的生活沒有任何一絲樂趣,活脱脱像一隻坐井觀天的青蛙。
就這樣,她在牆內過了52年,而這座牆也留下了“牆裏門”的“美名”。在這座人聲鼎沸的村落裏,每個人都過着幸福或坎坷的人生,只有胡氏一個人畫地為牢,人生對她來説是一座永世不得翻身的孤島。
這是一個女人的悲哀,更是一種制度的悲哀。在那個沒有女權的時代,女性永遠都是男人的附屬品,不允許有獨立的人生,連思想也不許萌發。這座高牆實則是矗立在天地之間一座寫滿冤屈和恥辱的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