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古城緣何昌隆於唐宋時期
查閲浩瀚的歷史資料,翻看一件件出土文物,我們會驚奇的發現,無棣古城在唐宋時代是十分興旺發達的。
唐初貞觀十三年(639年),李世民派大將尉遲恭在無棣古城大興土木,修建佛家寺院 、築十三級舍利寶塔,史稱“普照寺”、“普照寺舍利寶塔”,同時在城北七十里建“楞嚴寺”,在城東七十里建“羅睺寺”,並設無棣古城為“藩鎮”,取自“佛祖保佑、萬事順遂”之意,稱“保順鎮”。這一盛事,轟動齊燕大地,“普照寺舍利寶塔”堪稱齊北燕南一景,後被列入“冀魯三勝”。
宋朝時期,無棣古城佔地面積就已達11.5萬平方米,夯土築成的城牆上建有四個城門,四角置炮台和鐘鼓樓,城內商肆旅社齊全,店鋪林立;李之儀堂兄李之純“真味堂”位於古城顯耀之處,尚顯宋代建築之古韻;城外荷花灣、護城河等水系環繞相連,巍巍唐塔屹立於古城巽位。整個古城彙集了齊北燕南地區多元建築風格,融合了齊文化、燕文化、河文化、海文化以及儒教、佛教、道教等多種文化元素,是齊北和燕南廣大地區歷史文化風貌的典型代表,是“九河入海處”具有獨特魅力的古城。
無棣古城早在隋朝已具備了小城鎮的規模,所以到了唐朝才選擇在此建塔、修寺、設鎮 ,成為掌管地方武裝和民政事物的中心。五代末保順鎮升格為保順軍城,政府派出要員掌管;大宋初年朝廷即派大將出任保順軍節度使,治平元年又將縣治所遷移至此。
宋代無棣稱為“望縣”,屬滄州管轄,《姑溪居士後集》提要記載,治平九年曾一度為滄州治所,掌管一方軍政大事。在縣城西北部至滄州一線設有軍需重要物資草料場;在縣城北部渤海西南岸與大沽河交匯處,海運港口更是繁榮致極,大沽河設有官方海巡機構,開通了國際國內多條航運線路,航運行業十分繁忙。出口糧、棗、鹽、等,進口絲綢、木材、大米、紙張等;在縣城東北部設立“永利鹽場”,負責鹽業生產、運輸、保衞和稽查事務;宋慶曆二年(1042年),將縣城東部的“招安鎮”升格為“招安縣”。
出於地望之緣,古城佛教寺院的兩位大德高僧恆超和道圓法師載入《宋史.高僧傳》,無棣古城可謂威震四海、名揚天下。
《宋史.高僧傳》
那麼,為何在唐宋時期無棣古城就這麼昌隆呢?筆者認為,緣由主要有三:一是封疆建國的需要;二是宗教信仰的需要;三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在封建社會,封疆建國尤為重要。無棣地理位置處於東部沿海,屬“齊燕要塞”、“九省通衢”之戰略要地,所以,古代無棣始終就處在戍邊保國的重要位置。由於邊境經常犯事,內地常常受到搔擾和侵襲。因此,唐朝在此設立“藩鎮”,就有了地方武裝,鎮守邊關 。五代顯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任後周最高軍事將領時,將無棣古城“保順鎮”升格為“保順軍城”。《宋史·地理志》載:"周置保順軍於無棣縣"。大宋建立之後,即派大將李進卿任大宋第一任保順軍節度使,李進卿(915年-973年),幷州晉陽人,因驍勇善戰隸屬於護聖軍。宋太祖乾德二年(964)領保順軍節度使。
節度使制度是“唐承隋制”,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調度,故稱節度使。大宋初年節度使除管轄本州府外,還統領一州或數州府,稱之為“支郡”。節度使轄區內的軍、政、財權,由節度使獨攬,實際上是個半獨立的小王國。後來,大宋為加強中央集權制,逐步削弱了節度使的權力,南宋時已成為名譽職務。
無棣古城保順軍城一直保持到南宋末年,金代泰和三年(1203年),將保順軍易為保順鎮,割屬棣州。
二,宗教信仰的需要;貞觀年間,唐太宗勅令在全國各地建了許多佛塔。經歷史學家反覆考證,李世民“崇尚佛教” 的很大原因,就來源於“殺兄弒弟、逼父辱嫂”的“玄武門之變”。這個“骨肉相殘”的悲劇性事件,使李世民被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愧疚”其一生。信奉佛教、悔過自新、積德行善、盼望社稷安定、祥和,已成為他的畢生追求,也造就了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的不朽功績。
除此之外,選擇在無棣古城建舍利寶塔還有另因:其一,無棣屬東方“定海神針”的戰略位置;加之古城人口較為密集、經濟較為強盛、商業較為繁榮、交通較為便利,已具備了小城鎮規模;其二,東方向來有“天子之氣”之地,秦之所以稱為“厭次”,其因就在於此。所以“普渡眾生”,就需供奉佛法無邊的佛祖舍利的十三級浮屠;其三,“文殊菩薩無棣歇腳藏舍利”的傳説,也使大唐上下對無棣加深了印象;其四,塔址選在古城東南,或許與“在巽卦位建山、建塔、植樹等,以求才子佳人和文官達貴輩出”有關,不得而知。反正無棣古城自唐以來,先後出現了1個相國、7個翰林、9個尚書、10個侍郎、56個進士、167個舉人,394個貢生……,可謂人才濟濟、名人輩出。
我國曆史上有幾次大的滅佛運動,史稱”三武一宗滅佛”,“一宗”就是周世宗柴榮。時任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親眼目睹了五代十國軍閥混戰、佛門遭殃、民不聊生的悽慘局面。所以,“黃袍加身”之後,改變了策略,禁止了“廢佛令”。據考證,太祖本身信奉佛教,與僧人多有交友,當時無棣有一高僧,名道圓 “與太祖有舊”(《齊乘》)。道圓在淄博“西天寺”任主持時,與趙匡胤相會,留下了“日影不移”的千古傳説。道圓為追求佛教真諦,不畏艱險,西域取經十八年(947年—965年),乾德三年(965年)道圓攜貝葉經、舍利、水晶器等回到京城,受到了太祖趙匡胤的親自接見,贈紫衣袈裟、金幣等(《續資治通鑑長編》)。後授予“宋三藏”稱號,並在太平興國寺西側設“佛教譯經院”,詔道圓大師為“證梵字”。
《續資治通鑑長編》
道圓影響巨大的是,後四年,即乾德七年(969年),大宋朝派僧人行勤率157人組成的浩浩蕩蕩取經大軍,沿着道圓走過的路線“西天路竟”出訪西域。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出考察團,開闢了大宋王朝對外友好交流的先河。
道圓大師出家於無棣普照寺、起步於舍利寶塔下。前幾年,在古城南門外出土了許多隋唐瓷器和“宋代行爐”等佛教用品,説明當時香火相當旺盛。唐太宗和宋太祖均信奉佛教,都與無棣古城有不解的情緣,所以説,無棣古城在唐宋時期受到青睞就不難理解了。
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我國曆史上,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是我國最黑暗、最混亂、最悲慘的歷史,短短五十多年,數十多次朝野更替,因此,連年戰亂、千瘡百孔,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大宋初年,社會需要安定、經濟需要發展,已成為朝野上下的共同願望。趙匡胤順應了歷史潮流, 為社會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無棣屬“九河末梢”,北宋時期,黃河多從無棣入海,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海鹽大縣、畜牧大縣、農業大縣。當時,根據其州、縣所在地理位置的輕重、轄境大小、人口多少和經濟收入劃分等級,無棣稱為“望縣”,即比較富庶的,交貢納税多的大縣。“東國魚鹽天下利”,大宋首先在無棣建立了“永利鹽場”、設港口碼頭和稽查機構,把軍需和民生命脈物資牢牢地控制住。推廣新的耕作技術,興修水利,在古城南側楊玉亭村,上一世紀五十年代末,曾出土一塊石碑,上面記載了村名來歷,印證了趙匡胤麾下在無棣治水、通漕運、興灌溉的事例。以及民間傳説,太祖封“天下好米在劉倉”,太祖傳“三十二式長拳”等等,無一不記載了當時無棣大地的輝煌、無棣古城的繁榮。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沿海繞路北上伐高麗,途徑無棣,寫下了《春日望海》詩句,其中結尾句“芝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道出了封建王朝傾心邊陲古城繁榮昌盛的真正意圖,這就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確保社稷長治久安 、黎民安居樂業、江山永固、天下太平。
二o二o年七月一日
參考資料:
《宋史.地理志》
《佛祖統紀》
《大清一統志》
《文獻統考》
無棣文史愛好者若干文章
責任編輯: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