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網絡中國節·春節丨【年俗日曆·大年初五】抬花槓 亮亮相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休閒

今天(2月5日)是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到了這天,進入除夕以來的諸多講究和禁忌(如不準動剪刀,不準做針線等)即告解除。今天的年俗日曆,帶領大家領略一種極具河北地方特色的民間花會舞蹈——欒城抬花槓。

抬花槓與“太行明珠”蒼巖山淵源頗深,蒼巖山有三皇姑廟,抬花槓即脱胎於民間對三皇姑的祭祀儀式,以舞者肩抬三皇姑聖像“過駕”而得名,是祭祀舞隊中的領隊舞種。如今,抬花槓弱化了祭祀儀式色彩,逐漸演變成羣眾自娛性的民間團體舞蹈藝術。

一副花槓由二人抬,槓子用竹料加工製成,所抬之物稱為“槓箱”,領槓人手持船槳狀押槓牌,表演者有俊槓(富槓)、醜槓(窮槓)之分。抬槓時槓子不能過肩露頭,不能用手扶槓,二人做同向、相向、相背而抬的表演,高至頭頂,低至臀尖,都是槓子的活動範圍,基本的動作有“燕鳧水”“老虎大蹶尾”“大抹坐”等,表演套路有“珍珠倒捲簾”“五福捧壽”“十三太保”“二十八宿”等。有順口溜稱:“挺胸蹶臀腰為軸,騎馬蹲襠剛帶柔,甩臂晃頭隨槓顫,腳步輕挪身帶扭,風趣活潑幅度大,大駕小駕它領頭。”既描述了抬花槓的動作形象及特點,也説明了它在祭祀舞隊中的領隊地位。抬花槓整個表演在手執令牌的領槓人指揮下進行。要求領槓人做到“手眼快,腳步輕,掄起令牌帶風聲。前腿弓,後腿繃,舞罷一番要造型(亮相)”。

抬花槓沒有任何樂器伴奏,抬槓舞動時,槓箱上下顫動,使槓箱上的鐵環發出噠噠的聲響,恰與舞蹈合拍,這種特殊的伴奏聲與舞蹈融為一體,別有一番情趣。

抬花槓舞蹈動作粗獷質樸,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表演時可單駕亦可多駕,槓子在舞者的頭、肩、背、臀等部位不斷滑動,配以站、卧、蹲、躺等翻騰動作。舞者須有高超的藝術技巧才能使槓子自由翻轉,同時必須準確掌握槓子上下顛顫的幅度,使其頻率與其他花槓合拍,還要嚴防槓箱左右擺動,避免失控。

在中國的眾多民間舞蹈中,抬花槓以其簡約古樸卻又不失技巧性、觀賞性而獨樹一幟。發掘、搶救和保護抬花槓,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舞蹈,以及研究其他民間藝術都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編輯趙少甫)


尋非遺 覓年味

搶紅包 拿大獎

趣味答題安排上!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領取超多紅包

更有旅遊大禮包等你來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