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4首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經典,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選是損失

由 無英 發佈於 休閒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年代,期間湧現了大量的詩人和詩歌。對於整個唐詩整理統計地比較全的當屬在康熙年間編校的《全唐詩》,共收錄了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面對這般數量的《全唐詩》,基本很好有人能夠通讀,大家一般所看的都是各種不同的唐詩選本,而其中最流行且最被家喻户曉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作品,合計311首。從近5萬首詩歌中選出300餘首,妥妥的“百裏挑一”,所以能夠入選《唐詩三百首》的詩基本都是唐詩中的精品。但畢竟是“百裏挑一”,而且也會受到選詩之人的個人喜好影響,所以《唐詩三百首》的編選還是忽略了一些經典之作,就像下面要介紹的4首詩,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真的是一種損失。

一.《春江花月夜》

出自張若虛之手的《春江花月夜》,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詩,畢竟它有着“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聞一多先生更是讚譽它是“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這首詩全篇很長,我們就節選起首4句來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詩人起首便直接破題,描繪出一幅春江月夜圖,而且寫得氣勢磅礴,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明月隨着湧動的江潮慢慢出現,這裏的“生”字,可謂寫得精髓,瞬間便讓江潮和明月具有了別樣的活力,似乎它們不再是死物,而成了活潑的有生命的事物。月光傾瀉而下,隨着江潮的奔湧閃耀千萬裏,這綿延的春江哪一處不在明月的映照之下。

這首詩起首四句單拿出來其實就是一首水平很高的唐詩,但實際上它洋洋灑灑有幾百字,全詩都保持着這種的高水平,讓人不得不歎服張若虛的筆力。這樣的詩未能入選《唐詩三百首》,實在可惜。

二.《長安古意》

這首詩出自“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看到這個詩名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有點陌生。不過這首詩中卻有着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被化用為大家時常掛在嘴邊的俗語“只羨鴛鴦不羨仙”。

但這首詩最為稱道的並不是上面的千古名句,而是結尾四句“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牀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這首詩洋洋灑灑幾百字,共72句,前面64句文風華麗,着力於長安市中的轟轟烈烈,但結尾4句卻歸於終南山上的寂寥。詩人以此抒發了自己的懷才不遇,也有對驕奢庸俗生活的批判,雖然兩者的描寫篇幅對比懸殊,卻給人“四兩撥千斤”的讀後感,可謂別具一格。

三.《李憑箜篌引》

這首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很多人在課本中都曾學過,它出自“詩鬼”李賀之手。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充滿了想象力,而李賀在想象力這一塊並不輸給李白。這首詩本是寫李憑彈箜篌的高超技藝,但是李賀卻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奇麗的語言,將李憑彈奏出的樂曲渲染得驚天地、泣鬼神。

這首詩中筆者最喜歡的是“老魚跳波瘦蛟舞”這一句。以“老”“瘦”來形容魚龍,可謂是別出心裁,因為老魚和瘦蛟給讀者的印象是羸弱不堪的,但是它們在聽到李憑的樂曲後也開始隨着音樂騰躍起舞,這樣出其不意的描寫,無疑反襯出了李憑樂聲的動人。

樂聲本是抽象的東西,但是詩人卻通過自己奇特的想象,將抽象的樂聲具現化,變成人們似乎看得見摸得着的具體物象,這樣的想象力和描寫可謂巧妙無比。能夠入選課本其實已經證明這首詩有多經典,未能入選《唐詩三百首》真的是一種損失。

四.《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首詩的作者是史稱“十上不第”的羅隱。羅隱一生參加了十餘次進士試考試,但都無功而返。這首詩便是詩人在某次落第時寫就,表明了詩人對於當時科舉制度和朝廷的失望,看似寫“蜂”實則寫人。那不辭辛苦在田間野地奔波的,既是詩人,也是那些底層的勞動人民,但是他們辛辛苦苦付出,最後卻是讓那些不勞而獲者享受着他們付出得來的成果。這首詩全詩都用很直白的言語,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在平淡中卻表達出了詩人的思考,可謂言淺而意深。

五.不少人抱不平:比孟郊的“寡婦”詩強

以上四首都是唐詩中的經典詩篇,但是都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所以有很多詩詞愛好者對此也是頗為不平,畢竟《唐詩三百首》也並不是只有300首,而是311首,説明數量並沒有特別限制,為什麼不把這些經典之作也選進去呢?還有人更是拿孟郊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烈女操》作對比,稱這些經典作品都被孟郊的“寡婦”詩強,不能入選《唐詩三百首》實在可惜。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的《烈女操》宣揚的本就是封建主義思想,女子亡夫當隨之殉情。這樣的詩作到了現在已然完全不符合時代。不管是文化傳承還是其他的傳承,本就是“留其精華,棄其糟粕”的一個過程,隨着時代的發展進步,其實像《唐詩三百首》這樣的啓蒙類典籍也應該有所增減,使其更能符合當下的時代,尤其是《唐詩三百首》本就是唐詩選本,增刪詩詞並不會影響到它本身的閲讀體驗。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