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徑,江南別樣的古村落,山環水繞,小溪繞村莊將近一週,四周均為高山。貼着小溪一條叫“水路”的鄉村公路呈“C”字形,架在小溪上的十來座各式小橋連接村莊和公路的各處,雖説是村民與外界聯繫的通道,但汽車是無法進入的。
一棵千年古樟屹立在村口的公路旁,我們將車停在了村口的大樹下,環目四周,滿眼的綠色,偶有一些民居的馬頭牆透過樹叢,忽隱忽現,停車場邊的小溪裏悠悠地漂流着一張竹排,撐排的老人不時把撐杆換上網兜,打撈漂浮在水面的落葉和雜物,儼然是一幅山水畫。
往左走百十步,一條貼着公路向下的石板小徑,便是第一條進村的通道,路旁建有宋代的何氏宗祠。據説菊徑村是明代名臣何如寵的故里,祠堂內原有大明崇禎皇帝於崇禎元年欽賜的 “黃閣調元”匾額(已被盜),意為“榮登宰相之位,執掌天下大政之意”。雖已歷經滄桑,但依稀能見曾經的輝煌,而今祠堂是同族村民舉行各種重要慶典的活動場所。
循着小徑前行,出人意料,眼前呈現的是一座古樸的廊橋,木結構橋身兩邊建有可供村民休息的長椅,黛瓦覆頂,頂上椽子邊還掛有紅燈籠,晴可遮陽、雨可避雨,俗稱 “風雨橋”。橋下成羣的鴨子在溪水中嬉戲;溪邊大媽大嬸邊洗邊説笑着;路旁牆邊有的大爺坐着曬太陽,有的蹲在溪旁泊岸邊,手臂上挎着個煙袋,相互傳遞燃着的煙引,抽着煙、聊着天。一派清悠純樸山間農村的景象。
走在村邊的田埂上,不遠處用木稍、板條和竹子等圍着的菜園,綠油油一片。看着那棵棵青菜、叢叢的菠菜、抽心的蒜苗,胡蘿蔔偶爾露出的半截橙色,在綠葉映襯下格外醒目。
白牆黛瓦、高低錯落的馬頭牆,是徽派建築風格的特有表現形式,這裏雖然不是徽州,但原來也是古徽州六縣之地,所以處處散發着古色古香。由石板與卵石鋪砌的道路曲折而幽遠,它會把你引進八卦迷宮,外人進入稍有疏忽便會迷失。
在街道轉角處遠遠看到一幢老屋,殘缺的土牆縫隙間長滿了青苔和小草,裏邊一棵當地人叫“拋”(可能我們叫胡柚)的果樹伸出在牆外,上面還掛着許多熟透了的“拋”,綠色的葉子,黃色的果子,煞是好看。
我們從低矮的圍牆上看去,那是一幢略顯破舊的老宅,磚木結構,門窗花格有些已脱落,而屋頂的瓦楞里長着許多棕色的瓦松,想必這幢老宅年代一定已久遠了。據説瓦松對生態要求苛刻,所以這裏的環境一定很好,周邊的民居、白牆青瓦更襯托出這幢院宅的古老,但院內還是非常整潔的,一側是擺放着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罈罈罐罐,上面種着各種花草,另一側種着不同的蔬菜,特別是角上一叢生薑長得特別茂盛,小井邊上放着一個利用舊籃球製成的提水桶,應該是用來澆花種菜的,想必這家主人一定是節儉治家的一把好手。
婺源大鄣山鄉的菊徑村是個古樸清幽的山村,共有三百八十餘户一千四百餘人,村民都為何姓,據清《何氏統宗譜》記載何氏宗族祖先於宋朝乾道年間遷居於此,近千年來繁衍生息,遂成大族。村內曲徑通幽、巷陌交錯,村外曲水環繞,村人淳樸厚道,熱情好客。(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