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觀音村升顏值提氣質富村民 窮窩蝶變花園村
觀音村花海和通村公路
養殖基地豐收 通訊員熊熙攝
觀音村民宅
山清水秀、亭台樓閣、花草幽徑,家家户户院中有樹、門前有花,好一幅讓人流連忘返的鄉村畫卷。
五一假期前夕,極目新聞記者在廣水市十里街道辦事處觀音村神怡生態園看到,220畝月季競相綻放,數千名遊客陶醉在如畫的風景之中。
觀音村曾經是個“空殼村”“窮窩子”,如今,它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省級文明村、綠色示範村和宜居村莊,是周邊城市的“後花園”。這番美景,得益於觀音村的美麗鄉村建設理念——依託山水田地資源,着力打造和諧幸福村莊、生態宜居村莊、綠色富裕村莊。
花海引來八方客 村民吃上旅遊飯
4月28日,惠風和暢。廣水市十里街道辦事處觀音村神怡生態園裏,五彩繽紛、花意盎然。奼紫嫣紅的月季花綻放枝頭,在碧綠的嫩葉襯托下越發顯得嬌豔欲滴。微風拂過,泛起陣陣“波濤”,空氣中瀰漫着醉人的香甜。小路上,遊人如織;花叢中,笑聲朗朗。數千名遊客或沉浸花海打卡拍照,或在綠蔭中享受晚春的愜意。
廣水市首屆月季花節開幕,慕名前來的遊客擠爆了觀音村。
據瞭解,自2012年啓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觀音村按照“一灣一景”思路,先後投資4000萬元對村莊進行整體規劃打造,按照民國古居、旅遊觀光、田園採摘風格,完成了周家嶺子灣、八臣灣等9個自然灣的整治改造。同時,該村流轉山場、田地4000餘畝,建成神怡生態園,栽植觀賞花草樹木70餘萬株。
如今的觀音村,春有桃花、夏有紫薇、秋有月季、冬有梅花,山上濕地松、路邊石楠樹……每逢花期來臨,安陸、孝感、信陽等周邊縣市的遊客紛至沓來,年均吸引觀光客達40萬人次。
變風景為“錢景”,使田園成“樂園”。遊客多了,一些村民在路邊賣起飲料和農產品,一天有數百元收入。其他村民看到商機,紛紛在村裏開起農家樂。
山清水秀、花香徑幽,一幅村美民富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廣水市委書記黃繼軍説,鄉村振興應把產業發展作為第一關鍵,因地制宜、以特取勝。要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創新思維、開拓視野,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業態,依託資源稟賦、特色優勢,通過“辦節會、開展會”等活動,吸人氣、賺財氣、提名氣,形成月月有節、季季有會、鎮鎮有點、人人有神,以不同形式彰顯鄉村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依託山水開財源 窮窩蝶變花園村
“眼前這景色宜人的四季花海,前些年還是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十里街道辦事處書記馮文華介紹。觀音村曾經是個“空殼村”“窮窩子”。近年來,全村在村黨支部書記熊永俊的帶領下,以“一年修整一個村灣、一年建設一個基地、一年綠化一個山頭、一年引進一個產業”的節奏,將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村。
時光回溯到19年前。
2002年10月,鷹嘴山村黨支部準備換屆選舉,年近七旬的老支書熊永清徹夜難眠:該村地處廣水市東北部、大別山南麓,是典型的山區小村,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山場面積大,交通閉塞,還揹着40多萬元的村級債務。如此沉重的擔子,該由誰來揹負?他反覆考慮,決定尋找一位既能擔難擔責,又能帶領村民脱貧致富的年輕人。
在外經商多年、羣眾口碑不錯的熊永俊,進入熊永清的視野。此時的熊永俊,已從打工仔起步,成長為一家運輸公司的負責人。
“鄉親們依舊貧窮,我想幫着富起來。”熊永俊説。他毅然接過村支書的擔子,第一個月便帶領村民修通了鷹嘴山村直通鎮區、長6公里的砂石路,實現了鄉親們乘車出行的願望。
2005年3月,鷹嘴山村與觀音村合併,新村命名為“觀音村”,熊永俊依舊擔任村支書。
老觀音村曾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原因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窮。一些村民為了賺錢養家,甚至非法盜割松脂。為了制止這種殺雞取卵、破壞山林的行為,熊永俊帶着村幹部,一面頂着壓力耐心勸阻村民,一面尋找治理窮根的辦法:觀音村山多地少,農民致富手段有限,只有依託山水資源,打造和諧幸福村莊、生態宜居村莊、綠色富裕村莊。
為此,熊永俊多次組織農户遠赴浙江、河南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借鑑。最後,村民們一致同意,按照4A級旅遊名村標準開展整村規劃。
説幹就幹!2012年起,觀音村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流轉山場、田地4000餘畝,建成神怡生態園,其中核心景區2000畝,栽植觀賞花草樹木70餘萬株,種植油茶420畝,開闢生態魚池460畝,建設別具風味的亭台樓閣。該園帶動鄉村旅遊發展迅猛,十里桃花、觀音花海漸漸形成品牌,眾多遊客慕名而來,年創收500餘萬元,吸納村民就業200餘人。
顏值、品質提升了,產業規劃也不能落下。觀音村開展特色種養,建成集種植、養殖、林果、甲魚於一體的四大特色基地,年產值近3000萬元。
幾年下來,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各種矛盾隨之煙消雲散,昔日的“上訪村”成為今天的“紅旗村”,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
穿着新裝住樓房 還有存款在銀行
十(十里辦事處)蔡(蔡河鎮)線穿村而過;配備籃球場、羽毛球場、體育健身器材的1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每天清晨、晚上,村民載歌載舞;農村安全飲水管網進村入户,大家喝上了清潔衞生的自來水……行走在美麗如畫的觀音村,步步有美景、處處皆醉人,村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寫在笑容裏。
據介紹,10餘年來,觀音村累計綠化荒山近1500畝,栽植景觀樹20多萬株,綠化率達90%,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湖北省綠色示範鄉村”等榮譽。村民們感慨:“這些年村裏真是大變樣,我們也成了‘講文明、着新裝、住樓房,還有存款在銀行’的新型農民了。”
村民彭修運是村裏第一個開農家樂的。他曾外出務工多年,但收穫不多。“我在電視上看到老百姓開農家樂發家致富的故事,就想着觀音村一天比一天美,以後肯定會有人過來遊玩。”他説。2012年,他的農家樂開業。綠色有機的食材、優美怡人的環境,贏得了遊客們的青睞,農家樂生意日漸興隆,年收入近10萬元。
人氣帶火了農家樂,也帶動了種植户的收益。村民劉正安自2001年便開始種植桃樹,打理着100多畝桃林。“每年最讓人發愁的就是銷路。”劉正安説。以前桃子成熟後,只能等着商販來收,每斤桃子僅賣三四毛錢,除去成本幾乎賺不到什麼錢;如今,村子的發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採摘,一斤桃子可賣到四五元,最多時一天採摘收入高達上萬元。
觀音村的爆棚人氣甚至輻射到了周邊。今年38歲的江斌是鄰村馬都司村人。幾年前,他因遭遇交通事故,做過兩次開顱手術,無法乾重體力活,他對未來幾乎喪失了信心。2015年,他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户。2016年起,他加入觀音村美麗鄉村建設隊伍,負責神怡生態園區相關採購、管理工作。沒有技術,村裏安排省農科院專家前來授課;沒有經驗,他邊幹邊學。如今,他每月工資收入4000多元,去年全家摘掉了貧困户的帽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周萍英 通訊員 馮家園 彭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