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書法名家陸潤庠,楷書《康熙上諭》欣賞,方正光潔清華朗潤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台,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楷書是以單個筆畫為單位組成的書體,行書是以多筆畫聯合組成的字體,草書更是以多個相連的字組成的書體。因此就循序漸進的順序來講,當然是需要先將筆畫之間的靜態關係搞清楚,再去練習多筆畫聯合,進而才能準確無誤的知道筆畫線路的來龍去脈而發展到草書。明確講就是先搞清筆畫之間的組合關係,再搞清組合筆畫之間的關係,最後去練習字與字之間的組合關係,這當中就是啓功先生講過的行筆線路問題。因此沒有這種遞進的過程,儘管行、草書體的行筆線路有許多不同於楷書的地方,但絕大多數還是遵循楷書行筆、筆順、筆勢及線路的,直接去寫行、草書,容易產生行筆線路的茫然和模糊。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楷書基礎打好後再入手行楷字帖一本可同時楷書與行楷一起學習,分析對比總結兩種字體間的書寫變化規律,如此,近三個月的時間來學習即可達到你所需要的程度,不但楷書過關,行楷的書寫亦有跡可循。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號雲灑、固叟,元和(今江蘇蘇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狀元,歷任國子監祭酒、山東學政、國子監祭酒。以母疾歸蘇州,總辦蘇州商務。光緒庚子(1900)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後任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宣統三年(1911)皇族內閣成立時,任弼德院院長。辛亥後,留清宮,任溥儀老師。民國四年卒,贈太子太傅,諡文端。其書法清華朗潤,意近歐、虞。然館閣氣稍重。
陸潤庠能書法,擅行楷,方正光潔,清華朗潤,意近歐陽詢、虞世南筆法。在蘇州留下墨跡較多。嘗為留園、獅子林、網師園等園林書聯。如為拙政園寫"十八曼陀羅花館"七個擘窠大字,下款署"陸潤庠書於鄙寓小懷鷗舫",又為"遠香堂"寫52字之長聯一付,曰:"舊雨集名園,風前煎茗,琴酒留題,諸公回望燕雲,應喜清遊同茂苑;德星臨吳會,花外停旌,桑麻時閒課,笑我徒尋鴻雪,竟無佳句續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