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中國古代曆法發展溯源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休閒

曆法,就是古代記錄時間的法則,曆法是我國古代一直都十分重視的一項農業生產工具,從古老詩歌的詩詞歌賦,到農事生產的時令,從記日法到紀月法和紀年法,包括一天之內的紀時法,古代的紀時法則和現在都有着不同。中國古代的天象學,主要以關注太陽與月亮為主,又在太陽月亮的基礎上,發散出了星宿和節氣的説法,中國古代的天象曆法規則,一直伴隨着中國農工社會的興起與發展,如今,在天文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之下,時間立法規則也被重新的歸納整合,開闢出了新的篇章,那麼從上古時期到現在,中國古代的歷法究竟發生了怎樣的發展呢?

圖 古代天文曆法

時間立法的興起、起源和發展,與日和月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只要談到中國古代天象和時間立法,太陽和月亮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作為古人最能經常觀察和看到的天象,無非就是太陽和月亮,因此,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月亮的盈滿和虧損,都是古人們觀察天象的重要考察因素,而中國天文學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也正是源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週期規律。日月交替的週期,被古人們稱為一日,一個月盈虧的週期,被古人們稱為一月,在現在的新説法則叫做朔望月

圖 古代天文曆法

《説文》記載——

"年,熟谷也"

可以看出,最開始的時候古人們對於年的形容,是關於莊稼的播種和形成的週期,在現代,地球每繞着太陽前進一週,則被現代人稱為是一個太陽年,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時間立法,就叫做陰曆,以一個太陽年為單位的時間立法,就叫做陽曆

其實在中國古代,立法是陰陽合曆,但陰陽合曆有一個問題,若是古代的平年,則有六個三十天的月份,又有六個二十九天的月份,這都是古人們根據月亮的盈虧變化而測量得出的結論,古人們測到的週期是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間,現在的人測的也是差不多的29.53天。這樣就有了一個問題,六個三十,加上六個二十九,等於三百五十四天,三百五十四天少於一個太陽年的時間,因此就有了"閏"的説法。

《尚書·堯典》記載——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事實上,真正的一個一年週期是三百六十五個虔蚣日,三百六十五個虔蚣日,要比十二個月週期循環的天數多了十一天,如果這樣連續過三年,就足足相差了一個月的時間,因此每隔三年就要閏一個月來維持曆法的準確性,使每個歷年的長度能大概等於一個太陽年,並能和四季的交替時間相互吻合。

圖 古代計時

《堯典》記載——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在堯典中説的這個歲,其實並不是年,歲代表一個節氣例如春分,到明年的同一個節氣的這段時間,例如從春分到春分,就是一歲,目的就是為了讓,歲和年之間,有所分工和不同,年則是表示今年的某個日子,到明年某個日子之間的時間,比如今年的正月十五到明年的正月十五。《周禮·春官·大史》記載——

"正歲年以序事"

由此可見,當時的規矩是歲和年同時存在,同時提及的。《左傳·文公六年》記載——

"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

每三年一閏,古人還覺得不夠,於是,每五年就要閏兩次,因此在《説文》中,也提到了五年再閏的説法,但五年閏兩次也有着明顯的不足,因為五年閏兩次又多了,所以智慧的古人們後來決定,每十九年一共能閏七個月。在現代能夠考察到的古籍中,最早記載有閏年説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殷周時期。在殷周時期的閏月,一般都會放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也有一個統一的説法,叫十三月,因為當時閏月實在是還沒有固定的定製,因此,如果一年中有兩個閏月的話,古人便會再往後排,加一個十四月。

到了春秋時代,一年當中閏兩次的狀況就再也未曾發生過,如漢初時期,則選擇把日月給放在九月之後,稱為後九月,但並不是閏的月份就是九月,而是因為當時的漢朝承襲了秦的制度,是以每年的十月份為首月歲首,每年的九月份為歲終,所以,漢朝並不是把閏的月份給放在了當月之後,而是仍然把每年的閏月放在年末,因此,漢朝就把每一個閏月給放在了九月之後。

另外怎樣才能合適的安置閏月,在上古時期,如果閏月在年中,比如要閏三月或者是閏六月,該閏卻沒有閏,在古代叫做"失閏",失閏是一個在古代的時間曆法中十分重要的話題。眾所周知,一年有四季,在古代,古人把四季又叫做四時,後來,古人又給每一個月份起了一個代稱,其實,除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之外,古人還有更大的時間單位,只是不太常用,現在人也很少提及,每十九年被古人稱為一章,每四章則是一蔀,一蔀是七十六年,每一紀是二十蔀,是一千五百二十年,其中三紀為一元,每一紀則是四千五百六十年三、二十四節氣的產生與發展説完了古代的定時規律,再説節氣,古人把每一個季節的氣候和天象變化也都取了名字,每一個月份有兩個節氣,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24節氣。

圖 古代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叫做啓蟄,在漢代時,為了避諱漢景帝的名字,改景為驚,驚蟄,另外,每年的二十四個節氣與對應的陰曆陽曆的月份,並不肯定是每一年都一樣的,因為節氣並不是説跟着朔望月走的,而是要跟着太陽走,因此,在著名的《淮南子天文訓》當中的二十四節氣排列順序中,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和對應的月份只是比較綜合時候的狀況。開始的時候,二十四節氣並非是像現在這樣規定的名字,而是把二十四節氣細細的分為了節氣和中氣,每一個月份的第一個節氣是節,第二個節氣則叫做中節氣和中氣互相交替出現,每年循環往復,週而復始。

圖 二十四節氣示意

因為在節氣和中氣交替的時候,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相加,並不是等於三十天,而是大概等於三十天加上個半天,而這個數字是大於一個朔望月的,所以,每個月的節氣中氣相加,最後總是會比上個月要推遲一個一兩天,直到推遲到一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的時候,這個月份就要閏月了,因此古人有一説法是,閏月的時候沒有中氣,但要注意這是朔望月的情況,但在陽曆紀年,每一個月都是有節氣和中氣的。

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漢書律曆志》當中,排列的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後代已經不一樣了,《漢書律曆志》當中,把驚蟄給放在雨水前面,把清明放在了穀雨後面,還明確的記載了太陽星辰的位置和度數與節氣的關係,其中記載的天象,也因為現在和古代的天象不同,而略有差異。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發展與完備,其實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古人最早掌握的節氣是二分和二至,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在《尚書堯典》當中就記載有春分,不過,春分的名字叫做日中,秋分則被叫做宵中,《呂氏春秋》當中名字又有變化,把晝夜長短相等的兩天給叫做日夜分,而在《堯典》當中,夏至又被叫做日永,冬至又被叫做日短

圖 節氣小雪

節氣的名稱發生過很多變化,《左傳》中,把冬至又稱為日南至,把立春,立夏叫做啓,立秋立冬叫做閉,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在古代一直以來的發展,都未曾止步,不停發展融合,到了現在才有了大家所熟悉的二十四節氣。

圖 節氣冬至

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夏至時候的白天是最短的,冬至時候白天是最長的,因此,在《呂氏春秋》當中,大家可以看到日長制和日短制的説法,此外,《呂氏春秋》當中還很明確地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這四個節氣,直到《淮南子》成書以後,大家就可以看到,《淮南子》中記載的二十四節氣和後世的二十四節氣,已經是沒有什麼不同了。

圖 節氣大暑

綜上,中國時間天文立法的發展過程客觀上講,是中國天文科技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主觀上講,則是中國農耕社會的必然需求,也是中華兒女們在封建制度下的謀生必備方式,伴隨着現代天文科技的發達,人類的人對天文的瞭解越來越深入,現代的時間和立法也越來越完善,這都是建立在古人們的不懈探索之下的

從這個角度上講,古代天文學立法的興起與昌盛,其實是古代文明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現今的我們如果要了解古代文化文明,瞭解古人記錄時間的法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這一切都要感謝古代的天文學者們,就算面臨着設備落後的現實狀況,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記錄和鑽研,感謝古代的天文學家們,哪怕設備簡陋,卻依然堅持着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