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澍軒——鳥獸紋規矩鏡
綜觀中國古代銅鏡發展的歷史,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兩漢時期包括西漢、 新莽、東漢,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強盛時期,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個方面都為漢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當時陶瓷業的進步和漆器的發展,雖然代替了青銅器皿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銅工藝並沒有衰退,而是轉向了製造 銅鏡等方面。因此,兩漢時期銅鏡的鑄制業獲得了重大發展,出現了新的高潮。
西漢末期至東漢初期。這時期主要流行 規矩鏡。王莽鑄鏡為炫耀其政績,曾製作了一批華美而精巧的作品,漢鏡以王莽時期最為精美。
規矩鏡:因其鑄造雕鏤都非常精細規矩,鏡紋有規則的TLV形裝飾格式而得名,外國學者也稱之為TLV鏡。其程式相當標準,一般均劃分鏡背而為若干裝飾區,從紐座起,以圓紐為中心作為一個單獨裝飾單位,紐座的外形有圓形、方形、覆萼形幾種。緊接着紐座的幅面為內區,是主要花紋的部位。花紋中的TL 形,常常是在 銅鏡內區的四面,對稱地排列於主花中,起着穿插作用。再向外為外區,多裝飾上由 卷草紋或鳥獸紋以及 幾何紋組成的帶狀圖案。最後的外緣區,有全素的,有作簡單聯弧紋的,也有加飾 繩紋、 鋸齒紋花邊的。內外區之間多加飾上銘文帶。其分成五個區域,佈局嚴謹端正,但機械呆板少變化,給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覺。 規矩鏡在東漢前期還在流行,但發生了一定變化。這時期的銅鏡多在內區主花位置鑄造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所謂四神,有的還在紐座邊加上十二生肖銘文,或 左龍右虎掌四方, 朱雀玄武順陰陽 的字句,所以也稱規矩四神鏡。 TLV 實系古代 六博的棋局,山東費縣曾出土石六博盤, 長沙馬王堆三號墓曾出土全套 博具,其棋局上均有TLV紋。規矩鏡在漢鏡的發展中,是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也是漢鏡中最為優秀的一種。
此鏡圓鈕,四葉紋鈕座,紋飾分為內、外區。內區為重方格紋、八乳紋、鳥獸紋、規矩紋、銘文帶、斜齒紋。外區為三絃紋、弦紋、雲氣紋緣,保存完好,版模極佳,極具收藏價值。詳情請登錄寶澍軒線上商城瞭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