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與《金閣寺》:美的虛幻,活的悲哀
如果翻看日本的文學歷史,你一定繞不過三島由紀夫這一個人物。而對於三島由紀夫,你肯定也繞不過這一步,位於他諸多作品金字塔頂端的《金閣寺》。這一部作品改編自1950年日本尖閣寺僧徒林養閒放火燒掉金閣寺的真實事件,而三島由紀夫把這一個故事徹底的文學化,將林養閒的思想和行為做藝術上的提升,在美與醜愛與憎的緊張對立之中創造倒錯,構築一個獨特的美學世界。
今天就讓我來帶領你們,來細細的品一品,這本《金閣寺》。
《金閣寺》這本小説的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故事裏的主人公進入寺院學習遇到了幾位朋友師長,邂逅了幾位漂亮女性,在一日又一日的時間消逝之中漸漸心靈扭曲自甘墮落,最後燒掉金閣寺。
但是這也是一個複雜的故事,在這簡單的情節發展之中,夾雜了大量關於哲理的各種討論,以及京都地區種種地理風俗。三島由紀夫幾乎通過詳細的調查,把這一件由真實改變而來的虛假故事,儘可能的包裝到完美的地步。
少年溝口因為嫉妒金閣寺的美而最終與這種美一同殉情,這個故事的內容可以用這麼一句話去概述。但是這也不能用一句話去概括,燒掉金閣寺這樣的行為本身是很簡單的,但是三島由紀夫幾乎卻安排了一個口吃的少年——溝口,這個似乎是作者自己本身思想化身的角色,在一系列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和努力之後,才把金閣寺帶着怨恨的燒掉。
這是複雜的,這一切之中夾雜着諸多複雜的自相矛盾的哲學,將希望和美的幻影,細緻的糅合在了這樣的情節之中。三島由紀夫把溝口這個角色賦予了讓人難以忽視的炙熱與黑暗,在溝口那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之中,他把人生和金閣寺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他覺得金閣寺是美的,而這美卻又讓他感受到了一種超越了個人的煩惱和苦痛。他一邊夾雜着對於金閣寺的各種幻想,體味着金閣寺的美,一邊又在迷思之中期待着金閣寺與他一起墜入毀滅。
三島由紀夫筆下的溝口這個角色,有着別人無法想象的,飽受着思想之苦的靈魂,擁抱着黑暗的內核,卻又找不到與外界連接的出路。而戰爭背景下的鮮血與黑暗,也在大環境之中將這樣扭曲的靈魂凸顯的淋漓盡致。
這樣虛妄和美的幻影,是三島哲學裏重要的部分。用浪漫主義的筆調,去描寫一個心生妄念,瘋狂扭曲的故事。在期待着希望,卻又被希望壓迫的悲痛的折磨之中,最後把一切毀滅。
在這本書裏頭,對於南拳展貓這一禪宗的公案,一再而再的提起。這個故事大概是説,普願座下東西兩堂的僧人爭要一隻貓,正好讓他遇見,普願便對大家説:"你們説得出就能救得這隻貓,你們説不出就殺掉它。"眾僧沒有人道得,也無人敢回話,於是普願殺掉了貓。趙州和尚(普願弟子之一)從外面回來後,普願把經過説給他聽,趙州和尚聽了,脱下鞋子放在頭上就走了出去。普願説:"剛才若你在場,就救了貓兒。"
這之中多次提及,其實有着極深的意義。貓在這裏代表着美的根源,也代表着美為主角少年溝口帶來的痛苦。
眾人為了貓爭論,是因為貓是美好的,是眾人想擁有的事物。但是當他出現之後,卻成為了相爭的根源,它是美好的,但是卻又給人們帶來了痛苦,那麼它到底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根源呢?
南拳和尚的做法是一刀將這隻貓斬去,眾人因為這種美而讓內心受到煩擾,忍受着強大的痛苦,這種美好就是與眾人不相適合的,不合時宜的。小貓雖可愛,但只有一隻人人愛它,人人不可得,最終毀於我手,那麼它將在精神上與我們一同永生。
而趙州的解決方法則是想要與這種美好和平共處,將這種美好消滅,讓這種美好在心靈之中長存,實際上也是讓痛苦在心靈之中長存。但是他的不滿卻是看到了南泉和尚斬去這一隻貓的私慾——他比在場的眾人更加能看到這隻貓的美好,同時也更加能瞭解到這隻貓為自己帶來的痛苦,此時自己一刀斬去,粗暴的讓眾人的矛盾就此化解,但與此同時他也永遠的獲得了貓這種美好,而圍觀的眾人卻只能獲得痛苦。正是這樣自私的行為,讓趙州覺得非常的不滿。
在書中,柏木與主角之間有這樣一對對話:
我:"那麼你屬於哪種類型呢?屬於南泉和尚型,還是趙州型呢?"
柏木:"這個嘛……屬於那種類型呢?眼下我屬於南泉,你屬於趙州,或許有朝一日,你成為南泉,而我成為趙州也未可知。因為這樁公案正像'貓眼'那樣是多變的啊!"
而後來的故事情節發展也證明了主角最後成為了南泉和尚,因為陶醉於金閣寺的美好,終日不可得,而最後將金閣燒掉,就像南泉和尚一刀把貓斬去一樣。
"南泉斬貓"這個故事可以説是為少年溝口最後為什麼燒掉金閣寺提供了一種書中解釋的原因。從父親那裏繼承而來的金閣寺之美,在少年過後剛一遇見之時,便把它奉為自己內心之中無與倫比的瑰寶。在欲求而不得的痛苦折磨之下,他渾然不覺,只覺得自己患上了一種疾病,而這種疾病只有金閣寺能告訴他如何治療。而就在這樣的反覆與自己的自甘墮落之後,他看清楚了自己:只要把美的來源解決掉,自己就不會因美而感到痛苦了;只要將來毀掉自己,就能夠永遠的在內心之中佔有它。
金閣寺在三島由紀夫的諸多作品中有着獨特的含義,很多人認為其實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三島由紀夫自己的化身,三島由紀夫藉助這些角色在對話之間向讀者們訴説自己獨特的哲學觀。三島由紀夫認為作家不能夠擺脱作品的世界而存活,而在金閣寺中這一個書中構築出來的故事,包含着三島作品或者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三個關鍵詞:毀滅、美、男性。
在這本書中,三島由紀夫把自己對待美的方式通過溝口、溝口的朋友柏木之口告訴了我們。我們不得不説這是一種極端主義下的美學觀念。而這樣的美學觀念在三島的人生之中也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他妄圖通過毀滅一個秩序來重新建立另一個秩序,想要以反抗者的姿態在現實世界之中實現自己想要的美。但是他知道這是徒勞的,這只不過是他的一場早有預謀的自殺罷了。
我們常常説,作家或者説藝術家是美的創造者。三島確實是美的創造者,但是他卻被自己所想要創造或者説創造出來的美所拖累。欲求美而不得,是《金閣寺》作品裏溝口的痛苦,也是,或者三島由紀夫自己的痛苦。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溝口看作是三島由紀夫,在金閣寺之中尋求金閣寺的美,但是無論怎麼追尋,也追尋不到。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在迷茫之中前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恍然醒悟,在火中與金閣寺一起消失,讓自己和美同生同死。
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綁架了師長團長之後,對自衞隊發表演説想要告訴世界自己對於每個觀念,但是卻受到了嘲笑,這個時候他就像這少年溝口一樣意識到自己心中的美,其實根本不可能真的尋求得到,在萬念皆空之後,他選擇通過切腹的方式終結生命,希望這種美的希望能夠存留在自己心中那一個完美的世界裏。
小結
我們在看到三島由紀夫和金閣寺的結局之時,就可以想象得到,像三島由紀夫這樣的藝術家,最後的命運始終逃不過自己對於美的追求。我們可以看見在歷史上或者是現在,很多我們認識的藝術家們,我們都常常覺得他們有一些神經質,這大體也是一種對於美追求而導致的扭曲。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對於美的追求,而在這之中,在創造美之後,藝術家到底是美的創造者還是美的奴隸?是一個很難去辨明的問題。
少年溝口最後沒有逃脱金閣寺給於他的命運,而三島由紀夫也沒有逃脱自己的命運,在這一段命運之中,唯一能夠決定的,便是自己在什麼時候迎來自己的結局。
而在這過程之中發生的一切,都是一種註定失敗的抗爭。三島的自殺便是這抗爭的結局。